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我县学校体育工作坚持以“掌握运动技能、提升体质健康、促进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强化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为抓手,以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为切入点,推进学校体育改革向纵深发展。目前,全县学校体育工作呈现全面开花的态势,有效提升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运动技能技术的掌握,并初步形成具有枞阳地域特色的阳光体育文化氛围。
一、学校体育总体情况
1.学校基本情况
枞阳县地处皖西南,2021年秋季学期共有中小学校191所,其中小学153所(含59个教学点),初中24所(含5所九年一贯制),高中13所(含职高3所,完中3所,十二年一贯制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普通中小学学生数54050人,其中义务教育41219人(小学25112人,初中15998人,特殊教育109人),高中12831人;职高2964人。
2. 开足开齐体育课程
我县各学校严格按国家教育部课程要求,开齐、开足体育课程、课时。一是体育开课率100%,并做到有教学计划、有教案、有考核、有教学反馈;二是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和《课堂评价标准》,优化教学结构,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三是严格执行《枞阳县体育教学过程性考核标准》,认真组织实施考试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内容记入学生档案;四是围绕体育教学这个中心,认真贯彻课程课标,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县、校体育教研活动,加强教学研究,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和区域教研活动及教学观摩活动,促体育教师专业发展。
3.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1)全面推进阳光体育活动
我县贯彻执行体育工作条例,切实抓好大课间活动,而且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深受学生的喜欢,保证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
(2)积极组织县级阳光体育活动、竞赛
体育教师和班主任齐心协力,营造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做到人人有参与、人人得享受。通过体育教学活动,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在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的前夕,由县教体局主办,县乒乓球协会承办的枞阳县中小学生三级联赛乒乓球赛事顺利举行,36所中小学校组队,近200名学生参加;国庆期间,举行枞阳县“庆国庆”篮球联赛暨中小学生三级 联赛篮球比赛,由枞阳县委宣传部、枞阳县教体局联合举办,枞阳县篮球协会承办,来自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县直机关、乡镇、企事业单位共31支代表队350位运动员参加比赛;10月27日上午,由枞阳县教育体育局主办,枞阳县足球协会承办的2021年枞阳县中小学生三级联赛足球比赛在枞阳县体育中心正式开幕,共有15支队伍参赛;11月7日-9日,2021年全县中小学生三级联赛田径比赛在枞阳中学体育场顺利举行。比赛期间,700多名运动健儿顽强拼搏,奋勇争先,95名裁判员忠于职守,公正裁决,22名工作人员认真履职,热情服务,16人打破赛会原有纪录,取得了丰硕成果。
4.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与上报工作
建立学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档案,认真参加2021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上报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使用培训,10月10日县教体局参加了2021年数据上报工作部署会议,10月15日、11月16日、12月16日分别组织各学校参加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系统操作培训。让测试工作者熟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内容、掌握操作流程及相关要求,规范测试方法,严明测试纪律,确保测试数据准确,能真实地反映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全县各中小学校加强落实,通过体育课、课余体育活动或其他课余时间,统筹安排,组织学生开展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同时做好测试数据的汇总、整理、分析、保存和上报。县教体局还组织专门人员对上报的测试数据进行抽查、复核,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和有效。对复核不符合的将退其进行整改。确保了数据上报工作按时完成。
5.教师队伍建设
重视体育教师的培养和学习,尤其重视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建立健全体育教师培训、考核制度,每学期都组织开展教育教研培训工作,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监督、有反馈,培训效果显著,开拓体育教师视野,促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体育教师队伍比较稳定,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较强的教学能力。我县现有在编体育教师148人,其中新招入体育教师14人。
6. 教学条件、场馆设施、经费投入有保障
科学部署,确保场地、器材设备齐全。根据教育部《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配齐学校体育器材设施。学校重视管理和维护,提高器材利用率,损耗性器材得到及时补充和更新。
二、校园足球工作开展情况
1.壮大校园足球队伍
