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战役中线指挥部旧址纪念馆,位于安徽省枞阳县正大街36号。该旧址原为陈氏宗祠,始建于清代。前后三进,由天井相连,两侧为厢房。宗祠具徽派建筑特色,为抬梁式砖木结构,顶覆小瓦,翘角飞檐,墀头山墙,明柱走廊,浮雕彩绘,花格门窗,古色古香。具有较高的科学、艺术价值。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时,分东、中、西三线作战,中线渡江东至无为,西至安庆以东的鸭儿沟,渡江战役中线指挥部即设在枞阳镇陈氏宗祠内,二野三兵团司令员陈锡联等诸多高级将领在此多次召开重要军事会议,传达上级命令,周密布置渡江作战事宜。1961年7月,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9月,省人民政府重新调整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再次予以公布。2012年4月,成立渡江战役中线指挥部旧址纪念馆,2012年10月正式对公众开放。纪念馆陈列以实物、图片和详实的史料为基础,采用声、光、电,雕塑等形式再现渡江场景,分户外和室内两大展区,设“战略决策”、“厉兵秣马”、“勇渡天堑”、“缅怀先烈”等展览块面,以解放大军从枞阳渡江,枞阳人民支援渡江的历史为脉络,突出枞阳地域特色,彰显伟大的渡江精神。
2016年11月,铜陵市政府公布渡江战役中线指挥部旧址纪念馆为铜陵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7年5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安徽总队铜陵支队公布渡江战役中线指挥部旧址纪念馆为红色教育基地。
渡江战役中线指挥部旧址纪念馆现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场所,广大党员干部加强党性锻炼、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