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县发改委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发展为要、项目为王、实干为先”为导向,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定信心,克难攻坚,促进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2021年主要工作
(一)着力统筹协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1.全面推进规划编制工作。《枞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县政府印发实施,其余各专项规划同步推进中。
2.推进临江产业园建设。枞阳港枢纽已成功纳入省引江济淮工程二期规划,临江产业园建设领导小组“一室四组”已高效运转,临江产业园规划正在编制,预计十月底出初步成果。
3.促进长三角一体化更高质量发展。以“区块链接”为主要抓手,枞阳县政府与江阴市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推动经开区同苏州相城经开区、江阴临港经开区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制定了《枞阳县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工作方案2021年工作要点(送审稿)》。全面梳理长三角一体化重点项目42个,项目总投资达564.5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7.27亿元。
(二)注重项目建设,促进投资稳定增长
1.推进重大项目攻坚活动。年初,我委即以产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认真组织谋划、编制2021年度重点项目建设计划,高位确立攻坚目标,申报129个省、市重点项目,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13.05亿元。截止10月底,我县市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25.98亿元,投资完成率111.43%,超时序进度28.10%。其中产业类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1.42亿元,投资完成率122.84%;累计新开工项目50个,开工率142.85%(计划开工35个);累计竣工项目26个,竣工率96.3%(计划竣工27个)。省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0.96亿元,投资完成率103.74%,超时序进度20.4%。其中产业类项目完成投资47.82亿元,投资完成率100.08%;累计新开工项目25个,开工率83.33%(计划开工30个);累计竣工项目15个,竣工率150%。预计至年底,我县市重点项目可完成投资146.08亿元,超年度计划29.2%。其中产业项目可完成投资67.89亿元,超年度计划35.18%;开、竣工项目分别可达52个、40个。
2.有效投入不断加强。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全年计划117.4亿元,同比增长15%以上。1-10月份,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上报97.25亿元,10月当月,2个投资项目被国家统计局核查,核减投资1.4亿元【安徽橙果桥梁0、7亿元,枞阳县生活垃圾综合处理项目(一期)0.7亿元】,实际完成投资95.86亿元,同比增长28.27%。11月初,省统计局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要求对我县30个2021年1-7月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上报的投资进行核查,考虑到核查的后续影响,增加了年度目标的完成难度,按全年总量117.4亿元、增速15%测算,增速居全市一县三区第一位【铜官区、义安区、郊区年初确定增幅均为8%】,总量在全市一县三区位居第一【铜官区预计完成110.05亿元、义安区预计完成105.41亿元、郊区49.70亿元】。在全省位居中游,一类县排名靠后。对上资金争取方面。抢抓政策机遇,认真做好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申报和计划分解下达工作,按照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管理要求,加强项目实施的监督和管理工作,截至目前共有11个项目获得上级资金11049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9049万元,省级投资2000万元。
3.扎实推进重大项目谋划和前期工作。一是完善推进机制。印发《枞阳县重大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加强重大项目全周期、全链条管理,认真落实“管行业必须管投资”要求,以经开区、县直单位、乡镇政府为实施主体,县领导牵头,行业部门协同推进。二是加强谋划储备。坚持“十四五”规划导向,把握好中央政策取向和未来发展方向,聚焦智能家居、铝基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谋划储备一批支撑创新型产业体系的重大项目。统筹谋划122个涉及绿色能源、战略新兴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民生保障项目,总投资608.8亿元,不断充实、完善“十四五”规划项目库。三是强化要素保障。会同经信、自规等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密切对接上级部门,提前掌握上层重要政策信息和实时工作进度,及实跟进落实。整合统筹全县范围内的土地、资金、能源、环境容量等资源要素,用地上,制定印发《枞阳县闲置和低效用地清理处置工作实施意见》、《枞阳县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实施细则(试行)》,大力推动“标准地”改革,目前,我县有2宗地块、总面积约 101亩已按“标准地”方式发布出让公告。用能上,密切对接上级部门,想方设法挖掘能耗空间,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资金上,积极、主动协调银、企,切实解决部分项目建设资金困难。
(三)推动创新驱动,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1.高质量推进“三重一创”和战新产业发展。积极帮助重点企业对上争取省“三重一创”政策、市级战新产业引导资金、安徽省制造业企业投资项目贷款等政策性资金,以政策红利扶持企业做大做强。组织金誉、万华等企业申报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2021年度引导资金,累计争取资金300万元;谋划申报了铝基新材料重大新兴产业基地、绿色家居智造特色产业集群。1-10月份,我县22家战新企业预计完成产值39.5亿元,同比增长28.54%,预计全年完成战新产值48亿元。完成战新企业名录调整工作,目前新增战新企业1家。
