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县政府办《关于印发2020年“四带一自”产业扶贫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枞政秘〔2020〕10号)精神,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目标任务
按分级分类培训要求,对193个有扶贫开发任务的村(居)产业发展指导员、带贫主体责任人和实施特色种养业项目的贫困户开展培训。
二、培训对象:
有条件的贫困户、带贫主体、村产业指导员。
三、培训时间:
上半年:5月—6月;下半年:8月—9月。
四、培训方式
按分级分类培训的要求,开展有针对性培训,通过实地生产指导、入户现场授课、在线咨询、微课堂等培训形式,切实提升培训效果。
县级培训:主要培训村产业发展指导员、带贫主体负责人。重点培训产业政策、项目管理、利益联结模式、种养业生产技术等。
乡镇、村培训:县组织建立特色种养业技术专家库,各乡镇负责安排联系专家,并组织各村有条件贫困户开展技术培训。
农业科技人员包户指导:继续实施科技人员包村联户制度,每名农技人员至少联系服务2个自种自养贫困户。
五、保障措施
(一)落实工作责任。各乡镇成立培训领导小组,组织协调开展培训和技术指导服务工作。各技术专家组加强与乡镇协调沟通,科学安排培训,认真组织实施。各乡镇、村要落实主体责任,组织人员进行摸底,了解贫困户产业发展意愿,组织好培训,并将培训情况如实填写到扶贫手册中。专家组成员要服从各专家组组长的安排并及时参加,妥善安排好其他工作,时间服从任务。
(二)加强督查考核。县特色种养业扶贫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工作调度,帮助解决工作中难题,推进扶贫措施落实。组织开展督查,通报督查情况,将督查结果纳入特色种养业扶贫考核。
(三)做好宣传引导。专家库成员要准确把握特色种养业产业扶贫政策,通过发放技术服务明白纸、产业扶贫“菜单”、开展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做好扶贫政策宣讲,激发贫困户自主发展特色种养业的热情,让特色种养业扶贫政策落地生根。各责任单位要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宣传本单位技术培训工作的做法及成效,并及时报送信息,积极营造产业脱贫攻坚的良好氛围。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