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县农业农村局> 新闻发布> 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实录
索引号: 74305240-C/202205-00008 组配分类: 新闻发布会实录
发布机构: 县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名称: 2022年枞阳县高素质农民培训新闻发布会 文号:
发布日期: 2022-05-10
有效性: 有效 咨询电话: 0562-5756227
2022年枞阳县高素质农民培训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2-05-10 14:57 来源:县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文本下载

2022年枞阳县高素质农民培训新闻

发布会

 


一、发布时间:2022年5月10日上午9点

二、发布地点:枞阳县农业农村局4楼会议室

三、主题主办

主题名称:2022年枞阳县高素质农民培训新闻发布会

主办单位:枞阳县农业农村局

四、发布会主持人和发布人

人:周峰

:唐义伟、周峰

五、出席媒体:铜陵日报-枞阳新闻周刊、枞阳在线网站、枞阳在线微信公众号、枞阳广播电视台、枞阳发布官方微博、枞阳政府网、枞阳网等。

六、议程

(一)宣读新闻发布会发布词;

(二)介绍我县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开展情况;

(三)单位业务股室负责同志回答记者提问。

七、主持词

2022年枞阳县高素质农民培训新闻

发布会主持词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2022年枞阳县高素质农民培训新闻发布会,在主席台就座的领导有: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唐义伟同志。

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媒体有:铜陵日报-枞阳新闻周刊、枞阳在线网站、枞阳在线微信公众号、枞阳广播电视台、枞阳发布官方微博、枞阳政府网、枞阳网。

首先衷心地感谢社会各界对我县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也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下面,请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唐义伟同志宣读枞阳县高素质农民培训新闻发布会发布词,并就我县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介绍。

八、通稿

枞阳县高素质农民培训新闻发布会

发布词

 

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唐义伟

 

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新闻发布会,首先,我谨代表县农业农村局向各位媒体朋友莅临新闻发布会表示热烈欢迎!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我县农业农村工作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根据我县2022年县政府信息公开新闻发布会安排,现就枞阳县高素质农民培训重大意义、取得成效以及今年培训的目标、工作重点和督察监管等情况进行介绍:

一、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开展情况

(一)高素质农民培训重大意义

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迫切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的饭碗要想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就要提高我国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让十几亿中国人吃饱吃好、吃得安全放心,最根本的还得依靠农民,特别是要依靠高素质农民。只有加快培养一代高素质农民,调动其生产积极性,农民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得到提升,农业问题才能得到很好解决,粮食安全才能得到有效保障。二是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正向主体多元、领域拓宽、广泛采用农业机械和现代科技转变,现代农业已发展成为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产业体系。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人才青黄不接,农民科技文化水平不高,许多农民不会运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生产工具,接受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不强。只有培养一大批具有较强市场意识,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现代农业发展才有人才支撑。三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迫切需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乡村振兴的重点是产业兴旺,而人才振兴又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在全面推进人才振兴的关键时刻,加快培育高素质农民显得尤为重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人才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高素质农民培训作为关系长远、关系根本的大事来抓,通过技术培训、政策扶持等措施,留住一批拥有较高素质的青壮年农民从事农业,不断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因此,培育能够适应现代农业建设新要求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高素质农民培训取得成效

高素质农民培训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振兴”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县扎实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统筹推进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一是广泛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坚持“以农民为中心”“田间为课堂”,围绕主导和特色产业,不断创新培训方式,做到规范动作不走样,实施过程有创新,应训尽训、愿训有训。2014年以来,我县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2762人(其中枞阳区划调整2016-2021年共培训高素质农民2422人),根据农业科教云平台云上智农APP的有关数据分析,两年来,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在线评价的学员达到95%以上,学员对班级组织、师资和基地的综合满意度达99%以上。二是创新了培训的方式方法。在高素质农民培训的实践中,确立了“依托产业培育农民,依靠农民壮大产业”的双赢互补模式,形成了以培训机构为主体,以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实训基地(田间学校)为补充,把培训课堂搬到农业企业、生产一线、农民家门口的培训方法,通过实地参观学习,开阔眼界,找出不足与差距,学以致用,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尤其是每年参加合肥农展,观看先进农业机械以及物联网应用技术应用,亲身感受农业发展的广阔前景,深受参训农民的好评。三是培育了一批高素质农民典型。通过培训,农民朋友提高了职业素养,改变了传统的种养殖理念,增强了安全生产和诚信经营意识,保证了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升了农民的创业兴业本领。涌现出了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典型,据不完全统计,参训农民被评为市级乡土人才17人,市县级农民创业带头人80人以上,涌现出葡萄、菊花、瓜蒌、蔬菜、水稻、畜禽、水产等种养“大王”18人以上,枞阳“网红”6人等。如:敢为人先、探索生态农业“稻鸭专家”鲍恩友,获得铜陵市“农民创业带头人”、铜陵市首届“乡土人才种植能手”等荣誉称号,他的枞阳县稻香家庭农场被认定为“枞阳县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因病致贫、艰苦奋斗、励志脱贫,开创的“施祥龙”牌稻虾米远近闻名的施祥龙,获得“优秀共产党员”、“绿色生态优秀奖”、“安徽省最美家庭”、“安徽省脱贫先进个人”、农业农村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突出贡献农民”等荣誉称号。身残志坚、敢闯敢拼、发展稻虾种养“养殖能手”方爱春,获得“铜陵市优秀共产党员”、安徽省“全省自强模范”、全国“养殖能手”等荣誉称号。

