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中心学校,有关中学、特教学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根据《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安徽省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指南>的通知》(皖教基〔2020〕6号)文件要求,持续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坚决打赢打好教育脱贫攻坚战,经研究决定,特制定《枞阳县教育体育局中小学控辍保学工作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0年春季学期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返校后,各学校要对照学籍逐一核对返校情况,对未返校学生要第一时间联系确认原因,对疑似辍学的要在学籍系统中及时标注,对无正当原因未返校学生迅速启动劝返复学程序。请各校于学生返校后两周内将核对情况报送至县教体局基教股,同时报送电子稿和纸质盖章件(邮箱:ahzy163@163.com)。
附件:枞阳县教育体育局中小学控辍保学工作实施方案
枞阳县教育体育局
2020年5月7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
枞阳县教育体育局中小学控辍保学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决策部署,把控辍保学作为教育脱贫的基本方略,依法实施义务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高人口素质。认真贯彻执行《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强化控辍保学工作,加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力度,确保实现控辍目标。
二、目标任务
依法保证全县每一位适龄儿童少年,尤其是建档立卡适龄儿童少年(6-15周岁,以每年8月31日为时间节点)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提升贫困人口受教育水平。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100%。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5%以上。
三、健全机构
为加强“控辍保学”的领导,调整枞阳县教体局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周剑斌
副组长:蔡新国 汪秀明 王 勇 杨正丽 张辉勤 郭江舟
成 员:何年保 王光佐 施银龙 李 琪 金 剑 何宗华
殷振中 赵德友 胡蕾 张敬义 慈龙兴 张留义张国亮 唐义为 王胜刚 王中林 左 勇 王继泽 程 羲 吴盛华 汪杰霞 裴 刚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基教股,张敬义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控辍保学”领导小组负责开展控辍保学工作,研究、解决“控辍保学”的具体问题,督促、检查各校“控辍保学”工作。
四、主要措施
(一)强化部门职责,确保领导到位
1.各校要建立“控辍保学”领导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并将领导小组和工作方案电子稿和纸质盖章件于5月15日前报送至县教体局基教股(邮箱:ahzy163@163.com)。定期研究“控辍保学”工作,真正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2.坚持依法治教,把“控辍保学”工作纳入依法治教轨道。各校要根据《义务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校“控辍保学”相关制度,明确学生家长或监护人的“保学”责任。对不按时入学或中途辍学的适龄儿童、少年督促教育,对经过督促教育仍不送子女入学的家长或其他监护人交由司法部门依法强制其履行义务。杜绝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中小学生务农、务工、经商等现象。
3.落实教育精准资助。全面贯彻教育扶贫和资助有关要求,认真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等惠民政策。加大对残疾学生就学支持力度,对符合资助政策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优先予以资助,建立完善残疾学生教育特殊学习用品、教育训练、交通费等补助政策。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确保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
(二)落实部门责任,认真实施“控辍保学”工作
1.坚持“控辍保学”目标责任制。县教体局把“控辍保学”工作纳入工作总体规划,作为学校领导班子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大力度,常抓不懈。
2.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完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提升义务教育总体水平。整合农村义务教育资源,优化学校布局,抓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为适龄儿童、少年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3.严格执行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小学、初中学籍制度,严格转出、转入、休学手续,对辍学学生的辍学原因、去向等学籍电子档案进行管理,实现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流动情况的动态监控。
4.针对有重度残疾无法到校读书的学生开展“送教上门”关爱活动,充分保障残疾儿童拥有受教育的权利。对义务教育保障存在问题学生建立“一生一档”,为每一个失学辍学建档立卡适龄儿童少年建立档案,根据学生不同情况精准施策,为每名学生组织一个工作专班,负责送教上门政策落实到位。县教体局“控辍保学”办公室跟踪督办,确保建档立卡适龄儿童少年全部接受义务阶段教育。并在每学期期初、期中、期末分别进行一次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数据核查,形成动态监测机制,确保贫困家庭学生不因贫辍学。
(三)充分发挥学校“控辍保学” 的职能作用
1.各校校长是学校“控辍保学”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全体教职员工都担负着“控辍保学”的重要责任。校长与班主任要签订“控辍保学”责任书,把控辍指标完成情况作为教师工作业绩、评先选优、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
2.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进一步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校要引导全体教师树立素质教育的价值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做好转化“学困生”工作,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学生为主体,尊重爱护学生;大力倡导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不断增强教师与学生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努力实现“一个都不少”的目标。
3.重点关注特殊人群。对送教上门的,要因人施策,原则上每周上门不少于1次,确保送教有效果;全面了解重病适龄儿童少年情况,及时安排具备复学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就学;建立留守儿童工作台账,关爱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安排专人予以帮助指导。加大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和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力度,充分发挥乡村学校少年宫、留守儿童之家的主阵地作用,坚持“三个优先”,即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安排留守儿童。落实结对帮扶工作,通过“一对一”、“多对一”等形式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建立心理健康辅导室,预防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行为偏差,对出现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留守儿童开展心理辅导;落实“两为主,两纳入”要求,保障随迁子女就学权利。把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适龄儿童少年作为控辍保学重中之重,确保无因贫失学辍学现象。
4.全面核查学生学籍信息。各义务教育学校要充分运用安徽省中小学生学籍系统,落实专人负责及时更新中小学学籍管理系统数据,加强动态监测,全面摸排掌握适龄儿童少年就学状况,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因地因人“一家一案”施策。建立工作台账,加强对失学、辍学和劝返复学情况的动态监管。对台账中标注辍学学生逐一进行核查,特别对连续一个月以上处于辍学状态的学生予以重点关注,摸清每名学生的具体去向,做到不漏一人。经过排查,对确认已在外地上学的,要督促学生家长或监护人尽快办理学籍转接手续,做到人籍一致;对确认辍学或者联系不上的,要建立控辍保学书面报告制度,及时向县教育主管部门书面报告落实劝学责任。
5.开展控辍宣传活动,营造良好氛围。每学期开学初,各校利用开学后的第一周,大力宣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提高学生、家长及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努力营造控辍保学、人人有责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