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根据《中共枞阳县委、枞阳县人民政府关于县级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枞发〔2019〕1号)部署,将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以及县民政局的老龄工作相关职责、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职责等整合,组建县卫生健康委员会,作为县政府工作部门,简称县卫生健康委。
(一)部门机构设置和人员情况
县卫生健康委包括部门本级和27个基层预算单位(其中:行政单位1个,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0个,公益一类事业单位25个,公益二类事业单位2个,暂未划分类别事业单位0个),编制2320个(其中:行政编62个,事业编2258个),实有人数2237人(其中:在职1493人,离休4人,退休740人)。
(二)2020年主要工作任务
1.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落实省、市关于医共体文件、会议精神,深入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扎实开展医共体工作,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2.继续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扎实开展“平安医院”创建工作,深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保障全县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3.全面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通过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促进基层首诊、分级诊疗,推进社区和居家养老,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个性化医疗保健服务,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到2020年底,签约服务率达总人口的40%,重点人群覆盖率达60%以上。
4.进一步加强对依法行政工作的领导,切实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重大案件预警机制,完善过错责任追究机制,加大明察暗访力度,及时纠正违法行政行为。
5.建立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加大对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的救助扶持。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的制度建设,继续加大对“两非”行为的依法打击力度。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一盘棋”工作机制,强化流动人口网络化协作。
6.进一步深化计生服务管理改革工作。深入推进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做好出生缺陷干预工作;以落实长效节育措施为抓手,严防严控政策外多孩生育;加强宣传倡导,严厉打击“两非”行为,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以孕情掌握为基础,做好孕产妇保健服务工作;深化“村为主”工作机制,提高村民自治水平;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切实做好苏州市流动人口协会工作;进一步深化服务管理改革,提升服务家庭水平,提高群众满意度;加强领导,压实责任,提高工作落实力,推进人口计生工作上水平。
7.加快灾后重建进度。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强化项目建设安全监管,督查各项目建设实施单位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各项目如期完成。
8.根据省级卫生县城创建总体安排,在今年达到市级卫生县城的基础上,组织实施卫生县城创建工作,确保2020年达到省级卫生县城标准。
9.精心实施健康脱贫工程,加大扶贫帮扶力度,扎实推进,确保我委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突破。
10.全面推进卫生计生资源优化整合工作,有效整合乡镇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将乡镇计生服务所从事技术服务及其医疗技术服务人员并入乡镇卫生院,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效率提升,推动全县基层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健康发展。
11.加快推进医养结合。争取到2020年底,建成1所以上兼具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质和能力的医疗卫生机构或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机构),全县医疗机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的能力逐步提升,80%以上的医疗机构开设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绿色通道,50%以上的养老机构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65周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70%以上,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可及性明显提升。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对象和范围。
通过评价,找出经费支出管理和使用方面的不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县卫生健康委员会在费用支出管理方面的责任。在下一年度的工作当中,县卫生健康委员会将强化经济管理的创新意识,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更好地为全县人民卫生健康保驾护航。
2020年度部门收入预算58254.72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23931.22万元,单位资金收入34323.5万元。
2020年度部门支出预算总额58254.72万元,其中基本支出45090.99万元,主要用于保障机构日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项目支出13163.73万元,主要用于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改革等支出。
(二)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指标体系(附表说明)、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等。
1.绩效评价原则。一是科学规范原则。绩效评价注重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严格执行规定的程序,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二是公正公开原则。坚持客观公正,标准统一、资料可靠,依法公开并接受监督。三是分级分类原则。绩效评估由县级财政部门、相关单位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分类组织实施。四是绩效相关原则。绩效评价针对具体支出及其产出绩效进行,评价结果应清晰反映支出与产出绩效之间的紧密对应关系。
2.评价指标体系(附表说明)。评价指标体系分三个级别,即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包括三个部分:产出指标50分、效益指标30分、满意度指标10分,二级指标包括八个部分: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时效指标、成本指标、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可持续影响指标、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三级指标若干。
3.评价方法。目标效益分析法和公众评判法。
(三)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根据县财政局《关于做好2021年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枞财绩效函〔2021〕12号)的精神,县卫生健康委由财务分管领导组织召开了由规信财股、基卫股、爱卫办、体改股、人口家庭股、疾控中心、妇计中心、监督所等科室相关人员参加的工作部署会议,明确了绩效评价工作任务、提出了工作要求。采取调查分析相关文件和部门预决算报表、数据核查、询问查证等形式进行自评。
1.查阅资料。查阅了2020年的预算安排、非税收入征缴、预算追加、2020年决算数据等资料。
