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县发改委> 重点领域>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县级年度计划
索引号: 11340722003125642M/202206-00268 组配分类: 县级年度计划
发布机构: 县发改委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枞阳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计划草案的报告解读 文号:
发布日期: 2022-06-21
有效性: 有效 咨询电话: 0562-5733007
枞阳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计划草案的报告解读
发布时间:2022-06-21 08:20 来源:县发改委 浏览次数: 字体:[ ] 文本下载

《计划报告》是对《政府工作报告》的补充,旨在用数据说话,今年的《计划报告》全文共1.2万字,分为两个部分,即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重点工作安排。

一、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1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全县上下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常委会的指导监督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牢固树立“发展为要、项目为王、实干为先”鲜明导向,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2021年工作开展情况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梳理总结:

1.全力以赴抓创新转型,实体经济汇聚更强动能。创新驱动不断强化,新增市级“专精特新”企业6家,规上企业、高新企业双倍增计划全面启动,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2家,高新企业12家,“三重一创”建设有序推进,省级绿色家居智造特色产业集群成功获批。商贸流通体系有序完善,新增限上单位25家。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11.9万亩,预计粮食总产51.5万吨,获批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科技园,沿江优质稻麦繁殖基地落户枞阳。主要成效表现为:工业经济稳中提质、服务业发展稳中有进、农业生产稳中调优。

2.全力以赴抓项目建设,发展后劲实现更大提升。坚持“项目为王”,继续实施重大项目攻坚年活动,实行重大项目专题周调度机制,全面提高项目调度精准性。省市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45.06亿元,占年度计划128.3%;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45个,省外亿元以上项目到位资金92亿元,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2家。主要成效表现为:项目建设提速增效、双招双引多点发力、园区能级全面提升。

3.全力以赴抓改革开放,发展活力得到更快释放。江阴“1+1+N”合作对接全面开展。临江产业园建设全面启动。推出枞阳县优化营商环境十条,推行说“不”提级管理制度、首问负责制,获评“全省投资环境十佳县(市、区)”。深化国有资产管理和国企改革,农村领域改革全面深化。主要成效表现为:开放合作迈出新步伐、营商环境实现新提升、重点领域改革开创新局面。

4.全力以赴抓城乡统筹,美丽枞阳彰显更大魅力。县城品质不断提升,乡村振兴全面起势;骨干路网建设加快,水利短板加速补齐,枞阳绿色能源基地强势推进。主要成效表现为:城乡统筹持续强化、基础设施持续加强、生态文明持续推进。

5.全力以赴抓民生改善,社会事业谱写更美篇章。卫生补短板项目建设全面启动,“省县医联体”成功建立,31项民生工程精准实施,全年计划投入资金17.99亿元。公共服务均衡健全,民生福祉显著增强。主要成效表现为:公共服务均衡健全、民生福祉显著增强。

二、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重点工作安排

建议2022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安排如下: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18%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为实现上述目标,需重点做好六个方面工作:

1.坚持项目为王,撬动发展新引擎。一是推进项目管理精细化。坚定“发展为要、项目为王、实干为先”导向,围绕全省高质量投资赛马激励机制,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重点推进2022年省市重点项目131个,完成年度计划投资131.91亿元。二是推进招商引资实效化。坚定不移强化“链长制”招引,走实驻点招商、以商招商等常规“步法”,用好基金招商、资本招商创新“打法”,全年新签约、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均不少于30个,到位资金95亿元以上,利用外资6900万美元以上。三是推进基础设施现代化。加快实现通道互联畅达,完成交通投资15亿元,加快建设小港航道,启动枞阳港枢纽前期。加快实现水利平安高效,完成水利建设投资8亿元。加快实现乡村电气化,完成电力投资6亿元。

2.坚持创新驱动,厚植产业新优势。一是全力推进工业提振。坚定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快构建首位产业为引领、主导产业为支撑、特色产业全面发展的“2+4+X”产业地标。全年力争新增规模上工业企业25家,战新企业5家,高新企业5家,战新产业产值、高新产业产值分别增长20%以上。二是全力推进科技提能。做深转化平台,管好用好安徽工业大学枞阳工业技术研究中心,启动与南京林业大学产学研合作。新增高价值发明专利18件,申报省市科技专项5项以上,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2个,争创省“一室一中心”,培育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3个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家。三是全力推进农业提质。加速推进新六、荷景生猪项目建成投产,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度,建设高标准农田7万亩。开展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积极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示范园区,加快推进有机地标数字农业产业园建设。

3.坚持开放共进,全面融入新格局。一是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以加快打造“两地两区”为主要抓手,全面融入长三角产业分工协作体系,与江阴市、临港经开区、相城经开区建立紧密型、互补型合作关系,加快“1+1+N”共建步伐。二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激活商贸流通,充分挖掘县乡消费潜力,确保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以上。继续推进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实施旗山电子商务园服务业集聚区升级行动。加快推进上码头古城建设,深化与功夫动漫合作,打造县域“西游文化”IP

4.坚持深化改革,积蓄发展新动能。一是进一步做强园区平台“主战场”。制定出台经开区支持企业上市政策十条,推动重点企业加快上市步伐。推进园区整体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因企所需实施好工业项目“承诺即开工”机制。二是进一步做实拥江发展“大舞台”。全力推进临江产业园建设,围绕七大片区,加快补齐园区配套基础设施,谋划引进战略投资者整体开发东方造船厂片区,倾力打造综合立体枢纽港、先进智造新基地、现代绿色临江园。三是进一步激发改革创新“源动力”。全面启动“亩产论英雄”改革,全面开启闲置和低效用地清理处置工作。推深做实“田长制”,坚守耕地红线。强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落地见效,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四是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制定枞阳县创优营商环境提升行动方案4.0版,深化优化营商环境十条。深化“一件事”集成改革。

5.坚持协调绿色,绘就枞阳新画卷。一是加快建设宜居幸福城。完成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推动新城扩容、老城改造、全城提质,完成重点工程投资8亿元,争创省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县城二是加快建设隽秀乡村。实施村庄清洁行动,突出常态化整治,推动县域自然村庄“五清一改”实现全覆盖。 建设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13个、美丽自然村庄40个。三是积极打造美丽长江经济带。严格落实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升级版,开展新一轮“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坚决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强化能耗、碳排放两个双控,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升级版,点对点抓好突出生态问题整改。扎实推进河湖长制、林长制、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长制。推进长江、江淮运河生态廊道建设。

6.坚持共建共享,开拓幸福新天地。一是扎实做好就业创业工作。大力实施就业创业优惠政策,继续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工作。开展好各项就业服务工作,不断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二是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稳步推进紧密型省县医共体建设,加快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施“智慧助老”行动。争创全省体育强县示范县。三是推动县域治理现代化。健全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和阅批群众来信制度,不断推动政府治理水平提高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同时为了突出计划的项目化实施,我们列出了明年拟实施的制造业、服务业、市政设施、交通水利、社会事业等5个重点项目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