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半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局的坚强领导下,围绕中心工作,凝心聚力,真抓实干,较好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获评全省市场监管系统新闻宣传好集体、执法工作先进集体,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县先进集体称号。现将我局上半年工作情况和下半年工作安排报告如下。
一、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以履职促发展,开拓进取,用活市场监管“工具箱”
1.打通市场主体进出“方便门”。简政放权,制定9项市场主体准入容缺受理清单,着力提升“一网通办”服务速度,实现“一网填报、合并申请、一次办理”;压缩企业简易注销登记公告时间,将企业简易注销登记公告时间由45天压缩为20天。截至6月28日,全县新增市场主体1743户,同比增长4.06 %,其中新增企业606户;共为新开办企业免费刻章619套( 3095枚),帮助企业减费 55万余元;共办理企业注销174户,其中简易注销 143户,为企业减费34万余元。
2.用好高质量发展的“钢卷尺”。一是全面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帮扶1户企业申报中国驰名商标;完成“枞阳白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申报和“枞阳媒鸭”地理标志的使用工作;培育枞阳茶叶协会申报安徽省商标品牌基地;一季度新增注册商标207件,预计上半年新增商标420件。持续开展“双打”专项行动,检查经营主体1969户次,查办侵犯知识产权案件14件,集中销毁侵权假冒白酒632瓶、日化用品12kg、过期食品280kg,货值10余万元。二是全力推动质量强县创建。修订了《枞阳县县长质量奖管理办法》,评选出县长质量奖和县长质量奖提名奖各2个;出台了《枞阳县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组织12户小微企业参加“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培训会议”;筹划了全县首席质量官培训工作;完成1项到期社会计量标准通过复审取证;筹划了2021年新建2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标工作。三是全心营造放心消费环境。新发展线上调解纠纷(ODR)企业3户、线下无理由退换货店铺26家;新设立4处消费维权服务站;对3家市级放心消费单位授牌;全国12315平台共受理投诉举报241件,全部按时核查,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5.53万元,其中,一季度调解成功率达85.06%,比铜陵市平均水平高11.1%(铜陵市第一季度调解成功率居全省第一)。
3.量好公平信用监管“水平仪”。一是强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动态调整全县27家成员单位抽查事项清单,并进行1次业务培训;完善检查人员名录库和检查对象名录库。制定本部门抽查任务,开展本部门抽查6次,抽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三品一械”、知识产权使用和餐饮服务、网络订餐、直销、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经营户67户;深入推行部门联合监管,共开展联合抽查4次,抽查纳税连锁药店、融资担保企业、燃气经营单位、电影发行放映单位、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等9家。二是强化信用监管。企业年报率86.15%,位列全市前列;将18户市场主体移出经营异常名录;评选出“文明市场”和“文明经营户”共13户。三是强化审慎监管。将市场主体轻微违法免罚清单从87条扩展到100条,共对市场主体轻微违法行为免罚21次,免罚金额约10万元。四是强化合同监管。稳妥做好动产抵押登记职责划转有关工作;处理拍卖行业纠纷1件,调解消费者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21件,涉及金额840万元;启用《铜陵市商品房买卖合同》合同范本,并引导企业使用。五是强化网络监管。重点在节假日、网络集中促销节点,采取定向监测207户次市场主体,对1户市场主体虚假发布广告行为进行立案查处。六是强化价格监管。开展了春运票价、疫情防控物资和粮油菜肉蛋等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巡查;强化教育收费专项检查,查处价格违法案件1件;开展了转供电环节收费专项整治百日行动,对9家转供电主体电价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
(二)以民生为根本,强化监管,守好四大安全“防洪坝”
一是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出台《枞阳县贯彻实施“食安安徽”品牌建设行动方案》;督促未兑现2019年度食品安全村级两员经费乡镇及时兑现;检查食品生产企业86家次,完成新设立4家食品生产企业食品生产许可现场核查,责令改正17家食品生产企业;检查校园内及周边食品经营户468家次,下达监督意见书42份,责令改正通知书4份;完成200批次食品和食用农产品抽检和32500批次食品快检任务,对6批次检测不合格的食品经营户立案调查;督促经营单位对全县80台铜陵市消费扶贫智能专柜(自动售货设备)在醒目位置公示信息;开展春季校园食堂专项检查,共检查学校、幼儿园食堂167户次;强化节假日期间食品安全,共检查餐饮单位599家次;先后圆满完成了县“两会”“2021年枞阳县油菜花文化旅游节”“高中考”等重要时间节点期间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部署安排夏季食品整治专项行动,已查办案件6件。
二是强化药械安全监管。牵头制定《枞阳县政府领导班子成员疫苗药品安全工作责任清单》《枞阳县改革和完善疫苗管理体制若干措施》;开展2021年度药品安全春风行动、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经营使用环节、新冠疫苗接种点等药械安全检查,检查药品、医疗机构等384家次,限期整改39家,立案查处18家;联合医保局对108家医保定点零售药店开展专项检查,共约谈20家;完成19家药品经营企业换证现场核查、5家新开办药品经营企业现场检查、24家药品经营企业变更资料审查;上报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142例,上报评价药品不良反应439例,化妆品不良反50例;启动我县过期失效药品定点回收工作,对15家定点回收单位颁发定点回收标识。