2.归纳汇总。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全面综合分析整理,发现部门整体支出中资金管理工作的成绩和不足,针对发现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法,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建立费用支出管理的长效机制。
3.形成自评报告。
三、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附相关评分表)
2020年度,县卫健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落实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和预防为主方针,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总体工作部署,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卫生健康各项工作,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得分100分,总体评价优。
四、部分自评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老年工作经费
1.项目产出情况。
县老龄办按照上级部门安排,先后完成2020年“敬老月”活动;统筹安排2020年百岁老人慰问;为常年开展为老服务的城市社区发放以奖代补经费。
2.项目效益情况。
进一步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氛围,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使老年人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了敬老爱老的优良美德。
(二)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提标扩面
1.项目产出情况。
2020年度为全县51530名70周岁以上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2020年全年,共赔付104人,赔付金额45.65万元。
2.项目效益情况。
为我县老年人提供了经济方面的有效保障,提高了老年人及其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建立多层次、多方位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增强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三)困难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
1.项目产出情况。
2020年度为全县7813名60周岁以上低保老人及五保户购买困难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2020全年共赔付37人,赔付金额7.86万元
2.项目效益情况。
为我县老年人提供了经济方面的有效保障,提高了老年人及其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建立多层次、多方位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增强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四)村医风险基金
1.项目产出情况。
为全县190个村卫生室、2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投保医疗责任险。2020年度赔付2起,共12.8万元。
2.项目效益情况。
增强基层医疗机构抵御风险能力,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稳定运行。
(五)村医到龄退出生活补助
1.项目产出情况。
2020年度,为全县776位到龄退出村医发放生活补助。
2.项目效益情况。
增加退休村医收入,让退休村医老有所养,生活有保障。
(六)村卫生室药品零差率补助县级配套
1.项目产出情况。
为全县实施药品零差率的2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190家村卫生室发放补助。
2.项目效益情况。
补足因施行药品零差率政策而导致收入减少的基层医疗机构,保障基层医疗机构稳定运行的同时降低老百姓看病成本。
(七)奖扶县级配套
1.项目产出情况。
2020年1-3月,完成2020年度奖励扶助对象申请、收集及审核,2020年4-8月,为约2万名奖励扶助对象发放奖励资金。严格按照操作规范逐级上报审批,确保对象不错报、不重报、不漏报。
2.项目效益情况。
通过财政投入资金,奖励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户,建立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与社会保障制度,引导广大农民自觉实行计划生育,提高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能力,增强社会稳定性,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八)特扶县级配套
1.项目产出情况。
2020年1-3月,完成2020年度奖励扶助对象申请、收集及审核,2020年4-5月,为451名特别扶助对象发放奖励资金。严格按照操作规范逐级上报审批,确保对象不错报、不重报、不漏报。
2.项目效益情况。
通过财政投入资金,实行计划生育民生(特别扶助)工程,缓解独生子女伤残死亡以及并发症家庭的经济负担,提高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能力,增强社会稳定性,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九)独生子女保健费
1.项目产出情况。
2020年8-9月,完成2020年度独保费对象申请、收集及审核,每月10元标准702户、每月20元标准6429户,资金如期发放。
2.项目效益情况。
改善计生家庭生活质量,提高政府的公信力,促进群众生育观念的转变,完善计划生育投入机制。
(十)父母退休一次性补助
1.项目产出情况。
2020年度,父母退休一次性补助601人,2020年8月完成打卡发放。严格按照操作规范逐级上报审批,确保对象不错报、不重报、不漏报。
2.项目效益情况。
从调查群众的反映表明,实施父母退休一次性补助制度,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能有力地促进了卫生健康工作的新发展。根据走访群众的反映,实施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制度,是深得民心的好政策,是政府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事。
(十一)卫生执法经费
1.项目产出情况。
2020年度,对325家公共场所单位开展经常性卫生监督检查,查处违法案件,受理公共场所卫生行政许可申请并作出审批;对辖区内132所学校、28家供水单位开展饮用水卫生监督及部分水质监测;对辖区内390家医疗机构开展经常性卫生监督、打击非法行医等违法行为;对1家餐饮具消毒服务中心监管;对辖区内43家公共场所、3家供水单位、4家放射诊疗单位、25所学校、13家医疗机构进行国家“双随机”抽查;对辖区内47家规模以上企业的职业病防治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加强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
2.项目效益情况。
达到创建省级卫生城市标准要求,查处无证经营单位,维护正常医疗秩序,打击违法行为,控制传染病疫情流行,查处群众投诉、举报等违法案件,提高公共场所卫生水平,增强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观念,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相关规定的行为作出处罚,保护劳动者职业卫生权利,保护公众身体健康,不发生因监管监测不到位而出现的公共卫生事件。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主要经验及做法
1.提高认识,加强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工作
进一步提升单位全体人员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管理意识,将绩效理念贯穿于预算编制与执行的全过程。对每个部门以及项目都分别制定相应的绩效指标,将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落实到每一笔费用支出当中,科学合理地对财政支出进行管理。
2.严格预算管理,增强预算控制意识
加强预算编制的前瞻性。在编制年度部门预算时,结合上年度预决算收支情况和预算年度可以预计的收支情况进行科学、合理预算,尽可能保证预算年度内预算收支应编尽编。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项目执行质量有待提高。由于我县外出流动人口多,以及个别乡镇宣传、摸底没有彻底到位的原因,造成跟踪随访管理难度加大;由于部分基层人员专业水平不足、年龄较大等原因,导致项目执行效果打折扣。
2、缺乏绩效管理专业人员。从业人员是绩效管理中的核心因素,本单位的绩效管理人员都是身兼数职,没有经过专业培训,达不到管理水平。
六、有关建议
无。
七、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