我县落实师资配备,调配能力强、有担当的教师作为学校开展体育工作的中坚力量。在师资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外聘、购买服务,为学校增配专业教练,确保训练科学高效。县教体局积极创造条件,为教师搭建学习进修平台,架构交流联谊桥梁,设立专项资金组织校长、主任、体育教师到合肥师范学院、安徽师范大学等地培训,通过举办“足球校长”、“足球教练” 和“足球裁判员”培训班,邀请省县足协的领导、教练员、裁判员作专题讲座,促进师资队伍整体提升。
2.开展校园足球比赛
枞阳县中小学生三级联赛足球比赛于10月27日上午在枞阳县体育中心正式开幕。本次比赛共设小学男子、女子组五人制足球比赛,初中男子组,高中男子组九人制足球比赛。其中,参加小学男子组的有金社中心学校、汤沟中心学校、横埠中心学校、义津中心学校和旗山小学五支队伍,参加小学女子组的有汤沟中心学校、旗山小学、横埠中心学校。初中组参赛的有黄山初级中学、钱桥初级中学、陈洲初级中学。高中组由枞阳县职业技术学校、会宫中学、枞阳中学、浮山中学四支队伍组成。比赛于10月27日开始,10月30日结束。
3.校园足球场地建设
共投资985万元,新建、改扩建8所学校体育运动场地,其中陈洲初中、钱桥中心学校、会宫中学运动场已投入使用。义津初中、安凤初中、官埠桥中心学校、汤沟中心学校等运动场正在有序施工建设中。
4.校园足球经费投入
在上级政府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扶持下,学校足球场地、训练设施大幅扩增。2015年以来投资千万余元重新修建了浮山中学、钱桥初中、枞阳二中、义津中心学校等学校的足球场地。学校以督导、创建为契机,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校园足球项目建设,按照《国家体育器材标准》配备了大量器材器械,为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夯实了物质基础。
5.足球特色校建设及发展情况
(1)充分认识校园足球工作的重要性。全面提升育人水平,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拼搏进取和团结协作精神为宗旨,全力推进足球进课堂活动。注重“三个结合”的教学方式,把足球训练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勤奋学习、全面发展;把足球训练与安全文明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自护;把足球训练与集体主义教育相结合,培养团队意识、合作能力。
(2)加大足球宣传力度。积极营造浓厚的校园足球文化,为开展校园足球活动营造舆论氛围。通过玩足球、画足球、讲足球、舞足球、踢足球、足球啦啦队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来宣传足球知识,普及足球活动。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足球文化墙、画册、足球校报、手抄报和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情况。建立基于互联网的校园足球信息平台,动态报道足球活动,交流工作经验,展示特色成果。
(3)策划校园足球操。将足球运动融入大课间体育活动中,活动形式要求新颖、内容丰富,融健身性、普及性、艺术性于一体;编排上把握“五个着手点”,即有特色、有活力、有艺术、有美感、有运动量;重小技巧,尝试进行几个项目的练习,如:运球、各个部位颠球、各种方法射门、带球过人等。从中发现人才,对技能技巧较为突出的学生进行了拔高练习,如组织足球对抗赛,吸引到校队训练等。
(4)注重课堂训练。落实“四个到位”, 一是师生对活动各个项目和具体动作的领悟理解到位;二是教学双方沟通交流到位;三是对动作所蕴含的情感价值和锻炼价值感悟到位,在训练中达成目标;四是对动作的整体把握到位。
三、学校体育场馆开放情况
全县各级各类学校认真落实枞阳县人民政府《关于学校体育设施节假日向县民开放》的文件要求,目前我县城区共有10所中小学校体育场馆在早晚及节假日时间向全民开放。同时各乡镇具备条件的学校体育场地也逐步向社会开放,实现了学校体育资源的社会共享。
四、改革经验与突出成效
1.精耕细研,加强体育教师培训
(1)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指导,认真落实工作会议精神,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为目标,以改革教研方式、创新教研机制为动力,加强学校体育教师的培训。
(2)继续选派教师参加国培计划。10月22日上午,枞阳县教育体育局举办“国培计划(2020)”送教下乡项目小学体育名师引领示范课活动。枞阳县石岭小学王萍萍老师执教了武术《少年拳第一套》,旗山小学张明祥老师执教了《足球—脚内侧传球》,为全县小学体育教师搭建了交流、学习平台,还促进了体育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提供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
“集中备课”、“名师课堂”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教学展示与比赛形式,它们能有针对性的发展常态化课堂,提炼教学经验,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成长。在枞阳县教研室体育教研员方胜老师积极引领下,先后组织多次进行“集中备课”和“名师送教”活动,充分发挥了主导性,适时进行准确、多角度动作示范,引导学生互评互纠,成功突破教学重难点,达到了教学目标。
五、主要问题与分析
乡村学校教师结构性缺编,师资水平偏低。部分乡村学校没有专职体育教师,存在数量不足、素质欠佳的问题。
六、下一年度发展思路与整改措施
1.落实学生校园体育锻炼一小时,是学校体育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常规性、基础性工作,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该项工作关系广大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关系民族未来。
2.枞阳县的工作实践证明,实施阳光体育必须坚持与校本特色教学相结合,扎实开展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做到学生全员参与,在普及的基础上促进运动队竞技成绩的提高。。
3.充分利用家长、社区、媒体等资源,加大宣传、扩大影响,将阳光体育锻炼推广成区域性教育品牌,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4.学校体育安全工作亟待进一步加强。从学校体育工作检查情况看,学校目前开展体育安全意识较强,有一定危险性和大运动量教学活动、运动竞赛学校一般不敢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