2.促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组织安徽金誉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铜陵万华禾香板业有限公司成功申报“十四五”首批省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企业。
3.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牵头起草了《加快推进县经开区“标准地”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标准地”的出让细则,目前已按“标准地”模式供地2块,供应面积总计101.24亩,占当年新增产业用地比例24.8%。
4.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组织申报2022年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和重点园区建设专项储备项目3个【枞阳县铝基新材料产业园标准化厂房项目、枞阳经开区智慧园区平台项目、枞阳经开区冷链物流产业园建设项目】,总投资7.5亿元。目前项目已经通过国家重大项目库推送至省发改部门。
(四)聚焦民生改善,促进社会事业发展
1.扎实推进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引江济淮建设工作。2021年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按照省水库移民管理局要求,于8月底前发放移民直补资金133.56万元,投资326万元的12个移民后扶项目实施顺利。引江济淮主体工程工作实施顺利,全力做好施工环境维护和专线该设施迁改工作,菜子湖影响处理工程(一、二期)稳步实施,进展较快。全力做好“四启动一建设”后续文章,重点项目实施顺利,补齐交通水利短板。
2.推进铁路建设工作。江北港铁路专用线工程完成了土地组卷报批工作,红线内土地已全部交付和临时用地根据施工需要部分交付。共签订119户房屋征收协议(其中白梅乡10户,钱铺镇95户,横埠镇14户)。拆除112户(横埠镇14户、白梅乡10户、钱铺镇88户)。池州公铁大桥项目工作稳步推进,配合池州发改委做好前期勘察及20余项的专项论证工作。与途径长江的3个水上加油站草签了搬迁协议。密切关注跟踪北沿江高铁、合池温城际高铁、铜枞宜铁路等项目情况。
3.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印发《枞阳县2021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枞阳县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用公示事项目录(2021年版);开展了双公示专项检查,并要求县直单位贯彻落实7天“双公示”机制、严格按照零瞒报、零迟报、全合规的目标要求,提升“双公示”信息报送质量;今年以来,已向“信用铜陵”网站推送“双公示”信息6460条,其中行政许可5201条、行政处罚1259条。
4.提升价格管理水平。及时落实国家和省减税降费各项政策,深入推进价格改革,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是推进价格改革工作。赴安庆市太湖县考察学习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经验做法,以我县麒麟镇梅花灌区作为改革试点,牵头推进枞阳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二是开展对政府定价商品和服务的成本监审:合理调整教育收费标准,2021年开展了我县公办幼儿园教育成本调查,核定了我县公办幼儿园保教费收费标准;2021年重新调整了新世纪实验学校、实验中学、振阳公学等3民办学校教育收费标准;开展县城区污水处理成本监审工作、枞阳县海特燃气公司2018-2020年民用、工商业配气成本进行成本监审工作和枞阳县城区2020年巡游出租车运价成本监审工作。三是开展全县水电气行业不合理收费进行清理督查,取消建设安装过程中不合理收费项目,规范行业收费行为,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
5.提升粮食等物资保障能力。一是扎实做好县级救灾物资移交工作。制定了《枞阳县县级救灾物资计划调用管理暂行办法》,10月1日前完成了新采购救灾物资移交入库工作,10月15日前完成县应急局旧物资移库工作。二是有序开展粮食流通“亮剑2021”专项执法行动。组织对新修订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进行宣贯;制定了“枞阳县粮食流通‘亮剑2021’专项执法行动实施方案”,成立了全县粮食流通“亮剑2021”专项执法行动领导小组。根据对全县粮食经营企业的摸排情况,及时组织精干力量开展执法检查。
6.协调推进能源项目建设。持续推进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行动,加快推进绿色产业发展【枞阳县汤沟镇260兆瓦光伏复合发电项目一期50MW、横埠80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已并网发电,枞阳县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已建成投运,天然气桐枞支线项目门站和线路工程、麻布山分散式风电场项目均已开工】。申报了枞阳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和枞阳经开区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申报了屋顶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试点;3个项目已获取安徽省2021年光伏入网指标【枞阳县汤沟镇260兆瓦光伏复合发电项目二期200MW项目、华电麒麟90MW光伏项目、横埠镇湴湖180MW光伏复合发电项目】。推行产业链长制招商,其中新能源产业链在谈项目一个【碲化镉光伏发电玻璃及配套材料项目】。有序推进节能减煤工作,按照《关于深入摸查“严、重、促”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大起底”“回头看”高耗能项目问题清单的通知》要求,完成高耗能项目盲目上马问题排查。定期开展仪长线(枞阳段)石油长输管道安全检查。
7.推进公共资源交易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压实招标人主体责任,加强招标项目事中事后监管,对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标文件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将事前审查向事中事后监督转变。积极推进施工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的应用,不断规范投标企业的市场行为。进一步规范工程建设领域招投标活动,严厉打击我县建设工程招投标领域串通投标的行为,同步加强对参与招投标活动的代理机构和评标专家的日常行为管理。
