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县发改委主任吴云剑就我县重点项目“百日攻坚”行动做出主动回应:
一、背景
为保持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立足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进一步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促进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根据市政府部署,县政府决定从2019年5月起,与全市同步在全县开展重点项目建设“百日攻坚”行动。
二、攻坚目标
(一)攻坚期间,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1亿元以上,开工3个以上,竣工7个以上。
(二)攻坚期间,招商新签约项目5个以上,转化为新开工项目6个以上。
(三)攻坚期间,新增谋划列入省重点项目储备库项目20个以上。
(四)攻坚期间,投资统计入库重大项目20个以上。其中:县经开区入库项目6个以上;县住建局入库项目2个以上;县水利局入库项目2个以上;县交运局入库项目2个以上;乡镇及其他县直单位入库项目8个以上。
三、攻坚任务
(一)抢抓机遇,打好项目谋划第一战。按照市县前期印发的关于项目谋划文件的要求,紧扣国家发展战略,聚焦重点领域,精心谋划编制一批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生态环境治理项目。突出企业主体地位,支持鼓励企业谋划符合市场需要和发展趋势的重大产业项目。强化项目谋划科学性,着力提升谋划项目的层次,多谋划精品项目,做到谋划一个、入库一个,尽快形成阶段性谋划成果。建立常态化项目谋划工作机制,谋深谋细谋实项目,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及时更新入库项目基本信息,推进项目转化落地。
(二)精准发力,打好招商引资运动战。加大“双招双引”项目履约攻坚力度,发扬“四个千万”精神,在扩大招商引资成果、推动签约项目落地、扩大对外开放、创新招商举措、优化营商环境等五个方面精准发力,以开发园区、产业基地、服务业集聚区为重点,全力以赴促签约、促转化、促落地,确保企业“招得来、留得住、做得好”。实行县领导联系包保“双招双引”重点项目工作机制,建立项目目录、任务清单,力争在“百日攻坚”行动中快速签约落地一批招商项目。
(三)提升服务,打好项目落地攻坚战。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落实《铜陵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相关要求,6月底前完成“多规合一”审批升级版,提升“一窗受理、并联审批”为基础的窗口服务效能。推行区域评估、试行容缺审批、深化工业项目承诺即开工等措施,依法合规提高项目审批效率。对重大前期项目,逐一建立前期工作方案,细化节点安排,争取项目尽快落地开工。
(四)攻坚克难,打好问题协调歼灭战。坚持问题导向,重点调度融资、用地、环评、施工许可等前期工作和要素保障,确保重点项目按期开竣工。从5月份起,各联系县领导和责任单位原则上每周对重点项目调度1次,第一时间研究解决重点项目建设中的突出问题。需要上级领导和市级协调的问题,要及时上报安排召开专题协调会。县发改委负责及时梳理收集问题和组织相关单位会商解决问题。
7月中旬,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将深入项目建设现场视察“百日攻坚”行动阶段性成果。9月份,市委、市政府将开展百日攻坚现场观摩点评活动。各项目单位和项目推进责任单位要做好充分准备,以项目建设实实在在成效迎接检阅。
四、保障措施
(一)落实攻坚责任。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重点项目“百日攻坚”行动的重要意义,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主要负责人要带头抓项目,亲自调度项目;要对标对表,实行“挂图作战”,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和工作进度表,将各项目标任务量化分解到具体单位和责任人,形成分工明确、进度清晰、便于监管的目标责任体系,确保目标任务全面落实。“百日攻坚”行动期间,要积极落实项目开工要件,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项目开工活动,在全县迅速掀起重点项目建设高潮。
(二)健全工作机制。实施分层分级调度。根据项目建设需要,按照“属地管理、部门负责、条块结合、县领导联系包保推进”的原则,实行重点项目全方位协同推进机制。实施周报告、月通报和“回头看”制度。县经开区、各行业主管部门和乡镇要确定专人,每周将重点项目谋划、入库、签约及开(竣)工等情况报送至县发改委和县招商局,县发改委和县招商局按周汇总、按月通报。攻坚行动期间,县政府督查室定期组织“回头看”,对“百日攻坚”行动成效进行综合评估,并予以通报。多方联动形成长效机制。“百日攻坚”行动后,各级各部门要及时总结经验,完善配套制度,形成长效工作机制,确保重点项目推进力度不减、强度不降。县发改委继续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常抓不懈。
(三)营造良好氛围。宣传部门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资源,采取舆论造势、实地报道、领导专访等形式,对“百日攻坚”行动进行实时报道,营造“比学超赶”的良好氛围。要组织新闻媒体开展“重点项目现场行”活动,集中宣传“百日攻坚”行动即期成效和典型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