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政策解读> 本级政策解读> 部门解读
索引号: 11340722003126039F/202201-00006 组配分类: 部门解读
发布机构: 县经济和信息化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部门解读】县经信局局长姚尚龙:《枞阳县枞阳县“十四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政策解读 文号:
发布日期: 2022-01-14
有效性: 有效 咨询电话: 0562-3211770
【部门解读】县经信局局长姚尚龙:《枞阳县枞阳县“十四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22-01-14 16:02 来源:县经济和信息化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文本下载

113日,《枞阳县“十四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经县政府批准正式印发,现将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编制背景和依据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枞阳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攻坚期,加快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枞阳极为关键的五年,更是聚焦制造强县,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五年行动计划、规上工业企业双倍增计划,加快打造“工业强县”“制造强县”的黄金机遇期和攻坚期。依据《枞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枞政〔202126号)有关内容,结合“十三五”期间取得的成绩,科学合理提出“十四五”期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目标。

二、编制意义和总体考虑

工业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支撑,是强县之本、兴县之基、富县之举,更是保证经济增长的关键。为加快打造工业强县,编制《规划》有利于形成全县上下“大抓工业、抓大工业”理念,有助于推动新时代我县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

《规划》包括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重点产业体系建设、空间布局、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等6个部分,系统谋划“十四五”时期工业强县建设的新蓝图,是指导今后五年全县上下大抓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的指导性主要体现在目标引领和重点任务的部署,是推动我县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依据。

三、起草过程

根据县委、县政府要求,围绕深入贯彻《枞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枞阳县经济和信息化局组织精干力量,成立专门小组,委托第三方编制单位,高位推动,超前谋划,对标对表新理念新要求,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完成《规划》编制工作。于20217月形成《征求意见稿》,86日县经信局召集有关乡镇、经开区、县直有关部门和重点企业代表召开《枞阳县“十四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征求意见会,结合与会单位提出的建设性意见,之后又进一步进行了多轮修改、完善。2022113日,经县政府批准,正式印发《枞阳县“十四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枞政办〔20222号)。

四、工作目标

《规划》提出,到2025年,“四大百亿产业”【铝基新材料、绿色家居智造、纺织服装、汽车零部件等产业】初具规模。规上工业企业达到209家以上,产值300亿元以上,产业结构、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工业强”新阶段目标进一步夯实。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35%,工业对全县经济带动能力显著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2%,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规上企业数量、高新企业数量实现双倍增,到“十四五”末,产值50亿元、20亿元、10亿元和亿元以上企业占比进一步提升,新增专精特新企业20家。

五、主要任务

一是实施创新驱动工程。通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两化融合、强质量标准品牌建设等举措实施,支持金誉金属等重点企业创建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等平台,到2025年争取新增省级博士后工作站、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2个以上。

二是实施平台优化工程。做优科技金融、企业服务、创新创业、基础设施“四大平台”。推出“承诺即开工”升级版,专人专班全方位对接、全过程协调、全周期服务,线上线下“24小时”待命,打造服务企业金字招牌。落实“标准地”制度,推行“亩均效益”评价,坚持以亩产论英雄、以质效配资源,推动园区资源要素向高效益、高产出、高技术、高成长性企业集聚。

三是实施产业提质工程。通过“锻长板”“固底板”“铸新板”稳链强链,推进强企行动,全面推进产业规模和质效实现同步提升。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相关中小企业,促进中小企业聚焦产业基础等细分领域,精耕细作,形成“龙头企业孵化”的共生共赢生态。

四是实施绿色增效工程。推进重点产业绿色制造,支持铝基新材料、汽车零部件等领域企业加快建设绿色工厂,加强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化设计,源头上最大限度减少能源消耗。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依托全县农作物资源优势,提升秸秆产业化利用水平。依托太阳能、风能,在能源供给端,推行以电代煤、以电代气,提高清洁能源供给保障能力。

六、创新举措

《规划》合理设置了“十四五”期间枞阳县工业发展指标体系,提出了五类9项指标,相较以往,新增了“两化”融合、创新能力等系列指标,更加凸显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新内涵。同时,明确要建成枞阳工业大数据平台,支持龙头企业探索应用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和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培育一批大数据企业、数字化转型企业。在绿色低碳发展上,提出到2025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完成省市下达任务,清洁生产技术工艺及装备普及率提高,绿色工厂稳步推进,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出枞阳贡献。

七、保障措施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全面落实产业链链长制,由县领导分别牵头担任各产业链链长,研究制定支持各产业链发展的政策措施,统筹协调推进重大事项。二是强化项目支撑。坚持以规划带动项目建设,以项目促进规划落实,建立枞阳县“十四五”工业重大项目储备库。三是强化要素保障。清理闲置土地,盘活存量土地,切实做好项目建设用地供应和保障服务工作。强化资金保障,积极争取国家、省、市资金支持,加强政银企合作,支持企业上市融资等。四是优化营商环境。实施营商环境五年行动计划,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深入开展“四送一服”专项行动,推行说“不”提级管理、企业诉求闭环管理和全程响应等机制,持续优化“四最”营商环境。


解读机关:枞阳县经济和信息化局

咨询科室:政策法规股

咨询电话:3211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