(三)今年的培训目标

2022年结合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实际,用足用好财政资金,充分高效统筹使用各类教育培训资源,结合“两强一增”行动,计划从全县遴选250人农民参加高素质农民培训,开设5个专业班级,分别是水稻种植班、稻渔综合种养班、家禽养殖班、农机手班和护渔员班,每个班50人。

(四)今年的工作重点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注重培训绩效。强调过程绩效管控,采取务实措施防微杜渐,结合实际制定长效机制,坚决执行明查暗访、培训班联络员、农技指导员联系高素质农民等3项制度,定期开展培训督查和跟踪指导,联合项目管理及培训机构经办人员,参照2021年绩效评价指标、标准及要求,培训过程分阶段总结,力促扬长避短,把项目成效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不断创新管理方式方法,着力提升绩效管理水平。

(五)今年的督查监管

全面落实项目监管职责,建立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明查暗访工作制度,开展定期抽查和资金专项检查。同时强化培训过程控制,对培训课堂及时派驻了联络员进行现场监管,确保培训到位完成各项教学计划。

下一步,我们相信在枞阳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下,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下,我县高素质农民队伍一定会持续稳定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最后,借此机会,再次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对我县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的理解、关心和支持,也期待你们为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建言献策。

谢谢大家!

九、答记者问

下面,我们把时间交给在场的记者朋友们,请县农业农村局科教与市场信息股周峰股长来回答大家的问题,请大家积极提问欢迎大家提问。

问题一:请问高素质农民培训需要哪些条件?如何才能参加培训?

年满16周岁,有参训意愿,正在从事或有意愿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务农农民和返乡入乡创新创业者。有培训意愿、培训需求的农民,可以个人申请,据实填写培训需求对象登记表,通过所在村、乡(镇)逐级推荐到县农业农村局,我局对所有学员信息进行审核,根据产业、课程设置等实际择优确定学员。

问题二:请问高素质农民培训设置的课程有哪些?培训需要缴费吗?

根据农业农村部《高素质农民培训规范》,结合我县农业产业发展情况,紧扣参训农民实际需求,科学组合教学模块,设计培训课程和内容。课程体系分为综合素养课、专业能力课、能力拓展课三类。综合素养课包括思想政治、农业通识、农业农村政策法规、文化素养等课程;专业能力课包括乡村治理、乡村建设、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农产品加工储藏营销、绿色发展等课程;能力拓展课根据主导产业发展和培训对象需求针对性地安排课程。我县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自2014年启动以来,所有培训所有环节均免费。

问题三:请问高素质农民培训需要参训多长时间?培训时间与农民生产发生冲突时怎么解决?

1)今年我县将继续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经营管理型和技能服务型两类培训。其中经营管理型的水稻种植、稻渔种养、家禽养殖三个班,各培训累计时间16天(128学时);技能服务型的农机手和护渔员两个班累计时间均为6天(48学时)。各专业培训学员按照规定的参训时间学习,且通过培训机构考核合格后,方可获得培训机构颁发的结业证书。

2)为解决农民学习与生产之间的矛盾冲突问题,我县承担农民培训任务的机构,按照省县高素质农民培训方案要求,分类型、分专业,进行小班制(每班不超过50人),结合农业生产周期分时段培训,采取系统知识课堂培训与跟踪指导服务相结合、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线上线下培训相结合、本地培训与异地观摩交流实践相结合模式开展培训,避开农业生产高峰期。

结束语:由于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就到这里。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