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危房改造实施管理 1.精准确定改造对象。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优先帮助住房最危险、经济最贫困农户解决最基本安全住房的要求,将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等4类对象,作为农村危房改造的重点,放在农村危房改造重点位置。要优先安排有严重安全隐患的农房改造,2018年力争完成住房最危险的危房改造,确保不出现倒塌房屋事件,确保困难农户生命财产安全。
2.严格规范认定程序。坚持“户申请、村评议、乡镇审核、县区审批”,规范危房改造对象的审核、审批程序,实行留痕管理,精准确定改造对象。要建立健全公示制度,将补助对象基本信息和审查结果在村、镇公开栏公示。乡镇政府做好与经批准的危房改造农户签订合同或协议工作,并征得农户同意公开其有关信息。
3.严格执行建设标准。农村危房改造要执行最低建设要求,改造后住房须建筑面积适当、主要部件合格、房屋结构安全和基本功能齐全。房屋建筑面积原则上1至3人户控制在10-60平米以内,且1人户不低于20平米、2人户不低于30平米、3人户不低于40平米;3人以上户人均建筑面积不超过18平米,不得低于13平米。对于自筹资金和投工投料能力极弱、需要社保政策兜底脱贫的特困户,改造房屋面积按下限标准控制。
各乡镇要积极推广低造价农房建造技术,不能只建房屋壳子,还要保障改厕、改厨、通风、保温等基本居住功能,满足人畜分离等基本居住卫生条件,不断提高改造后农房的舒适性。
4.加强规划建设管理。要根据美丽乡村布点规划,合理规划选址。新建农房要选择地形开阔平坦、地基稳固密实的地段,不得在易受地质灾害侵袭的区域建房。农村危房改造要注重体现地域特点,突出乡村特色,保护生态环境,传承建筑风貌,加强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保护,实施农房风貌管理。
5.强化质量安全管理。农村危房改造必须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全面实行“5个基本”,即基本的质量标准、基本的结构设计、基本的建筑工匠管理、基本的质量检查、基本的管理能力。把质量安全监管贯穿于建设全过程,作为绩效评价的重点。要加强技术指导,在地基基础、抗震措施和关键主体结构施工时,乡镇要组织技术人员至少开展3次现场指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到位。要规范施工队伍,危房改造要由培训合格的农村建筑工匠或有资质的施工队伍承担。对不按设计施工、偷工减料或违规建设的,要责令限期整改并按合同约定履行责任。要加强竣工验收管理,危房改造结束后要按照基本建设条件逐户逐项检查,不合格的要整改达标。要认真做好农村危房改造户原有危房拆除工作。在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前,要求农户做出书面承诺,保证房屋建成入住后,必须自行拆除原危房。对于实施危房改造的农户在搬入新建房屋居住后,不愿拆除原危房的,不得将补助资金打卡到户。
6.实行现场核查制度。危房改造竣工后,应及时组织验收。验收工作由县房产局会同县财政局组织实施。乡镇、村派员参加。验收重点包括补助对象确定、工程质量、档案资料等。要健全绩效评价和考核制度,完善激励约束并重、奖惩结合的任务资金分配与管理机制,实行农户现场核查制度,逐级开展年度绩效评价,强化评价结果运用。
(二)强化档案信息系统管理
1.完善农户档案管理。要健全危房改造“一户一档”台帐,做到改造一户、销号一户,精准实施帮扶改造。要把农村危房改造农户档案信息系统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来抓,及时准确将每一户危房改造对象的家庭情况、房屋改造的进展情况录入信息系统。加强危房改造信息系统的动态维护和管理,乡镇有关部门对信息录入的准确性负责,按工程实施时间节点,适时上传改造前、改造中、改造后3张农房照片。按照住建部全国农村危房改造质量安全管理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做好住建部农户档案信息系统拟新增的与危改户、施工方3方签字确认的3次现场质量检查表以及施工人员信息、工匠培训合格证明、施工协议或承诺书等相应的照片、资料上传工作。一户一档资料需在11月底之前整理完成并及时送县住房保障办公室存档。
2.健全“月点评、季通报”制度。健全统计制度,严格执行农村危房改造月报制度,及时准确掌握危房改造计划落实、实施进度、监督管理等情况。健全调度制度,实施台账管理、节点管控,及时查摆政策执行、资金保障、组织管理、工程质量等方面的问题,集中力量实施靶向治疗、高效攻克。各乡镇要在每月20日前上报农村危房改造建设进展情况,县房产局汇总后报市住建委和县民生办,县民生办每月对乡镇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情况进行通报。
(三)严格补助资金使用管理
1.加强使用管理。要严格执行《财政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中央财政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财社〔2016〕216号)等有关规定,加强危房改造补助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乡镇不得将补助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等与基本住房安全保障无关的支出,不得在补助资金中提取工作经费。
2.及时支付补助资金。财政局负责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管理。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的支付,按照相关制度有关规定执行。对于支付给农户的资金,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足额支付到农户“一卡通”账户,支付时间不应晚于竣工验收后30日。
3.强化监督检查。县房产局将会同财政局、监察局等部门加强农户补助资金兑现情况的检查,坚决查处冒领、克扣、拖欠危房改造补助资金或向享受补助农户索要“回扣”、“手续费”等行为。加大对挤占、挪用、骗取、套取危房改造等资金行为的惩处力度。要加强农村危房改造政策、补助对象基本信息和各审查环节结果的信息公开,及时调查处理群众举报,建立信息反馈机制,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