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坚定发展实体经济。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坚持“工业强镇”不动摇,提升招商质量,优化营商环境。围绕服装、农副产品深加工、总部经济等产业优势招商,扶优扶强重点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增强集聚效应。推广义东米面、杨湾挂面,皖义丰红薯粉丝等农产品品牌,培养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脱贫地区“四个不摘”要求,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底线,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大产业投入力度,加强培训和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不断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点。加强扶贫项目资金健康运营和规范管理,确保扶贫资金持续稳定收益。实施“四带一自”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引导、支持已脱贫户自种自养和发展特色产业。确保贫困群众真脱贫、稳脱贫、不返贫。
(三)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开展“四好农村路”和生命防护工程建设。实施杨湾圩高标准农田改造7785亩、南堤加固、泵站改造和大沙河治理东西堤加固工程,建设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完成朱公、高升3个“引江济淮”取土场复垦和天然气管道铺设。工作保持和提高农业土地质量,优化农村生态环境,提升农村生产力、改进农民生活方式,推进乡村振兴。
(四)持续优化人居环境。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力度,持续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开展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开展250户农村卫生厕所改造,完成牛集村胡庄中心村美丽乡村建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严格落实“秸秆禁烧”,提高秸秆产业化利用率。全面持续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等工作要求。狠抓拆违控违,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健全管理网络,明确责任,抓好源头治理。
(五)做好农业农村工作。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业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调整,发展现代农业。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积极引导生产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现代化农业。严格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确保涉农资金安全运行。做好农业技能培训,推广实用技术,实现乡村繁荣。
(六)着力抓好民生福祉。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扎实实施22项民生工程,资金保障类及时打卡发放,工程类按时保质完工。推进养老服务和智慧养老,抓好“安康码”应用、社会救助、优抚安置等工作。健全留守儿童和妇女等特殊群体关爱服务体系。建设县医院义津院区和义津中心卫生院医养结合一体化工程。继续提倡移风易俗,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统筹做好民族宗教、疫情防控、防汛抗旱、卫生健康服务等各项工作。
(七)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推进“铸安”行动常态化实效化和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制度化规范化。加强法制教育,扩大普法宣传活动,不断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