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县政务公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及公众关切,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和各级年度工作要点要求,积极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加强信息发布、解读和回应工作,强化制度机制、平台建设和各类培训,不断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增强公开效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领导重视。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常务副县长、县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组长杨贤招对政务公开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11月26日县政府第47次常务会议研究了《枞阳县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公众参与程序规定》。
(二)主动公开。枞阳县政务公开网站共设县政府本级、单位、乡镇、公共企事业单位等四类站点计76个,栏目约6000多个。全年发布信息23292条,其中县政府本级4599条,与去年基本持平。信息质量进一步提升,县本级说明信息占比降低至0.8%。
(三)栏目完善。根据省征求意见稿目录、市工作手册征求意见目录,调研完善县政府本级和各单位、各乡镇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县本级底层栏目达到856个,县直单位底层栏目52个,乡镇底层栏目87个。结合省、市目录维护标准,制作年末考核指南。
(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该项工作是我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抓手,着力通过试点探索适合我县的标准化规范化的政务公开的标准、方法和体制。印发《枞阳县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点工作于3月末启动分两个阶段开展8个领域试点,明确任务进度表,先后经会议动员、目录调研、意见征集、专题建设、内容完善、中期评估、维护培训等工作,形成试点栏目650个,发布信息1541条,形成丰富的试点成果。目前第一批四个试点栏目已经验收结束,第二批4个试点领域的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
(五)工作监督。一是开展季度检查三次,探索检查、抽查、第三方考评、单位乡镇互评等多样化监督方式。二是开展试点专题中期评估和验收评估,对检查出的问题组织整改复查。三是通过网站“后台任务”功能发布整改通知8项,并将落实情况纳入通报。四是通过工作群、点对点信息反馈各单位的巡查情况,要求落实整改。
(六)依申请公开。全年共收到网上申请76件,办结率100%,均符合法定办结时间。政府信息公开行政诉讼1例,已撤诉。办理方面,强化与申请人沟通和法律审核。
(七)平台建设。不断根据上级要求对网站进行调整,2017年改版至今年3月份基本结束。新版网站围绕全员维护、信息安全、操作灵活、统计监管等四个方面,通过共用OA账号,全员可登录后台发布信息,并可通过手机审核信息。部分单位已经根据新网站架构,推动栏目维护责任落实到二级机构,保障信息源,从根本上解决信息数量和质量问题。
(八)培训工作。全年共开展各类全员培训5场,培训人员300余人次。主要内容涵盖测评结果反馈,指导单位落实整改;网站后台信息发布业务培训;试点任务培训和专题信息发布培训;年末考核维护等。深入单位开展专题培训2场,分别为县司法局栏目下沉二级机构调研和业务培训及县房产局拆迁安置、保障房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等专题业务培训。召开市政务公开办工作手册调研会1场。
二、主要工作成果
(一)全力夯实政务公开工作基础。一是加强制度建设。紧紧抓住《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实施细则》核心文件,扎实推进各项制度落地生根。《公文信息公开属性审核办法》已在工作中贯彻执行。二是细化工作要求。制作1000余项栏目维护操作指南,细分发布要素,规定维护周期,具有很强的操作性。配合市完成工作手册制定。三是搭建平台基础。加强网站改造,为全员上传信息、解决信息源问题提供技术保障。通过以上基础性工作,政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重要梗阻有效缓解。加强平台自动监管、自动统计等功能,督促单位及时维护,后台审核与OA互通,做到审核流程电子化。
(二)努力推进政务公开开拓创新。一是扎实做好常规工作。加强主动公开目录维护,通过细化要求、强化检查,推进日常工作方式的改进。二是推进试点工作纵深开展。根据试点方案,进行8个领域的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三是加强重点领域信息公开。认真开展公益事业建设领域、公共资源配置领域、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领域等信息公开。
(三)着力提升政务公开全新认识。一是塑造“全面”意识。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梳理单位产生的信息,对其中能够的公开的,应公开尽公开。二是营造“全员”氛围。通过平台改良,规范信息源产生机制,由一线产生信息的责任机构直接发布信息,保障信息来源。三是打造“全程”服务。以人民为中心,以政务服务为导向,以高质量发展为指导,全过程公开政府信息,为公众提供贴心服务。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着力推动信息源保障工作。一是推动《公文信息公开属性审核办法》在单位实施。二是栏目维护责任按照“谁制作、谁发布”“谁发布、谁负责”原则,下沉责任机构。把此项工作作为信息源保障的重要抓手,从信息产生机制、信息考核监督等各方面推动实施。
(二)加强平台栏目整合和调整。厘清主动公开目录、试点专题目录、重点领域目录关系,消除重复栏目、整合发布渠道,根据省新修订目录规范和市工作手册进行栏目调整,重新制作维护细则,明确责任单位。
(三)认真做好各级考评测评工作。当前切实做好省年末测评迎检工作,督促各单位落实新增指标信息发布和市通报中整改要求。按照方案,做好本县政务公开年度考评工作。
(四)扎实开展业务培训。综合近年来政务公开工作的发展情况,专业性越来越强,要求培训工作常抓不懈。栏目维护责任下沉也要求各政务公开管理员业务素质必须增强,需要通过培训和再培训形成全员发布信息的政务公开环境。由于工作量增加,今年以来政务公开队伍出现不稳定,部分单位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同志调整,也要求不断加强队伍培训,锤炼业务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