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府 工 作 报 告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义津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工作总结
(一)基层党建彰显生机。扎实做好基层组织工作,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严格执行中央、省委的各项铁规禁令,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充分发挥党员在疫情防控工作的示范引领作用。“七一”前夕,对各项工作表现突出的5个先进基层党组织、39名优秀共产党员和9名优秀党务工作者予以表彰。严格执行党员发展票决制,上半年全镇确定党员发展对象10名,按期转正党员5名。注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目前党纪立案审查4人,已给予党内警告2人。
(二)新冠疫情精准防控。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决策部署,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一是落实主体责任,强化制度保障。在第一时间成立义津镇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疫情防控工作指挥体系。1月25日连夜召开会议,全面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制定《义津镇疫情防控网格化方案》《义津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预案》,完善工作会商制度,每日召开专题调度会,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
二是做好宣传工作,强化防控氛围。4月之前,每日出动15辆宣传车,各村共安装15组48个高音喇叭,全天候地毯式宣传普及防控防疫知识。张贴疫情防控1-12号通告文件和宣传页、宣传画。发放各类宣传册到户,利用全镇10个LED屏滚动字幕、悬挂横幅宣传标语371条宣传预防知识。劝导村民不聚众、聚餐,取消农村集贸市场等人流密集的场所。
三是做好全面排查,确保联防联控。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和划片包干制度、地毯式排查,共计摸排登记武汉返乡人员411人,湖北返乡52人,密切接触者18人,境外返乡2人,北京返乡21人,建立台账,一人一表。15个村(居)精准设置卡口35处,组织党员、村干部、志愿者98人值班值守。禁止非本村人员进入,非必要本村人员不得外出。严格落实枞阳县商场超市疫情防控规范“八要、三不准”。从1月24日起全面禁止农贸市场买卖活禽和野生动物。同时开展冬春爱国卫生运动,对环境卫生进行专项整治。实施网格化、地毯式管理,做到群防群控、稳防稳控,有效切断疫情传播链条。
四是发放应急物资,提供物质保障。疫情防控期间接收上级下发、捐赠、自购口罩共计29293只;各类消毒液、酒精共计835.5升。另有雨衣、帐篷等各类防控物资。接受枞阳华润苏果、红十字会、铜陵发展投资公司等单位、企业捐赠。及时发放物资,为抗击疫情和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提供坚强保障,为打赢新冠病毒防疫战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经济发展稳步回升。加强疫情科学防控,有序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企业复工复产,做到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双统筹”。全力以赴协调解决好企业在复工复产中的燃眉之急,保障企业正常运营。随着疫情的缓和、加强复工复产工作,经济发展得到了一定的回升。1-5月份,财政收入完成876.1万元,是全年任务2300万元的38.09%。
(四)脱贫攻坚成效明显。贯彻中央、省、市、县关于扶贫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认领了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问题13条问题,省、市、县反馈问题,合计27条问题,拟定整改措施84条,目前取得整改效果的措施74条,剩余10条措施正在落实中。9个口清淤项目均已完工验收,塔桥村节水灌溉工程尚在施工过程中外。道路交通建设项目6个,第一批5条道路建设项目已经完工,等待验收;第二批茶场路项目现在正在施工中。产业扶贫项目13个,已打卡发放334户自种自养生产成本补助项目奖补资金59.1万元;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产业项目11个,大部已经完成施工建设并投入运营。春季雨露计划共发放17.7万元。2020年扶贫小额贷款截止6月份到期贷款已经全额结清,截止6月30日,投放光伏发电建设资金贷款249户249万元,正在组织继续申报。
(五)民生保障协调发展。精心实施生活补助、参保服务、工程建设等3大类27项民生工程,确保资金类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工程类按时按质有序推进。1—6月共发放低保、五保等各类保障救助金、补贴补偿资金626.3234万元。计生特扶、并发症及计生困难家庭救助资金9.888万元。合医参合率95%,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82%。改造危房38户,完工率100%。
(六)城乡建设统筹整治。落实河(湖)长制,全面排查整治入湖排污口。严肃查处秸秆露天焚烧,深入开展“三清四拆”行动,严厉打击固体废物环境违法行为。姚王村万庄中心村县级点完成服务大厅改造、道路建设、雨污排水、改厕等工程,完成文化广场建设、“五小园”建设。牛集村胡庄中心村完成规划设计,胜利村完成中心村改厕整改85户,增丰村改厕整改61户,义津桃园改厕63户。
(七)社会大局安全稳定。做到疫情防控常态化,强化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大涉黑涉恶线索摸排力度,积极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持“铸安”行动常态化实效化,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深入推进依法防治,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和信访积案化解力度,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抓好应急管理、防汛抗旱、防灾减灾等工作提升群众安全感。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是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加之年初疫情带来的诸多不利因素,给镇域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压力;二是缺乏招商引资优势性、缺乏优质大型企业。三是镇可用财力不多,基础设施及民生保障投入很大,财政收支形势严峻,历史欠账难以有效化解;三是群众利益诉求复杂多元,增加了维稳信访压力;四是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等、靠、要”思想不同程度存在;五是少数干部思想意识松懈,作风浮、做事虚、慢作为、不主动,缺乏责任心和上进心。
三、工作安排
我镇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立足镇情,进一步理清思路、深入谋划,扎实做好“六保六稳”工作,实现财政收入23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等项经济指标,全面完成2020年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一)巩固党内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力抓好政府系统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坚持不懈,将疫情防控常态化,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优化办事流程和服务标准,畅通政民互通渠道,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全面提高政府公信力。树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廉洁高效的政府形象。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二)强化招商引资,力促经济发展。加大对现有企业的培植力度,深入宣传相关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利用互联网渠道收集信息资源,主动联系成功人士宣传本地营商环境及相关政策,积极引导人才回乡创业。
(三)决战脱贫攻坚,确保全镇脱贫。严格按照脱贫攻坚任务和要求,继续深入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对照巡视整改反馈问题,权利补齐短板弱项,夯实贫困户政策稳定性,严格落实“两不愁三保障”,落实饮水安全,确保46户92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四)夯实发展基础,打造幸福家园。一是完善基础设施。扩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供给,加强对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实施沟渠硬化、河道清淤治理等工程,完成农村道路工程扶贫硬化项目,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基础条件。二是强化环境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做好农村改厕、农村垃圾、生活污水、畜禽污染治理工作,美化农村环境。7月上旬完成万庄中心村所有的建设项目、内业资料、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五)突出民生保障,建设人文义津。大力推进27项民生项目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进一步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工作,严格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开展技能培训,抓好就业保障。积极做好民族宗教、统战、粮食、武装、退役军人服务、精神文明创建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