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镇域经济方面
经济指标完成状况:完成工业总产值3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6.2亿元,农民可支配收入13800元,财政收入完成任务数720万元。
产业发展状况:2017年,我镇继续加大传统产业发展,优先扶持生态绿色项目。一是以旭阳米业、贤民粮油企业为龙头,带动11个村发展大户种植;二是以“绿油油”、“团山”品牌为效应,引导广大农民从事畜禽养殖、加工、销售;三是以官山白茶基地为范例,重点扶持绿色产业扩大规模和深加工。2017年,除在团山村建设安徽路万方建设材料有限公司50万吨/年沥青搅拌站项目,仍重点扶持生态绿色产业项目。官山白茶园地面积增至1852亩,官山村荣获全县“一村一品”示范村荣誉称号,成为枞阳县三个“一村一品”示范村之一。宋马村开发了近千亩红盘山白茶基地已显效率。祖农村2000亩白茶基地也在建设中。
二、城乡面貌建设方面
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公路建设方面,在维护、拓宽现有公路同时,将公路向村庄村民组延伸。完成池州大桥北接线工程涉及的我镇村民签定协议和房屋拆迁任务。2017年,我镇总投资560万元、共长11.848千米的14条道路畅通工程将全部完工。为G347建设,完成了在黄华、官桥、继光村的68户房屋拆迁及安置工作。水利建设方面,“八小水利工程”在各村继续推行,效益显著。对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对圩口进行堤防加固,对塘坝、道路、桥涵等进行灾后恢复维护或重新建设。在2017年,我镇完成了198处“八小水利工程”。完成投资320万元的官桥大涧综治。完成投资112万元的岱冲泵站建设。完成投资162万元的岱冲圩堵口复堤。
镇村面貌更加一新。以点带线带面,在官桥集镇,铜安、枞桐公路,在各村进行环境辐射治理,对道路边进行绿化、美化,改善镇村面貌及人居环境,成效明显。2017年,我镇省级美丽乡村建设岱冲梁庄中心村15项建设项目计划全部开工,目前已完工11项。初步完成2018年度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的官山柿树板中心村申报工作。11个行政村做到垃圾当日清除。同时维护集镇不发生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现象。完成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工作。
三、保障体制方面
社会保障公开透明。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大行动,完成当年脱贫任务。2017年,我镇严格按照脱贫程序开展脱贫工作,经省第三方监测评估预脱贫361户、1366人。2017年,严格实施、落实各项民生工程工作。危房改造45户,全部竣工。全面开展农村低保745户、1220人、五保182人工作。全面落实各类人群救济或补助资金的打卡发放。新农合参保33654人,城保220人,参合率均为100%。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4900人,任务完成98%。完成退休企业职工年检工作。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60人。
惠农措施较得力。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积极开展新型农民培育工作。耕地保护扎实有效,违法用地现象大为减少,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平稳有序。森林防火实行包保目标责任制,采取防、堵、疏导相结合方式,杜绝火灾发生。2017年,我镇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及农业产业化企业27家。全镇土地扭转面积12000余亩,占全镇耕地50%以上。种植养殖1000多人次接受了新型农民技能培训。对全镇8798户26500余亩田地进行了归户确权资料认定和归档。
四、综治维稳方面
努力做好群众信访工作,抓“一站二中心”建设,实行领导轮流坐班接待日制度。坚持“预防为主、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认真开展排查、调解、帮教、严打和反邪教等工作,联合综治办、信访办、司法所、派出所等职能部门力量,构建镇、村、组三级平安网络,加强官埠桥创建工作,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形成了党政齐抓、部门协作、上下联动、纵横协调的维稳工作新格局。2017年1月至今,镇共排解各类纠纷42件,调处矛盾18个,调解率100%,成功率达95%。对矿山、服装厂等镇内企业安全常抓不懈,做到常态化检查监督,及时排除隐患,没有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2017年获得十九大期间维稳安保工作县级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五、社会事业方面
我镇组织开展第三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工作,成立各行政村农家书屋服务站,实行全县书刊借阅一卡通,全面完成送戏、电影到村演出任务。完成孕优健康项目检查163对,奖特抚资格确认、审核、资金发放236人,计生协困难家庭救助5人,发放计生宣传资料1100份,“四证”办理业务培训3次,进行了计生“两非”案源摸排。同时,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老龄、妇女儿童、关心下一代、残疾人、工商联、国土、供水、供电、金融、邮政、通讯等工作也取得了新的业绩。
六、政府建设方面
自觉接受镇人大的依法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群众团体的参政、议政作用,推进镇为民服务中心和村为民服务工作站作用,加强电子政务、阳光政务和作风、廉政建设。镇机关制订了干部“两学一做”学习、机关考勤,机关干部管理、来客招待及用车管理制度,廉政建设制度,服务承诺制度,部门评议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了各项目标管理责任制。通过加强机关干部作风和政府效能建设,增强科学执政能力和服务水平,提高了工作效益,严肃了政风政纪,保证了政令畅通。全镇形成了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的良好政治局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