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根据《枞阳县深化农村集体他“三资”管理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枞财农村〔2020〕72号)文件精神,聚力精准施策,聚焦监管重点,决定在全镇深入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治理(以下简称“专项治理”)现提出如下工作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十九届中纪委四次全会、省纪委十五届五次全会部署,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依法依规、客观公正、群众参与、确保稳定”的原则,聚焦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下猛药、出实招,坚决斩断侵害群众利益的“黑手”,进一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章立制、堵塞漏洞、规范管理、防治腐败,确保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安全、高效、完整,全力保障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二、治理重点
聚焦2019年以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含集体经济合作社,下同)案件查处、信访举报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重点整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财务收支管理、资产资源管理、项目建设管理、民主理财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度短板、管理盲区,特别是扶贫资产登记不实、底数不清、产权不明、处置不当,以及监管主体责任不明等问题,找准关键点和风险点,开展集中精准整治。具体内容如下:
(一)财务收支管理方面
重点治理农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违规多头开户、公款私存、白条顶库、贪污挪用等问题;收入没有及时足额入帐、坐收坐支私设“小金库、账外账”,以及会计核算不及时、账簿不齐全等问题;违反管理规定和审批程序随意开支、虛列支出、重复报账,以及非生产性支出超标等问题;随意大额现金支付(重点是对公业务类、工程支出类、劳务用工类、补贴补助类、资产购置类等)虚列往来款项占有集体资金,以及滥发奖金、补贴补助、实物和有关会议误工补贴等问题;擅自利用出借集体资金或对外投资谋取私利、占为已有等问题;侵占克扣、贪污私分农户补贴补助资金,以及在发放中虚报冒领、优亲厚友等问题。
(二)资产资源管理方面
重点治理集体资产资源(含扶贫资产)登记不实、底数不清、账实不符、产权不明、处置不当,以及监管主体责任不明确和未按规定分类设置明细合账等问题;经营性资产资源长期出借、侵占私用、低价经营和处置、违规交易,以及合同履行不到位和在经营处置中谋取私利、收受贿赂等问题。
(三)项目建设管理方面
重点治理未按规定要求进行民主决策、招标交易、预算编制、决算审核,以及虚报套取、截留挪用、侵占私分项目资金等问题;未按招标交易结果签订合同、合同约定履行不到位、随意增加或压减合同内工程量、违反合同约定拨付项目资金,以及利用项目支出转嫁村集体不合理不合规开支和在项目实施中谋取私利、收受贿赂等问题。
(四)民主理财管理方面
重点治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制度落实不到位,以及村务监督委员会形同虚设、流于形式、同流合污等问题;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公开未按规定要求执行,以及未能有效实施村级财务常规审计等问题。
三、实施步骤
本次专项治理以“各村组织自查自纠,镇对村进行全面巡查”的方式进行,从2020年4月初开始至4月底结束,具体分为以下4个步骤:
(一)启动实施阶段(2020年4月5日以前)
制定印发《雨坛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专项治理重点、实施步骤、工作要求等,各村民委员会要同步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坚决做到职责分工明确、措施具体得当、运行高效有序。
(二)各村自查自纠阶段(4月1日-15日)
各村要紧紧围绕专项治理重点内容,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审查账务、查阅资料、实地核査、走访座谈、接受信访举报等方式,全面检视排查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逐条梳理登记,建立问题清单,狠抓整改纠正’对能够解决的问题,要立查立改、即知即改;对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有针对性的明确整改时限、整改措施、整改责任人,紧盯不放,持续整改,对标对表逐条逐项推进整改落实,做到整改一个销号个,确保问题查处到位、资金追回到位、责任人员问责到位。各村撰写专项治理自查自纠报告,建立专项治理台账,同时对本村自查自纠工作进行总结(包括基本情况、治理措施、存在问题、整改落实、意见建议、下步工作打算、相关附表等)于4月18日前书面报送镇“三资”中心。
(三)镇对村巡查阶段(4月16日-30日)
根据各村自查自纠工作开展情况,结合群众举报线索,镇成立由财政、民政、农经、“三资”中心、交易站等部门人员组成巡查组,围绕治理重点,坚持问题导向,有针对性的全镇10个村进行检查,主要采取复查账务、审阅台账、实地核查、走访座谈、受理群众信访举报等方式进行。
(四)总结完善阶段(2020年6月底前)
专项治理工作结束后,镇工作领导小组将对工作进行总结(包括工作开展、问题查处、整改落实、治理成效、制度建设、意见建议、下步工作打算等,内容要简明扼要,强调数字说话),书面报送县财政局。同时,将结合专项整治发现的问题及其整改落实情况,全面梳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存在的突岀问题、制度短板、管理盲区,找准关键点和风险点,深入剖析问题产生根源,对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庋进行补充、修改和完善,扎牢管理制度的“笼子”。坚持举一反三、标本兼治,强化源头防范治理,实现监督关口前移,坚决防止边改边犯、屡查屡犯,持续提升“三资”管理水平。
四、工作要求
开展农村集体“三资”专项治理是贯彻落实县委“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纪律作风保障年”活动的具体举措,对推进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保障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提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绩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村各部门要统一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推进。开展农村集体“三资专项治理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必须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推进。各村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明确一名村干部具体负责,落实工作职责,严明工作要求,切实扛起“直接责任人”的政治担当。
(二)依法有效治理,严格执纪问责。各村民委员会既要把自己真正摆进去,又要把专项治理作为一次全面体检、纠正错误、锻炼党性的机会,检视问题敢于揭短亮丑,不遗漏、不遮掩,坚决杜绝“零报告”。在专项治理期间,镇设立信访举报电话:0562-2551060。
(三)把握工作进度,加强巡查督导。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要真抓实干,担当作为,按照“任务服从时间,效率服从质量”的要求,实行时间倒逼、任务倒逼、责任倒逼,精准施策。在专项治理期间,各村民委员会要当好组织实施者,把各项部署要求落到实处,坚决打好专项治理主动仗、攻坚战,确保于4月15日前完成自查自纠工作任务。镇级检查组不定期的对各村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巡查督导,对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开展不主动、具体措施不得力、问题隐瞒不上报、治理效果不明显的,责令限期整改并进行通报或上报镇纪委处理。
(四)务求标本兼治,提高治理成效。各村民委员会要针对问题深刻剖析,找准症结,坚持问责惩处与源头预防相结合、专项治理与长效监管相结合,把长效治理与构建长效机制有机统一起来。要针对系统性、普遍性的问题以及日常监管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强化数据分析研判,深入查找问题根源,梳理风险隐患,研究防范对策,健全规章制度,扎紧织密制度的“笼子”,认真分析研判,加强制度建设,健全管理机制,用改革的办法和创新的举措来解决农村集体“三资”长效管理的问题,推进查案治本、标本兼治。
解读负责人:雨坛镇党政办副主任吴皓
咨询科室:雨坛镇党政办
联系方式:2551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