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县发改委> 重点领域>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县级年度计划
索引号: 11340722003125642M/201912-00023 组配分类: 县级年度计划
发布机构: 县发改委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枞阳县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解读 文号:
发布日期: 2019-12-02
有效性: 有效 咨询电话: 0562-5733007
枞阳县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解读
发布时间:2019-12-02 09:26 来源:县发改委 浏览次数: 字体:[ ] 文本下载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攻坚之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国家“六稳”政策导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结合 “十三五”中期评估情况及相关指标调整等综合考虑,建议2019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安排如下:

 

专栏1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计划(草案)

指标名称

单位

总量

增长(%

指标属性

一、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7.5

预期性

二、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亿元

17.16

10

预期性

三、规模上工业总产值

亿元

 

15

预期性

四、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

亿元

 

15以上

预期性

五、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10以上

预期性

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9以上

预期性

七、外贸进出口总额

万美元

3609

10

预期性

八、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

13265

9以上

预期性

九、招商引资

 

 

 

 

其中:利用外资

万美元

4500

7.8

预期性

   在建项目到位资金

亿元

60

 

预期性

十、节能减排

 

 

完成省、市

控目标

约束性

十一、人口自然增长率

7以内

 

约束性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握新机遇、坚持抓主线、打好攻坚战、深化主题年、喜迎七十载,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坚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释放发展活力

1.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继续实施“一企一策”,分类处置19家“僵尸企业”,力争2019年完成50%以上;扎实做好琉璃瓦行业整治提升,全面加大琉璃瓦行业生产企业工艺装备、环境保护、内部管理等方面集中治提升;支持企业扩产增效,全面提升传统产业核心竞争力。鼓励农民在城镇购房,扩大棚改货币化安置和公租房货币化保障,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着力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支持金誉金属等企业上市挂牌。采取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税费负担、财务成本、用能用地用工成本、物流成本等综合措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态环境、体制机制等方面短板,在中高端消费、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等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

2.继续推进基础性关键性改革。深化金融改革。发展普惠金融,扩大“4321”政银担合作、税融通、劝耕贷、科技贷等政策受益面。支持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梯次推进优质企业挂牌上市,“四板”挂牌10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规范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深化价格改革。加强市场主体监督,建立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做好涉企收费、物业收费、乡镇环卫收费等专项检查。推动其它领域改革。继续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3.继续推进乡村振兴工程。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个、农民合作社10个、家庭农场40个。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期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扩大确权成果运用,建成县级数据库平台、23个农村产权交易站,力争土地流转率达到60%。深入推进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显著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以2019年“中国好粮油”示范县创建为契机,进一步扩大大闸蟹、黑猪等特色农产品美誉度,借助电商平台,推动全链条发展;提质美丽乡村建设。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完成14个省级中心村、8个市(县)级中心村、2个特色自然村建设,全面提升我县美丽乡村建设整体水平。

专栏2:2019年乡村振兴工程

产业兴旺工程:“中国好粮油示范县”创建、打虎山新天地田园综合体、大窑圩田园综合体、荷叶田田生态综合体。

生态宜居工程:农村环卫一体化、农村自来水并网、乡镇污水综合治理、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

乡风文明工程:农村阅读空间共建点、农村文化大院、送戏、送图书、送电影下乡进社区。

治理有效工程:23个农村产权交易站,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

生活富裕工程:9.6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域旅游”“后备箱”工程、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工程。

(二)坚持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1.抓创新发展这个关键。扎实开展“产业发展提质年”活动,“三重一创”为抓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计划。抓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鼓励园区、企业拓展产学研用合作,力争培育安徽省产学研联合示范企业4个,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市级1个,搭建创新平台2个。抓资本、人才创新,鼓励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柔性引进人才,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和政策激励机制,力争在人才团队引进上有所突破。抓技术、品牌建设,确保申请发明专利超550件,申报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家,知识产权贯标企业2家。

2.抓绿色发展这个方向。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力争大唐风电场项目一期并网,推动新疆平泰风电项目、枞阳垃圾焚烧发电项目2019年上半年开工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围绕万华秸秆综合利用生态产业园板块,推动装配式建筑、陶土材料建设,尽快形成绿色建材产业。

专栏3:2019年绿色发展项目

续建项目:万华秸杆产业园、三公山风电等。

新开工项目:大唐枞阳风电一期、麻布山风电开发等。

待转化项目:?山镇扫帚沟LNG调峰储备站项目、枞阳垃圾焚烧发电等。

3.抓制造业这个核心。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坚定不移开展产业攻坚行动,不断提高装备制造业主导产业的首位度。继续在全县规模上工业企业中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工程,用三年时间实现规上企业技改高水平、持续化、全覆盖。围绕铝基新材料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县创建,推动2019年铝基新材料产业占比达到15%;围绕中国建材现代环保装备、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建设,培育环保产业。2019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家以上、战新企业3家左右,战新产值增长15%以上。

专栏4:2019年重点制造业项目

续建项目:万华秸杆生态产业园、金誉超薄及动力电池铝箔等。

新开工项目:中国建材现代环保装备产业园、中国建材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高中压阀门、耀凡铝产品生产线、强者阿玛尼服装生产线、俊越包装机械设备制造、家居智造产业园等。

