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2021年政务公开重点工作任务,同时针对具体的业务,分批次召开5次培训会。根据县政府本级栏目分工,明确维护责任。要求单位一把手亲自过问,分管领导要亲自组织信息源,切实保证任务不折不扣完成。对国办指标任务落实情况、县政府督查室印发的政务公开四项任务表落实情况,以及各级检查反馈整改情况进行督查。对个别后进单位实行现场督查、驻场整改相结合的方式,推动任务落实 三、围绕政策落地见效强化政策解读
(一)提高政策解读水平。加强政策解读力度,提高政策解读水平。通过在线访谈、新闻发布会、政府网站政策解读等多种形式,对政策实行强深度、多维度解读。今年以来,我县共发布在线访谈10场;完成新闻发布会37场;县本级制作政策解读40余篇,其中图解11篇,视频解读1篇。
(二)丰富政策咨询渠道。一是在政务服务大厅公开专区设置政策咨询窗口。窗口派驻志愿者服务人员,打造“场景式服务”。窗口人员在企业、群众办理业务过程中主动提供政策咨询服务及“帮办代办”服务,彻底解决企业多头报送、政策兑现时期较长、政企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真正做到让企业群众只进“一扇门”,就能实现“一站式”享受到政府的各项优惠政策红利,着力打通惠民惠企政策从部门到企业群众的绿色便捷通道,打通各类纾困政策难落实难落地瓶颈,实现企业群众咨询政策更便捷、提交材料更方便、兑现时限更明确,加快构建“亲”“清”政商环境,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是开设政策解读专题。依托政府网站搭建集政策发布、解读为一体的政策解读专栏。对规范性文件设置简明问答,积极回应群众关切。
(三)推进政策文件库建设。根据市要求,建设全市一体化政策文件库为,分类汇集我县现行有效的政策文件和政策解读,建立集政策发布、解读、咨询、服务(兑现)为一体的枞阳县政策文件库集中展示专题,打造政策“一站式” 集成展示平台,目前已收录公开规范性文件66条、并同步发布政策解读条及政策问答。
三、以专区为着力点推进基层政务公开
(一)明确公开专区建设意义。建设政务公开专区是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优化提升政务公开工作水平的客观需要,对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具有重要意义。建设政务公开专区,通过对各类公开要素和资源进行统一、集约化管理,有助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资源的标准化、信息化管理,为广大群众提供“一站式”的政务公开服务。同时,建设政务公开专区,可以近距离了解群众对公开工作的需求,有利于找准政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及时加以改进,促进提升政务公开工作整体水平,使公开工作更加贴近群众需求。
(二)因地制宜开发特色专区。依据国家、省相关文件要求,在当地政务服务大厅及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政务公开专区,建成“4+X”线上线下综合服务专区。“4”指的是四大基础功能区:政府信息查询区、依申请公开受理区、办事服务咨询区和政策解读咨询区,四大基础功能区可以充分满足上级政策对线下专区的建设要求。“X”指的是当地自选特色功能区,如政务公开宣传区、公众意见征集等,本县结合实际设置,充分展现当地特色,打造线下专区亮点,提升线下专区价值。围绕各大功能区特点,第三方梳理编制各功能区的建设说明书,包括功能区系列文件、服务指南等。
(三)推进政务公开向村(居)延伸。我县考察了16个乡镇,最终拟选择条件较好的两个乡镇作为试点,并委托第三方涉及公司设计布局草图。为快推进政务公开向村和社区延伸,打通政务公开“最后一公里”。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按要求做好2021年年报编制和发布。
对照国办最新的年报格式要求,组织部门及乡镇政府按时完成年报编制,及时向社会公布。县政务公开办将在各单位年报上报后,开展全面检查,对内容和数据进行严格把关,查找存在问题,杜绝内容敷衍、与往年雷同的现象。
(二)进一步深化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
对标准指引落实情况进行跟踪评估,以基层群众实际需求为导向对目录进行提升完善,增强公开的操作性、实效性。重点选取基础条件较好的乡镇(街道)按照“标准+特色+实用”的原则,高标准打造基层政务公开专区
(三)进一步提升政策解读实效。
丰富政策解读形式,多运用简明问答、图表图解、创意视频等多元化形式解读政策。重点做好与群众和企业利益关系密切的重要政策的解读工作,围绕文字、照片、图表、元素等下功夫,加强内容梳理、要点挖掘和解读策划,高标准、高质量做好多元化解读工作。参加市优秀政策解读材料评选活动,表彰先进,鞭策后进,进一步提升政策解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