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按照各级《2017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要求,我县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及公众关切,积极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加强信息发布、解读和回应工作,强化制度机制和平台建设,不断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增强公开效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17年主要工作
(一)领导高度重视
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对政务公开工作多次作出批示。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县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组长杨秀颀亲自召开会议研究政务公开整改落实工作。11月9日县政府第16次常务会议研究了《枞阳县公文公开属性审查办法》。
(二)实施规范升级
一是根据年初各级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对县政府本级栏目进行全面升级,公开的内容更全面、更深入。
二是对政务公开网站进行改版升级。
(三)落实全面培训
多次召开会议,对全县各单位的人员进行培训。分别于11月10日和12月15日召开包括乡镇分管负责人在内的培训会议。11月20日起又对各乡镇,有针对性的开展进展培训,栏目逐个排查,问题逐个指导解决。
(四)强化考评督查
对全县平台各单位全年开展2次全面考评,考评前发布考评细则,要求各单位对照细则认真自查完善,测评内容主要包括各单位基础目录信息、决策公开、执行公开、规范性文件改立废、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情况、政策解读、回应关切等信息。考评由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考评按100分进行排名,综合反映各单位的维护情况,促进了单位维护自觉性。
经过努力,下半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市第一次测评中,名列前茅。
二、主要存在问题
(一)主动公开意识不强。
突出表现在单位的公开意识不强,个别单位出现抵触公开的情况。未能把“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作为政务公开的指导思想。
(二)发布机制不够完善
单位无规范的信息产生、审核、发布的流程。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实施细则的发布,信息的产生、审核和发布脉络更加清晰。这有利于克服目前信息发布过程中的各种“梗阻”现象。
(三)人员力量有待增强
基层对政府信息公开网的管理维护工作基本上由办公室负责,往往办公室又是最忙的机构,从事信息发布的人员多是兼职人员,人力配备不足客观上造成了维护任务难完成。政府信息公开相对又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基层人员调动频繁,队伍不稳定,专业能力形成不起来,不利于维护工作。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完善政务公开制度
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中办、国办《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及国办的《实施细则》,进一步理顺机制,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当作促进法治政府、透明政府建设的重要抓手。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将政务公开工作贯穿办文、办会的各项工作中,推进“五公开”成效,不断提升主动公开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完善依申请公开处理机制。
二是狠抓制度落实。以《枞阳县公文公开属性审查办法》为抓手,推动公文信息上网。以新版公开网站流程设置为突破口,狠抓信息产生、审核、发布责任落实。
三是强化考核问责效果,进一步强化政务公开责任意识。以第三方测评为抓手,推动各单位政务公开工作深入开展。
(二)完善公开平台建设
一是完善县政府信息公开网建设。2017年末已经通过网站改版,对网站的目录和维护要求作出新的要求,下一步将重点围绕省相关规范目录要求和各级文件精神,加强目录建设,努力打造更加智能的网站,更好的服务于公众、服务于机关、服务于工作。
二是完善户外和新媒体发布渠道。拟增加广告牌、宣传栏等渠道的政务公开功能。充分利用已经上线的微信(枞阳在线)、微博(枞阳发布)等新媒体,扩大政策解读、回应关切的实时效果。
(三)加强各类人员培训
一是要提高各单位、各乡镇领导的思想认识,指导本单位把政务公开贯穿到各项工作中。
二是要提高业务人员能力素质,切实从信息收集、信息审核、信息制作、平台发布等各个方面提高业务能力。努力打造一支较为稳定的、业务能力强的信息员队伍。
三是加强依申请公开处置能力培训。邀请领导、专家授课,对依申请公开的法律法规、处置方法、经验等进行讲座,提高依申请公开工作的业务素质,避免依申请公开的复议、诉讼乃至败诉。
枞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