三是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共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138家次、设备418台(套),督促使用单位对157台定检到期的特种设备及时申报、检验;配合特检中心对86台新安装特种设备进行了验收监检,并及时办理了使用登记,积极开展特种设备数据清理工作,特种设备定检率、注册率和数据清洗率均达到100%,共下达安全监察指令书4份,消除隐患26起;推动11家气瓶充装单位完成信息化平台建设;完成2家气瓶充装许可证换证评审工作。
四是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抽检雨衣雨具、商用混凝土、液化石油气、农资、建材产(商)品等62批次,对11组抽检不合格产(商)品经营者进行了立案查处;开展加油机、出租车计价器等14项关涉民生服务的计量器具检定,共免费检定计量器具1198台(只);对7户市场主体不按照规定粘贴水效标识进行立案查处。
(三)以行动践使命,勇于担当,打好社会治理“组合拳”
1.稳步推进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督促全县餐饮单位向468余户消费者宣传防控措施和政策,消费者主动退订宴席207次,累计约2570桌;延期宴席227次, 累计约3233桌;取消农村宴席72户次,累计约660桌;及时排查全国发现的9个品种涉疫食品,未发现涉疫食品在枞阳市场流通;强化冷链从业人员和食品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截至目前,共采集检测冷链食品核酸样本21157份,结果均为阴性;持续推进冷链食品及餐饮单位从业人员的疫苗接种工作,截至目前,共组织6445名冷链食品经营单位和餐饮单位从业人员接种新冠病毒疫苗;5月28日起,启用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入仓冷链食品1次共5177.44公斤;强化对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日常巡查、突击检查,对拒不服从特殊时期风险管控的市场主体进行严肃查处,共立案查处8件,罚没款为8.5万元,移送公安机关1件;积极开展 “光盘行动”、禁食野味、公筷公勺等文明用餐活动,严厉查处25起未经检验检疫猪肉销售案、1起非法销售野生动物案;督促全县131家药房对购买“两抗一退”药品的消费者进行实名登记,持续对药品零售企业相关药品销售进行动态监测,发挥好“监测哨点”的预警作用,共实名登记购买“两抗一退”药品82446人次;开展农贸市场疫情防控常态化管控。
2.稳步推进成品油专项整治工作。牵头成立了枞阳县依法整治非法经营成品油行为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在各加油站点以及大型商超、农贸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张贴《枞阳县关于开展依法整治非法经营成品油行为专项行动的通告》280份;强化成品油质量监管,共抽检成品油42组,对1组抽检不合格成品油立案查处,罚款3.8万元;对8个非法加油站(点),已责令整改3家、暂停营业2家,拆除加油设备2家。
3.稳步长江禁渔工作常态化。组织开展“两承诺一倡议”活动、“春季护鱼”长江刀鲚整治行动,强化对全县农贸市场、商超、餐饮单位等重点场所的监督检查,对4起不严格落实进货查验记录制度行为进行立案查处。
(四)以党建为统领,从严治党,筑牢基层建设“生命线”
1.压实从严治党责任。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最新政策;出台了《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并组织实施,谈心谈话73人次;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清单》和“一岗双责”;加强机关作风效能建设;深入开展新一轮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党组中心组集中学习11次、研讨2次;举办了1次“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我心向党再创辉煌”演讲比赛,并组织7人次参加上级举办的党史演讲比赛,4人获奖;各组织开展了1次党建知识竞赛和督查活动;开展了“我为群众办实事”暨新一轮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活动,将问题清单变为“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前两批清单7项内容已基本整改完毕;对营商环境巡察反馈的问题列出14条整改措施,目前2个问题整改已基本完成。
2.夯实基层基础建设。制定完善了《枞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和事业工作人员交流调配管理制度》《枞阳县市场监管局执法执勤车辆分配调度使用及社会化租车管理办法》等4项内控制度;推荐1名同志任副科职干部;将8名年青干部纳入副所长后备库人选;有2名同志获评县先进个人;培养7名同志为入党积极分子;选派2名干部赴祖农村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成立了枞阳县市场监管局妇女委员会;加强非公党建工作,设立13个基层非公党建指导站,共摸排988户非公企业共产党员经营户,各推荐1个“小个专”党建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各推荐2个非公经济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推荐1人为非公经济优秀党务工作者;为9个执法单位配置了执法车辆。
3.做实法治建设工作。共监督立案191件,案审会集体讨论研究案件184件;录入行政处罚案件公示信息221条;被申请行政复议案件17件,已办结12件,其中维持10件,通过和解调解1件、申请人自愿撤回申请后终止1件;各开展了1次法规竞赛、法规培训和执法办案督查工作。
二、存在问题
一是监管执法能力仍需提升。基层市场监管“三合一”后,职责包罗万象,监管事项繁多,“人少事多”的问题尤为突出,导致整个执法队伍很难做到专职化,只能一人多职,存在执法效能不够高,执法人员履职存在隐患的问题。二是基层监管设施设备落后。目前,我县共有基层市场监管所13个,但均存在办公楼陈旧或租赁的情况,无法适应市场监管新形势需要。
三、下步工作安排
(一)立足构建大市场格局,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持续推进注册登记便利化改革。进一步完善企业开办“六个一”体系标准化建设,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模式,持续优化企业注销“一网通办”,全面深化简易注销登记改革,依托“皖事通办”平台,大力推进电子营业执照等电子证照在多场景领域应用;推进落实长三角地区电子营业执照应用等7个合作协议;力争全年新增市场主体2800户以上。