待转化项目:立太在线智能色装生产线、精锐恒丰汽车配件生产等。

4.抓服务业这个短板。优化电商发展环境,大力培育电商主体,鼓励企业向产业园区聚集,新增电商主体50户以上,引进大型电商企业1家,打造电商特色镇2个,电商示范村6个;启动智慧枞阳信息化PPP项目建设,推进省级特色商业街区创建,提高县城房地产开发品质,建成运营港城广场商业综合体。巩固“全域旅游突破年”活动成果,对照“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要求,找准薄弱环节,补齐短板领域,确保创建目标顺利实现。结合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实施,积极争创浮山5A级景区,打造一批旅游精品景区。大力招引和培育若干物流龙头企业,加快桥港物流园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枞阳农产品物流产业园项目建设。

专栏5:2019年服务业重点建设项目

续建项目:天城莲花商业广场、红星美凯龙商业广场等。

新开工项目:枞阳县医药物流园、枞阳维也纳国际酒店、城乡公交一体化工程、农村环卫一体化工程等。

待转化项目:枞阳县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枞阳互联网创业产业园、中商皖西南(枞阳)农产品批发中心、安徽供销枞阳农产品物流产业园等。

(三)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不断扩大有效投入

1.着力推进项目建设。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工作理念,围绕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结合“三重一创”等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及时更新重大项目库项目,继续做好政府投资三年滚动计划编制工作。重点推进2019年90个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完成年度计划投资90.1亿元,较上年度计划投资增长20.13%。继续实施县政府领导对口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坚持重点项目周调度月通报制度,及时调度进度缓慢的项目,强力推动产业项目早日达产达效和重大交通水利项目早日竣工发挥作用。紧扣中央投资、省市专项资金等资金投向,加强与国家、省市对接,充分利用政策机遇,力争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

专栏6:2019年重点项目计划

2019年省市重点项目90个,完成年度计划投资90.1亿元,较2018年计划投资增长20.13%。

按项目建设阶段分:续建项目35个,年度计划投资64.1亿元,占比分别为38.9%和71.1%。新开工项目28个,年度计划投资26亿元,占比分别为31.1%和28.9%。储备项目27个,占比30%,总投资261.33亿元。

按项目所属行业分:工业项目24个,年度计划投资16.6亿元,占比分别为26.7%和18.4%。交通及城乡基础设施项目26个,年度计划投资39.7亿元,占比分别为28.9%和44.1%。社会事业项目4个,年度计划投资 0.5亿元,占比分别为4.5%和0.6%。服务业项目10个,年度计划投资6.3亿元,占比分别为11.1%和7.0%。农业水利项目14个,年度计划投资12.1亿元,占比分别为15.7%和13.4%。房地产开发项目12个,年度计划投资14.9亿元,占比分别为13.3%和16.5%。

按项目总投资分:10亿元以上项目21个,5亿元以上项目37个,分别占比23.3%和41.1%。

2.着力实施双招双引首位工程。抓产业招商。围绕纺织服装、汽车零部件和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进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产业项目。围绕万华秸秆综合利用生态产业园、金誉公司动力电池铝箔项目做大做强,着力引进家居智造、绿色建材和铝基铜基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项目;围绕提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引进现代金融、科技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以及农副产品深加工、田园综合体等特色现代农业项目;围绕我县文化旅游资源,引进一批影视、文化传媒、特色民俗等文化旅游开发项目。抓企业招商。盯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和知名跨国公司、国内行业领军企业及大型央企,“一对一”地开展跟踪对接,力争引进一个大企业、突破一个大产业。扎实开展“服务环境优化年”活动,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做到招得来、留得住、快落地,力争内资增长10%,外资增长8%,确保完成市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

3.着力提升园区主战场地位。巩固“园区改革创新年”活动成果,集中力量和资源,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园区功能布局和产业布局,持续推进经开区产业升级。坚持“项目立园”,围绕园区主导产业上下游进行招商,减少产品配套成本,充分发挥产业链优势。着力吸引高质量、低污染的战新企业落户园区,提升产业品质,形成聚集效应;坚持“技改工程”,因企施策,大力支持企业扩大投资、改造升级、提高产能,提升园区内生动力。

专栏7:安徽枞阳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计划安排

指标名称

计量

单位

2017年实绩

2018年计划

2018年完成

2019年安排

总量

增幅(%

总量(%

增幅(%

总量

增幅(%

一、工业总产值

(规上)

亿元

70.41

15

80

13.62

高全县平均水平两个点

二、战略性新兴产

业产值

亿元

25.23

40

58.5

 

25

三、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25.42

17

17

 

15

四、财政收入

亿元

1.31

1.2

1.2

1.35

12

五、进出口总额

万美元

3365

3150

3622

15

六、招商引资

亿元

8.5

10

17

2

10

(四)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

扎实开展“基础设施奋进年”活动,重点抓好市政、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补短板工作。

