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各项约束性指标达到规定要求。
(一)立足发展,强力推进经济提升。
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坚定不移围绕“主导产业、特色资源、政策导向”抓招商引资,加大邀商、访商频次、力度,强化质量和效益导向,突出产业类项目招引,坚持以亩产论英雄,更多关注即期投入、设备投入,切实提升招商引资实际成效。
加快攻坚重点项目。大力做好园区招商建设,紧抓临江产业园发展机遇,紧盯目标任务,抓关键人、关键事、关键点、关键招,强化问题协调和要素保障,及时协调解决问题,确保落地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投产。持续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强力推进重点工程建设。
优化服务抓保障。持续开展创优营商环境提升行动,纵深推进“四送一服”专项行动和常态化行动。加强配套设施建设,促进项目早落地、早建成、早见效。定期开展企业代表座谈会,深入厂区调研,及时了解企业诉求,零距离、低延迟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实施园区污水管网工程,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二)立足规划,强力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和帮扶力量总体稳定。规范管理公益岗位,促进弱劳力、半劳力等家庭就近就地就业。对出列村和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开展常态化监测预警,及时帮扶,坚决防止规模性返贫现象发生。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中之重,扛牢粮食安全重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完成1.2万亩高标准农田的建设,继续开展畜禽和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创建,抓好生猪稳产保供和动物防疫。扶持示范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续推广“电商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脱贫户”等利益联结模式,带动脱贫群众稳定增收。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健全基础设施运营管护长效机制,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乡村宜居水平,2022年计划实施300户农村卫生改厕。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和盘活利用。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提升农村“三变”改革质量,加快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力争村集体经营性收入50万元的强村增至2个,拓宽农民增收途径。有序稳妥推进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三)立足长远,强力推进生态建设。
全面保障生态环境。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持续落实长江及重点水域十年禁捕退捕工作,持续推进“林长制”“河长制”,推进绿化造林工作,巩固创建省级森林城镇成果,全面做好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严防森林火灾发生,加大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力度,持续开展秸秆禁烧、城区禁烧禁放等专项工作,加大入河入江排污口、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力度。打造山更青、天更蓝、水更净、地更绿的美丽生态枞阳镇。
(四)立足民生,强力提升民生福祉。
共建共享增进民生福祉。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办好民生实事,健全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关心关爱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切实解决一批民生突出问题。继续拓展基本保险服务范围和覆盖面,本镇户籍人口城乡居民医保、养老保险参保率提升至95%以上。加快完成棚改任务,补齐住房保障短板,配合县房产中心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推进小区业委会管理工作规范化,落实好公租房和廉租房补贴政策。努力推动实施快递车过江免费。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继续办好民生实事,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着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
聚焦聚力创新社会治理。全面深化“平安枞阳”建设,坚持底线思维,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狠抓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精确化疫情防控,继续压紧压实防控责任,扎实推进疫苗接种工作,进一步完善相关防控机制和防控措施。加强退役军人和双拥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等人民团体广泛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扎实做好民族宗教、档案、保密、残疾人等工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