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玮玲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社区应急工作的建议”(10-1-150号提案)收悉,现提出以下协办意见:
一、关于加强社区应急队伍建设
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强和提升社区应急工作,在科普宣传、信息报送、物资储备、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还有很多欠缺和不足,有待我们去广泛发动、加强指导和进一步改进。目前,我县社区尚未成立专业应急队伍。全县214个村(居)建立了灾害信息员队伍,每个村(居)设立了2名灾害信息员。为加强社区应急队伍建设,灾害信息员队伍同时兼职为应急救援队伍力量。同时,我县在县级层面依托县消防救援大队建设了一支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在乡镇依托派出所、民兵应急排、森林防火扑火队等队伍力量,建立了乡(镇)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依托将军庙林场组建了40人的森林防火专业性救援队伍。以上几支队伍与社区建立了应急联动机制,一旦社区需要支援,相关队伍会迅速出动,支援社区应急救援工作。
二、关于建立社区应急管理系统
今年以来,根据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和应急处置的需要,我县社区普遍建立了微信工作群,日常工作中,社区工作者利用工作群宣传党委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时普及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等方面常识,为社区和广大居民之间建立起了一条沟通联系的快捷通道。
三、关于有序开展社区应急演练
今年以来,我县不断强化社区应急演练工作。一是持续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为相关社区配发必要物资器材,提升社区防灾减灾的物资保障和应急处突能力,持续推进国家级和省级综合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全县已成功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4个、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10个。二是持续加强社区应急演练工作。结合国家“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等,开展“紧急安置转移”、“地震灾害应急”、“防汛救灾”、“火灾逃生”、“急救知识”等方面的应急演练和防灾减灾知识广场宣传等活动。将防灾减灾应急演练、集中宣传等活动进校园、进社区、进单位、进企业、进家庭,进一步增强了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通过以点带面分阶段、分层次开展各类活动,强力推动社区基层应急工作上台阶、上层次,让更多的社区工作者和居民亲身参与和体验综合实战演练活动中来。三是持续加大社区应急管理宣传工作。通过国家“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安全生产月”等活动来普及家庭生活安全的小常识、应急救援和应急处置安全知识。利用各种媒体开展宣传教育,增强宣传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真正把应急自救的实用技能交给居民,提高居民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整体能力。目前,全县有县科技馆、科普公园等全国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旗山公园、县体育馆等应急避难场所。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2所、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2所。这些应急科普示范基地都对社区居民开放,进一步提升了社区居民应急常识和应急防范能力。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