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县林长制改革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全省、铜陵市林长会议精神和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以全面建设全省林长制改革示范区为主抓手,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健全深化“五绿并进”体制机制,统筹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开展林业增绿增效行动,创新创造出更多的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 不断将林长制改革优势转化为林业治理效能,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
一、加强森林和湿地资源保护,做好自然保护地优化整 合和勘界立标工作。落实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目标责任制,完善考核评价制度。强化林地保护管理,修编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加强森林资源监测评价工作,加快推进森林经营方案编 制和实施,组织编制“十四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严格公益林管理。持续开展古树名木修复保护。强化森林督查, 严肃查处整改。坚持对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常态化巡查,打击破坏湿地资源的违法行为,实施湿地保护修复工程,积极谋划,按照“质量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的原则, 开展我县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和生态红线评估工作。(牵头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局);配合单位:市生态环境局枞阳分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利局、县财政局、县教体局;主体责任单位:乡镇政府)
二、推动造林绿化高质量发展,优化国土绿化空间布局。 持续实施“四旁四边四创”国土绿化提升行动和林业增绿增 效行动,统筹人工造林、封山育林、森林抚育、退化林修复四项任务,实施“四旁四边四创”国土绿化提升行动和林业增绿增效行动,完成人工造林 4000 亩、封山育林 5000 亩、 森林抚育 28000 亩、退化林修复 4400 亩,创建省级森林城 镇1个、森林村庄 4 个、建设森林长廊 5 公里。充分利用国土“三调”成果,结合“多规合一”,合理规划全市国土绿化空间布局,制定“十四五”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目标。(牵头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局);配合单位: 县发展改革委、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利局、县文化和旅游局;主体责任单位:乡镇 政府)
三、切实抓好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认真落实全国人大决定。加强野生动物猎捕、繁育、经营利用和野生植物采集、培植、经营利用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野生动物收容救 护体系。坚决抓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加大对野生动物集中分布区域和栖息地巡护巡查力度,强化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场所监 管,配合市场监管、公安、农业农村等部门加强野生动物经营场所整治,严厉打击各类非法狩猎、非法经营、非法食用野生动物违法犯罪行为。积极贯彻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关 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疫情期间,实施最严厉的野生动物管控措施,封控隔离野生动物繁育场所,停 止野生动物猎捕、人工繁育及经营利用行政许可审核审批, 禁止一切形式的野生动物交易。(牵头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局);配合单位:县宣传部、市生态环境局枞阳分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城市管理执法局、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公安局、县教体局、县卫生健康委; 主体责任单位:乡镇政府)
四、筑牢林业灾害防控体系,维护林业生态安全。强化各级林长职责,层层落实森林防火“六级包保”责任制,加强火源管控、防火队伍建设和防火物资储备工作,坚持“打 小、打早”原则,实现森林火灾受害率不超过 0.5‰的工作目标;严格落实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责任制,根据我县 2019 年秋季松材线虫病普查结果,结合我县松林资源分布情况,我们坚持突出重点、相对集中、分区施策的原则,以枯死松树清理为核心措施,辅以诱捕器诱杀、化学防治、生物 防治、打孔注射等手段,全力压缩疫情,防止松材线虫病扩 散蔓延。加大投入,打好松材线虫歼灭战。(牵头责任单位: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局)、县应急管理局;配合单位: 县人武部、县公安局、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县气象局、 县交通运输局、县卫生健康委;主体责任单位:乡镇政府)
五、完善林业投融资机制,大力推进林业经济发展。积极争取上级贷款贴息林权收储担保补助,支持各乡镇引导金 融机构开展林业抵押贷款和林农信用贷款等信贷业务,推动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扶持林权收储机构进行市场化收储担保,发展森林保险。积极推广“龙头企业+基地+专业 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加快发展各类林业专业合作组织。 狠抓主导产业发展,加快推进白茶产业发展。充分利用林下空隙地,加大林下种植力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效益,以短养长。发展新型产业推动林业和旅游、教育、医疗、养老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白茶基地、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推动观光休闲、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康养基地、“森林人家” 建设和发展。加快推进林木种苗高质量发展,规范“两证一 签”制度,提升优良乡土树种、珍贵树种的造林绿化比重。 组织参加中国·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会。(牵头责任单位: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局);配合单位:县财政局、县 农业农村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主体责任单位:乡镇政府)
六、优化林业发展环境,推进林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集体林地“三权”分置和“三变”改革,探索实行森林、 林木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对分离,落实林权登记发证制度。积极引导林权规范流转,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适合林业特点的金融产品,推进林权抵押贷款,拓展林业投融资渠道。巩固提升国有林场改革成果。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互联网 +政务服务”和林业行政审批事项“一网通办”,完善“四送一服”常态化工作机制。以公益林、重要湿地和自然保护地为重点,探索市场化多元化林业生态补偿机制。统筹实施农业、水利、乡村旅游等基础建设工程项目,推进林区道路和电力、电讯、林业基地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国有林场场部、林下经济节点对外连接道路 15.6 公里。加快推进林产品加工企业进工业园区。(牵头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局);配合单位:县发展改革委、县财政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利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数据资源局;主体责任单位:乡镇政府)
七、健全林业执法监管机制,构建林业资源调查监测体系。建立健全林业行政执法队伍,开展多部门协作、跨区域联动的林业执法专项行动。建立“林长制+检察院”、林业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机衔接的工作机制,推动涉林公益诉讼, 建立破坏森林资源损害赔偿制度和党政领导干部责任追究 制度。健全林业主管部门与公安机关工作协作机制,依法惩处毁林等违法犯罪行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科学开展森林、 湿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实现森林资源调查与动态监测相衔接,及时完成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年度更新,适时发布监测成果。建成林长制“五个一”信息化服务平台,完善配套制度措施,切实保障有效运行,有效发挥服务功能。 (牵头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局);配合单位:县委组织部、县政法委、县公安局、县城市管理执法局、 市生态环境局枞阳分局、县财政局、县数据资源局;主体责任单位:乡镇政府)
八、完善林长制考核评价,推进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建设。 实化细化林长制改革考核指标体系,优化监测评价方式,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强化考核成果运用。推进林长制改革信息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围绕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试验区、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五级林长组织体系与责任体系,创新基层林长履责方式。进一步健全“五绿”协同推进的体制机制,完善林业高质量发展支撑保障体系。完善林长制“五个一”服务平台,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强化调度和监测评价。 全力推进枞阳县麒麟镇新安村新安生态苗木专业合作社、枞阳县金社镇金渡村安徽乌金云雾生态农业示范园等 2 个林长制改革示范项目建设,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创新亮点,力争形成牵动性的改革成果和引领性的典型案例,助推我县创建林长制改革示范区。(牵头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林业局);配合单位:县级林长会议各成员单位;主体责任单位:乡镇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