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县教体局> 义务教育领域> 教育督导>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
索引号: 11340722003125634T/202211-00033 组配分类: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
发布机构: 枞阳县教体局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名称: 2022年枞阳县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督导检查结果 文号:
发布日期: 2022-11-17
有效性: 有效 咨询电话: 0562-3226312
2022年枞阳县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督导检查结果
发布时间:2022-11-17 10:07 来源:县教体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文本下载

为巩固我县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成果,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各督学责任区根据挂牌督导职责,对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进行了基本均衡督导检查。

一、主要做法和经验

我县始终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做到财政预算教育投入优先保障、发展规划教育项目优先安排、人事招录教育用人优先补充、工资改革教师待遇优先落实、民生实事教育问题优先解决,紧紧抓住办学条件、教师资源以及教育质量等重点环节,巩固和提高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稳步推进优质均衡发展。

1.坚持教育规划先行。根据枞阳县实际情况,制定了《枞阳县关于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方案》和《枞阳县“十四五”教育体育发展规划》等方案,明确目标:到2023年,建立起布局合理、学段衔接、规模适当、优质均衡的基础教育结构体系。统筹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优化师资配备,根本解决“城镇挤、乡村弱”的问题

2.优化义务教育布局。稳步调优义务教育农村学校网点布局,着力解决农村学校特别是偏远乡镇学校生源萎缩、成班率低、资源利用不充分的问题。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建立教师补充长效机制。通过公开招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募“三支一扶”人员到薄弱学校支教、定向培养乡村教师、选调县外在编在岗教师到我县任教等措施补充新教师;二是加大教师培训力度。组织实施年度全员培训,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每年参加不少于90学时继续教育培训;实施“国培计划”项目,分层、分类、分科设置有针对性的培训模块内容,培训项目全覆盖乡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能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项目,提升参训人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组织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任职资格培训班、转岗教师培训班等项目,建立四位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4.加强“两类学校”建设。立足县情,有序推进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学装备配备,加强经费投入使用管理,补齐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短板,切实保障正常运行。

5.加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差异系数监测。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差异系数测算工作,落实专人负责。922日在全县教育数据统计大会上专门就基础数据填报工作进行培训,确保数据填报准确、真实、有效。本次监测对象为县域内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不含教学点),其中小学40所,初中22所,完全中学2所。经测算,枞阳县2022年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综合差异系数均在规定区间内。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近年来,枞阳教育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获得了明显的工作成效,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但推进中也还存在着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村学校基础条件和设施设备落后,师资生源问题待解;校园品牌特色需进一步彰显;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

三、意见与建议

1.撤点并校均衡教育资源。根据《枞阳县关于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方案》,分年度、有计划地将100人以下的乡村完小全部降为教学点,30人以下的乡村教学点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性撤销;一个乡镇将保留一个初中,规模大的镇保留23所初中。义务教育阶段撤并学校的教职工、行政人员将根据其意愿在本乡镇区域内学校统筹安排,或适当调剂到其他乡镇学校等。撤并学校的闲置校舍将通过合法合规途径,移交给相关乡镇政府及村居委。

2.探索集团化办学新模式。以县域内、外优质公办学校为龙头,积极融入长三角教育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实施“名校+”战略,带领我县学校成长为优质教育资源学校,强化推进联合体办学,努力做大优质教育体量。

3.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和智慧学校建设工程。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按照“重点农村,试点先行,分类推进”的原则,加快智慧学校建设,推动信息技术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方位应用,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生态,提升我县基础教育现代化水平。

4.多措并举优化教师素质。推行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建立健全县管教职工编制、人员经费、岗位设置、交流轮岗,校管岗位聘用、绩效工资分配、考核奖惩的新机制;构建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推动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满足教师专业发展个性化需求,形成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培训模式。

5.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指导高中学校探索适应新高考模式,加快教育教学方式改革。加强义务教育教研指导工作,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

6.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实施“阳光招生”工程。义务教育阶段招生严格执行《安徽省办学行为规范》,遵循划片、就近、免试入学原则,推进城区义务教育招生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实行“阳光分班”。规范课程开设、作息制度、作业布置、考试等内容,重点整治乱办班、乱收费、乱订教辅用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