(五)强化自身建设,不断提升履职能力。一是加强教育引导。聚焦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问题、县委巡察反馈问题、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检视问题,联系政治、工作、管理、作风实际,扎实开展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和县委巡察反馈意见整改,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守住底线、筑牢防线,时刻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定力、政治自觉。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逐级签订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形成反腐倡廉齐抓共管整体合力。制定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实施细则,并下发各股室严格执行,不断推动机关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利用委机关工作例会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切实增强机关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形成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三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围绕“五规范三满意”目标要求,落细落小落实“四化六提升”等具体举措。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重大问题集体研究决策,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制度。进一步规范和落实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党费收缴管理、发展党员、“三会一课”等日常教育管理制度,使党员教育管理真正严起来、实起来。积极参加县直工委举办的各项活动。
四、2022年重点工作安排
(一)强化经济运行分析研判。认真摸排2022年三次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分析研究未来一段时间经济增长点,力争2022年经济保持9%增长。
(二)强化重大项目攻坚。2022年,我县固定资产投资预期完成129.14亿元,力争保持10%的增长。为支撑预期目标的实现,已会同各有关单位编报2022年重点项目建设投资计划,根据第二轮计划,实施重点项目88个,总投资472亿元。其中,续建项目52个、总投资286亿元,新开工项目36个、总投资186亿元。根据建设计划,预计能够形成固定资产投资113亿元,加上亿元以下的项目以及储备转开工项目、新招商落地的项目,能够形成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累计可形成12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在强化项目支撑的同时,我委将进一步健全“管行业必须管投资”的工作机制,编报2022年投资预期分解计划,确保全年投资计划不少于130亿元规模,同步纳入综合目标考核。项目入库方面,加大项目入库统筹力度,确保全年新入库5000万元以上项目不少于45个。
(三)抓实战新产业发展。培育新材料产业,稳步推动“三重一创”建设,持续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加快战新产业项目建设速度,力争新增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5家以上。
(四)促进服务业健康发展。做好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以及遴选申报工作,加快推进旗山电子商务产业园集聚区建设。鼓励服务业企业升规入库,力争新增规模上服务业2家以上。
(五)推进能源及节能体系建设。推动风电、光伏、储能等新能源项目和桐枞线、庐马线天然气管网、长江LNG项目建设。做好2022年度节能减煤工作,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的监控,确保完成2022年能耗双控任务。督促武汉输油处怀宁输油站、供电部门、相关新能源企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做好2022年度绿色、循环等资金申报工作。
(六)做好各项民生工作。一是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实现信息归集准确全面,组织各相关部门信息员学习和了解信用信息归集工作的相关要求,了解相关表格的格式要求,严格按照格式要求进行表格制作和填写,以保证相关数据表格能够准确;落实领导监督职责,确保信息公开及时有效要求各单位加强对“双公示”工作的组织领导,要建章立制,规范本单位“双公示”信息的收集、管理和公示工作。二是做好价格工作。优化营商环境,推行收费项目清单化。编制县级收费目录,切实减轻企业不合理负费。健全重点商品监测预测预警体系,加强粮油肉蛋菜果奶等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调控强化市场价格监管,强化市场价格预期。在总结麒麟镇梅花灌区农业水价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广实施我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确保2022年底全面完成改革任务。在成本监审和价格听证的基础上,调整枞阳县城区巡游出租车运价。为完善污水处理收费政策,建立有利于节约用水的价格机制,核定我县乡镇污水处理费标准。三是做好粮食工作。牵头组织市政府对枞阳县2021年度粮食安全目标责任考核工作。全面落实安全储粮、安全生产工作,扎实开展粮食流通监督检查,落实“一岗双责”,坚决消除安全储粮和安全生产隐患。进一步强化和规范枞阳县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建立健全救灾物资管理机制,切实增强救灾物资储备能力。学习救灾物资储备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加强救灾物资入库、保管、出库、报废、使用回收和年度报告等工作,积极探索强化救灾物资储备管理的好机制、好办法。落实闲置国有粮食改制资产处置工作。四是做好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在常态化抓好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疫情防控的同时,切实履行好公共资源交易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领域的监管和服务职能,稳妥有序推进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监管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和电子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