1.县城能级再提升。启动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开展国家园林县城、省级文明县创建。组织实施县城区硬化、亮化、绿化、净化、美化、给排水等“六大工程”,加快推进县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县二水厂扩建、县城污水处理厂二期、雨坛和汤沟片区农村自来并网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

专栏8:2019年市政重点建设项目

续建项目:上码头棚户区改造、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220千伏渡江输变电工程等。

新开工项目:2019年枞阳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等。

2.交通建设再提速。开工建设G237官埠桥至会宫段、S232白柳至会宫段、S228枞阳至安庆段、G330枞阳段一级公路,启动实施S320枞阳至横埠段部分路面改造,加快推进枞阳至桐城段一级公路项目前期,全线贯通S335钱桥至麒麟段二级公路,配合建设池州长江大桥及北接线、德上高速枞阳段公路,积极推动池州大桥早日通车。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提升农村路网400公里。全力争取北沿江高速、北沿江高铁等交通规划线路经过枞阳合理设置站点,并早日实施。配合做好铜枞宜城际铁路、江北港铁路专线项目前期工作。

3.水利建设再提质。全面完成规划内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组织实施永登二站、永赖站、仪山站、幕旗山站等重点易涝区排涝能力建设项目,开工建设菜子湖大沙河(枞阳段)重要支流治理项目。县城区防洪安保方面,启动实施连城湖左右岸和五七圩堤顶道路工程,开工建设县城防洪墙及长河出口段堤防加固工程,确保建成长河左岸五七圩段加固工程。万亩圩口排涝泵站更新改造方面,开工建设唐山圩、大窑圩排涝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完成铁铜圩上下站、湖东一站、豸岭圩站等4座排涝泵站更新改造,万亩圩口排涝标准达到10年一遇以上。积极配合引江济淮枞阳段工程建设,超前谋划菜子湖综合治理和沿线开发等工作。

专栏9:2019年交通、水利基础设施重点建设项目

续建项目:德上高速枞阳段、池州长江公路大桥枞阳段、引江济淮工程、S335、农村公路扩面提升工程、县城防洪安保提升工程水利薄弱环节建设性治理工程等。

新开工项目:G330铜陵段一级路改建工程、枞阳至安庆一级公路、S232会宫至白湖段、G237官埠桥至会宫段、S320水毁工程、枞阳县万亩圩口排涝泵站更新改造工程等。

待转化项目:北沿江高速、铜陵至枞阳轨道交通一号线、铜枞庐市域铁路、江北港货运铁路、白荡湖湖泊治理工程等。

(五)坚持改善保障民生持续增进人民福祉

1. 推进水清岸绿产业优。深入实施美丽长江经济带建设。坚定不移守好三个江心洲、“1515”四道防线;常态化做好“散乱污”企业“回头看”督查;有序实施船舶和港口污水垃圾接收处理设施;启动规模下入河排污口整治和规范化建设。充分利用我省构建皖江绿色生态廊道机遇,重点打造长江沿岸以江堤为核心的绿色生态长廊。加快推进传统产业绿色改造、新兴产业绿色发展,推动“四美四高”枞阳建设。

专栏10:2019年水清岸绿产业优主要工作

巩固工程:“散乱污”治理、畜禽养殖场和“三网”整改达标、严把“1515”和江心洲新建项目准入关、非煤矿山和尾矿库整治、排污许可证核发、船舶和港口污水垃圾接收处理、船舶清洁能源使用、环保设备和数据监测全覆盖等。

新启动工程:淡水珍珠养殖退出、全面落实市县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等。

2.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年”活动,全面运营农村环卫一体化PPP项目,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常态化。深入实施大气、水体、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进各乡镇建成区燃煤小锅炉和窑炉淘汰整治,大力实施重点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等工程。持续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深入实施“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推进重点流域治理和长江河道、内河水体综合整治,强化菜子湖以及县域饮用水水源地生态保护,加快推进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快生态屏障建设,扎实实施增绿增效和绿化提升工程,继续创建森林城镇、森林村庄。

3.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和扶智相结合,认真落实各项扶贫政策措施,推进“三大扶贫模式”,实施六大“万千工程”,切实做到脱真贫、真脱贫,确保完成10个贫困村出列、1.1万名以上贫困人口脱贫的年度目标任务。

4.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发展。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巩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推进阅读空间共建点和农村文化大院建设;进一步完善图书馆总分馆运行机制,建成以县文化馆为总馆,1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图书室为分馆的文化馆总分馆体系。推进教育向优质均衡迈进。推进“智慧教育”建设,以“互联网+教育”为依托,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启动健康枞阳工程,继续推进医药体制改革,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分配机制;抓好人口计生工作,推进孕情掌握、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妇幼疾病筛查、出生缺陷干预等重点妇幼保健工作。

5.夯实乡村基层基础。扎实开展“基层基础强化年”活动,着力严纪律、改作风、提效率、强执行,增强综合治理能力。认真做好安全生产、社会治安、信访稳定、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工作。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枞阳精神海拔。

专栏11:2019年社会事业类重点建设项目

新开工项目:惠和医院医养结合、大中润高端医疗健康养老项目等。

待转化项目:枞阳县第二中学东校区、枞阳县人民医院内科医技病房楼、浮山教育集团项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