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县2022年数字农业工厂建设项目
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一、决策背景和依据
随着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各种风险和结构性矛盾不断积累聚集,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日益趋紧,农业发展方式亟待转变;农村劳动力日益短缺,“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已很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通过传统的农机农艺、良种良法等途径,更需要用好数字化新手段。从国内外实践看,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实现精准管理、精准生产,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综合效益,为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路径。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先行先试和示范引领作用,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多元投入、多方协同的原则,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中应用,在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等领域开展精准作业、精准控制建设试点,探索数字农业技术集成应用解决方案和产业化模式,打造一批数字农业示范样板,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信息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为贯彻落实《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22年省财政农业高质量发展(“两强一增”行动)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皖农计财函〔2022〕393)精神,加快推进我县数字农业建设,推动农业生产过程数字化改造和转型升级,提高农业信息化技术与装备集成应用能力,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四、工作目标
通过数字农业工厂项目建设,构建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精准管理,促进节本增效。
五、主要任务
建设数字种植业工厂1个。
以种植行业为建设对象。根据种植需要,选择建设或应用以下软硬件:配置生长环境和生物本体监测、环境远程调控、水肥药精准管理、智能植保、视频监控等相关设施设备;加装北斗导航、远程运维、智能驾驶系统、自动作业、作业过程自动测量等智能化设备,实现耕整地、播种、施肥、施药、收获等过程精准作业;建设采后商品智能化处理系统,配置清洗去杂、分级分选、计量包装等一体化智能设备,实现采后处理全程自动化;建设或应用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农资、人员、成本、设备、农事、收成等精准管理。
六、创新举措
一是做好跟踪服务。因数字农业工厂建设实施要求较高,资金投入较大,符合实施的主体较少,我局将全程跟踪服务,并安排专人一对一指导项目的申报和资料收集工作。
二是认真总结全省数字农业工厂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和网络优势,加大我县政策、数字农业建设效益、先进典型宣传力度,营造数字农业发展良好氛围。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局属各部门按照各自工作职责,认真落实数字农业工厂建设项目相关工作。牵头部门要主动与有关部门协调沟通,建立会商机制,及时研究解决项目实施中的存在的问题,确保按期完成建设任务。
(二)落实管理责任。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按照数字农业工厂建设项目管理要求,建立健全项目建设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强项目检查监管和人员培训。
(三)规范资金使用。严格按照项目经费使用管理要求,落实经费使用方向和补助标准,建立相应资金使用管理制度。项目实施单位要建立资金专账,确保专款专用,票证齐全,规范使用,确保项目实施取得实效。
(四)加强监督考核。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实行分级负责制,县农业农村局将会同县财政局重点加强对数字农业工厂建设项目实施指导和服务,适时开展重点环节的督促或监督检查。明确工作责任,落实管理措施,强化过程监督检查,严格资金监管,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解读机关:县农业农村局
咨询科室:科教与市场信息股
联系方式:0562-5697227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