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省、市、县政务公开办公室的要求,为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特向社会公布枞阳县2017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报告内容由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办理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咨询情况,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等八部分组成。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时限为2017年1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止。
如对本报告有疑问,请联系:枞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联系电话:0562-3211610。
一、2017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概况
(一)领导高度重视
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对政务公开工作多次作出批示。11月9日县政府第16次常务会议对政务公开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县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组长杨秀颀亲自召开会议研究政务公开整改落实工作。县政府党组成员、政府办公室主任李友好高度关注政务公开工作开展情况,亲自主持召开全县政务公开培训会议,大力支持、解决政务公开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二)扎实推进规范化
出台《枞阳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实施细则》、《枞阳县公文信息公开属性审查办法》、《枞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在公文办理程序中落实“五公开”的通知》等文件,调整政务公开领导小组成员并规范机构名称。各相关部门牵头制定了专门领域的政务公开机制,如《关于印发枞阳县公共信用信息征集共享使用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枞阳县政府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实施方案》、《枞阳县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公示工作实施方案》等。进一步理顺工作机制,推进了政务公开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三)抓好平台维护
一是信息发布数继续增加。2017年政务公开平台共发布信息24386条,比上年度增长9.2%,其中县本级发布4116条,比上年度增长约41%。二是信息发布质量明显提高。信息发布逐步规范,说明信息持续降低,2017年县本级说明信息约为0.09%。三是栏目设置细化合理。根据工作要点,对县政府本级栏目进行全面升级,县政府本级栏目拓展到712个,增长73%。四是全面落实各项整改。全年省、市网站监测16次,完成改错6389条。落实上级政务公开测评反馈明细4次。五是加强依申请公开办理。全年平台共收到网络申请24件,比上年度增加100%,办结率100%。五是升级改造政务公开平台。对全县政务公开平台进行改版升级,将网站与OA流程相结合,实现栏目维护责任、审核责任进一步明确化,从根本上保障政府信息公开源头和安全。
(四)落实全面培训
全年召开各类培训会议4次,参加市培训1次,培训范围涵盖各乡镇、各单位政务公开负责人、办公室主任和业务经办人员,累计300人次。11月20日起政务公开办组织开展各乡镇进场培训,针对各乡镇存在的突出问题,逐栏目排查,指导问题解决。
(五)强化考评督查
全年对政务公开平台81个单位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2次考评,出具测评报告165份。考评按100分进行排名,综合反映各单位的维护情况,促进了单位维护自觉性。2017年第二次测评作为年度考评的主要成绩依据。
经过努力,下半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市第一次测评中,名列前茅。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7年,全县共发布信息24119条。其中,县本级发布4111条;县直单位发布10171条;全县22个乡镇共发布9298条;企事业单位发布539条。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和政府信息公开咨询情况
按照《条例》要求,公布了《枞阳县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明确了依申请公开受理流程。2017年全县各级行政机关及单位收到公开政府信息申请24件,答复24件。公开11件,部分公开或不予公开6件。
全年平台共收到网络申请24件,比上年度增加100%,办结率100%。
四、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目前实行免费提供。
五、政府信息公开咨询情况
县政府网《县长信箱》和各部门共受理各类咨询数量364人次。
分析《县长信箱》“咨询类”信件,2017年共接收到457件。从受理单位看,教育、人社信件最多,分别为47件、42件,占比达到10.3%、9.2% 。下图中前10家单位接收到信件达到273件,占比近60%,信件内容比较集中。
咨询类信件较集中为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收费信息;教育招生、入学政策;2、社保、医保政策;就业扶持、大学生回乡创业政策;3、户籍政策;4、房产登记政策;小区物业管理情况反映;5、低保、贫困对象的求助政策等。从需求分析,民生工程依然是群众最为关心的话题,政府信息公开要围绕民生方面加大公开力度,并做好宣传。
六、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情况
全年县政府及其部门、机构办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0件,行政诉讼0件,被依法纠错0件。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主动公开意识不强。
突出表现在单位的公开意识不强,个别单位出现抵触公开的情况。未能把“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作为政务公开的指导思想。
(二)发布机制不够完善
单位无规范的信息产生、审核、发布的流程。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实施细则的发布,信息的产生、审核和发布脉络更加清晰,信息发布过程中的各种“梗阻”现象将逐步得到解决。
(三)人员力量有待增强
基层对政府信息公开网的管理维护工作基本上由办公室负责,往往办公室又是最忙的机构,从事信息发布的人员多是兼职人员,人力配备不足客观上造成了维护任务难完成。政府信息公开相对又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基层人员调动频繁,队伍不稳定,专业能力形成不起来,不利于维护工作。
八、改进措施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完善政务公开制度
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中办、国办《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及国办的《实施细则》,进一步理顺机制,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当作促进法治政府、透明政府建设的重要抓手。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将政务公开工作贯穿办文、办会的各项工作中,推进“五公开”成效,不断提升主动公开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完善依申请公开处理机制。
二是狠抓制度落实。以《枞阳县公文公开属性审查办法》为抓手,推动公文信息上网。以新版公开网站流程设置为突破口,狠抓信息产生、审核、发布责任落实。
三是强化考核问责效果,进一步强化政务公开责任意识。以第三方测评为抓手,推动各单位政务公开工作深入开展。
(二)完善公开平台建设
2017年末已经通过网站改版,对网站的目录和维护要求做出新的要求,下一步将重点围绕省相关规范目录要求和各级文件精神,加强目录建设,努力打造更加智能的网站,更好的服务于公众、服务于机关、服务于工作。完善新媒体发布渠道。充分利用已经上线的微信(枞阳在线)、微博(枞阳发布)等新媒体,扩大政策解读、回应关切的实时效果。
(三)加强各类人员培训
一是要提高各单位、各乡镇领导的思想认识,指导本单位把政务公开贯穿到各项工作中。二是要提高业务人员能力素质,切实从信息收集、信息审核、信息制作、平台发布等各个方面提高业务能力。努力打造一支较为稳定的、业务能力强的信息员队伍。三是加强依申请公开处置能力培训。邀请领导、专家授课,对依申请公开的法律法规、处置方法、经验等进行讲座,提高依申请公开工作的业务素质,避免依申请公开的复议、诉讼乃至败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