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枞阳县残联> 重点领域> 残疾人事业> 残疾人就业
索引号: 11340722003125642M/202104-00245 组配分类: 残疾人就业
发布机构: 县残联 主题分类: 残疾人工作
名称: 残疾人就业及创业优惠政策 文号:
发布日期: 2021-04-27
有效性: 有效 咨询电话:
残疾人就业及创业优惠政策
发布时间:2021-04-27 08:37 来源:县残联 浏览次数: 字体:[ ] 文本下载

残疾人就业及创业优惠政策

1. 税收优惠  

(1)增值税优惠政策:   

    (一)纳税人(除盲人按摩机构外)月安置的残疾人占在职职工人数的比例不低于25%(含25%),并且安置的残疾人人数不少于10人(含10人);

盲人按摩机构月安置的残疾人占在职职工人数的比例不低于25%(含25%),并且安置的残疾人人数不少于5人(含5人)。

    (二)依法与安置的每位残疾人签订了一年以上(含一年)的劳动合同或服务协议。

    (三)为安置的每位残疾人按月足额缴纳了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

    (四)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安置的每位残疾人,按月支付了不低于纳税人所在区县适用的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的月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

    对安置残疾人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纳税人),实行由税务机关按纳税人安置残疾人的人数,限额即征即退增值税的办法。

    安置的每位残疾人每月可退还的增值税具体限额,由县级以上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所在区县(含县级市、旗,下同)适用的经省(含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下同)人民政府批准的月最低工资标准的4倍确定。

(2) 所得税优惠政策 :   企业安置残疾人员的,在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的100%加计扣除。 企业就支付给残疾职工的工资,在进行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时,允许据实计算扣除;在年度终了进行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和汇算清缴时,再加计扣除一次。

(3)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政策。一、关于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的城镇土地使用税问题。对在一个纳税年度内月平均实际安置残疾人就业人数占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比例高于25%(含25%)且实际安置残疾人人数高于10人(含10人)的单位,可减征或免征该年度城镇土地使用税。具体减免税比例及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财税主管部门确定。

2.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必须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按不低于本单位上一年度从业人员总数的1.5%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未安排残疾人就业和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规定比例的用人单位,按年度交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用人单位每安排1名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12级)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13级)的人员就业以及每安排1名残疾人大学生就业,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支付不低于本地区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并办理保险的,按用人单位安排2名残疾人计入就业比例。 

3.残疾人劳动者都有哪些权益?  

《残疾人保障法》规定:用工单位在职工的招用、聘用、职称评定、劳动报酬、生活福利、劳动保险等方面,不得歧视残疾人,并应当为残疾职工提供适应其特点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  

中国残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下岗残疾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通知》 (中国残联教就字[1999]87号)规定:除宣布停产和破产的企业 外,有生产任务的企业,因生产经营出现困难,进行经济性裁员的企业,进行改组、改制的企业,一般不安排残疾职工下岗、裁员。残疾人所在的单位应当鼓励、帮 助残疾人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文化、艺术、体育和其他有益活动,其在集训、比赛、表演期间,视为出勤。

4.国家对下岗的残疾职工再就业有什么优惠措施?  

下岗残疾职工自谋职业或自愿组织起来就业的,残疾人服务机构应协助所在企业帮助他们选择项目、安排培训,工商、税务等部门和街道、社区在办营业执照、减免税费、落实经营场地、筹集资金等方面提供服务。  

再就业中心为进入中心的下岗残疾职工提供岗位需求信息,利用现有的资金、技术场地、设备进行进行针对性的转业、转岗训练。对参加培训取得证书的,职业介绍机构要在半年内提供三次职业介绍。  

凡安排残疾人就业达不到规定的1.5%的比例的单位,在招录人员时应先安排下岗残疾职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所需的工勤人员,有适合残疾人岗位的,应优先安排下岗残疾职工。    

5.国家对盲人从业保健和医疗按摩有什么措施?  

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扶持盲人按摩人员开办个体、私营及其他形式的按摩机构,鼓励社会力量兴办盲人按摩机构、安排盲人按摩人员就业。社会医疗机构的按摩、推拿科室和有按摩业务的饭店、浴室、保健康乐机构应优先录用获得相应从业资格的盲人按摩人员。

6.产业扶持

阳光大棚:扶持在农村从事种养殖业的残疾农民进行种、养殖大棚的硬件设施改造和新建,确保一处“阳光大棚”扶持一户农村残疾人家庭脱贫。扶持标准是5000/户。

创业补助:  从事种植、养殖、加工、零售、修理、餐饮、盲人按摩、电子商务等各类行业和职业的残疾人个人及其家庭,给予的创业补助。创业补助标准是:每人给予一次性3000元的扶持补助。

阳光扶贫基地: 辖区内管理规范、辐射带动力强、培训效果好、能够稳定增加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收入的企业或经济合作组织,愿意带动残疾人共同致富的企业和组织。经过批准同意后,对其给予一定补助,用于改善基地残疾人的劳动环境,残疾人社保补贴,开展残疾人技能培训,为残疾人提供生产资料和技术指导、产品销售等服务。

辅助就业:市残联、市财政对符合条件的工疗机构一次性开办经费补贴5万元,其中,2.5万元用于支持站场改造,2.5万元用于支持购置康复训练器材。补贴经费在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列支。开办后第二年开始,经市残联、市财政考核合格后,对于安置智力或精神残疾人员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支付不低于本地区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并办理保险达到10人(含10人),不到15人的,每年安排补贴经费2万元。对于扩大规模,工疗人员超过15人(含15人)的,每超过一人,按每人每年2000元标准予以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