二是实施信用唤醒服务机制。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开展信用唤醒服务,引导和鼓励失信企业主动改正失信行为,提升自身信用管理水平。
三是强化包容审慎监管。坚决落实对市场主体轻微违法行为免罚100条清单内容,并加强制度的监督检查,确保制度执行不偏;
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除疫苗、药品、食品、特种设备等涉及安全生产和重大民生领域的行业外,一律实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严格做到无事不扰。
(二)立足夯实大质量基础,进一步推进重大战略实施
一是持续推进质量强县创建。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扎实开展计量日、质量月等质量宣传活动;扎实开展首席质量官培训和开展第九届县长质量奖评审工作;完成新建2项涉及民生计量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工作。
二是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保护重要讲话精神,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力争2021年底,全县每万户市场主体注册商标拥有量达1500件;关注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严肃查处商标侵权、地理标志侵权、假冒专利等侵犯知识产权行为违法犯罪行为。
三是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深入开展放心满意消费创建活动,确保完成每季度发展1户ODR企业、建立1处消费维权服务站任务;继续开展市场价格检查、商品和服务实行明码标价督查工作;开展“治理涉企收费 减轻企业负担”专项行动和教育收费、医疗服务价格等专项价格检查。
(三)立足提升大监管手段,进一步守牢安全底线
一是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深入推进夏季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全面完成食品风险分级任务;扎实开展秋季校园食堂安全专项检查;开展随机抽餐厅活动;进一步推进全县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按照10%的比例,对全县食品生产企业开展飞行检查;推动全县食品小作坊产业整治提升;开展一次食品安全应急演练桌面推演;组织开展“你点我检”活动,不折不扣地完成全年1200批次食品抽检、73560批次食品快检工作任务;进行一次食品安全四员全员培训。
二是进一步强化药品安全监管。继续强化药械日常监管工作,扎实开展含兴奋剂药品零售环节专项检查、药品网络销售违法违规行为整治和医疗器械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排查等,确保完成药品、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检查覆盖率100%,风险分级100%任务;完成全年上报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280例,上报评价药品不良反应900例、化妆品不良反应100例。
三是进一步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扎实推进电梯维保模式和检验检测方式改革试点工作。继续开展各类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专项执法检查行动,狠抓重要时段、重点行业、重点设备安全监管,继续开展各类特种设备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和专项执法检查行动,指导依法办理安装告知、检验检测、人员持证和使用注册登记手续。
四是进一步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推进民生计量等专项整治行动;组织开展检验检测机构专项监督检查;组织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开展自查,对获证企业开展事中事后监管工作。
(四)立足发挥大融合效力,进一步提升履职保障能力
1.进一步加强从严治党建设。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深入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推深做实“四史”学习教育,不断增加“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内容,确保办实事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深入推进纠正“四风”和作风纪律专项整治,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发现问题严肃问责、绝不姑息;全面完成营商环境专项巡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
2.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组织干部认真学习党的政策理论以及市场监管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提升干部职工的履职能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加大基层硬件改造投入,营造拴心留人环境。健全谈心谈话制度,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方法,了解掌握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和工作开展情况,对消极负面情绪及时引导化解,激发干事积极性。积极争取为更多干部畅通晋升提拔通道。
3.进一步加强法治市监建设。继续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和公益诉讼专项活动”;做好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示工作,及时录入信用信息;继续强化案件核审,坚决落实重大案件集体讨论制度,加强执法监督,确保依法办案、依程序办案,确保案件经得起检验。
4.进一步加强社会事业建设。一是做好环保交办工作;二是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三是扎实做好乡村振兴工作;四是扎实做好综治维稳和信访工作;五是做好长江“十年禁渔”市场监管领域各项工作;六是做好文明县城创建工作,重点做好第九片区文明创建、“三小”“双禁”及农贸市场文明创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