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雨坛镇> 决策公开> 意见征集
索引号: 113407220031265300/202209-00022 组配分类: 意见征集
发布机构: 枞阳县雨坛镇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关于征询公众对《雨坛镇2022-2023年度冬春救助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文号:
发布日期: 2022-09-08
有效性: 有效 咨询电话: 0556-2551060
关于征询公众对《雨坛镇2022-2023年度冬春救助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发布时间:2022-09-08 16:25 来源:雨坛镇 浏览次数: 字体:[ ] 文本下载

关于征询公众对《雨坛镇2022-2023年度冬春救助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一、决策说明

做好全镇受灾群众今冬明春期间基本生活救助工作,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按照《枞阳县2022-2023年度冬春救助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我镇起草了《雨坛2022-2023年度冬春救助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现向公众公开征求意见。

二、意见征集时间和反馈渠道

 1、时间:2022年10月8日上午10:00前

 2、反馈渠道:雨坛镇党政办

 地址:雨坛镇人民政府

 联系电话:0562-2551060

 邮箱:445777169@qq.com

三、征求意见稿

      附件1:《雨坛2022-2023年度冬春救助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

      附件2:关于《雨坛2022-2023年度冬春救助工作方案》征集意见稿草案的起草说明


     


          附件1:       

雨坛2022-2023年度冬春救助工作方案

 (征求意见稿)

确保我镇冬春期间受灾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有效救助,根据《枞2022-2023年度冬春救助工作方案》的通知,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

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理念,认真贯彻落实习近书记防灾减灾重要论述和视察安徽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救灾作方针, 以妥善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为中心,严格按照 作程序规范、救助对象精准、救助措施及时”的总要求, 所有因灾生活困难对象得到相应救助,切实帮助群众度过 关,维护社会稳定。

二、救助范

今年以来受冰冻、雨雪、干旱等自然灾害影响, 因灾 冬春期间家庭生活困难,需要给予基本生活救助的受灾困众。对重灾户和受灾的倒房重建户、散居五保户、低保对散居孤儿、防止返贫监测户、低保边缘家庭、支出型困难庭、留守儿童及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给予重点救助

、救助资金管理

() 严格资金管理

    按规定要,规范资金管理,专款专用,及时拨付和发放。优亲厚友、平均发放,严禁以慰问金形式发放,严禁将救灾资金用于行政管理、工作经费支出。拨付资金通过“一卡(折) ”发放到户

() 冬春救助标准

按照国家标准人均 130 元予以救助,认真分析受灾困难 众家庭情况,灾害损失情况、 自救能力等因素,进行分类排队、 因户施策、不搞简单平均分配。按照“分类救助、重点救助 精准救助”实施救助

、工作步骤

() 开展救助需求调查,全面摸清底数

要在前期灾民救助摸底调查的基础上迅速组织专门人 入村组,走进受灾农户家中进行“拉网式”摸底排查,对照《春救助资金救助人员花名册》 ,认真做好摸底工作,确 漏一户、不漏一人。要详细调查了解受灾困难家庭基本情 况,灾害损失情况,自救能力以及口粮、衣被、取暖等方面 困难和需求,从村到镇逐级建立相关台账,做到底数清、 情况明、对象准

() 严格救助程序,实施精准救助

冬春需救助对象和拟救助金额。各村 (社区) 要严格 按照“户报、村评、乡审、县定”的程序确定冬春需救助对象, “专款专用、重点使用、分类救助”的原则,将需救助人 员分类排队,对特殊困难人员予以优先考虑,并根据家庭情况,县冬春救助实施标准,做到分户施策。冬春救助对象和救 助金额,镇、村应分别进行公示,内容包括救助对象户主姓名 家庭助人数、救助类别、救助金额及举报联系电话等。

、相关要求

() 提高思想认识

救助是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帮助受 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是一项民生兜底保障工作。各村要加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把冬春救助工作作为当前应急管 工作的重点任务抓紧抓好。

() 抓紧安排部署

要尽快安排部署,切实加强领导,层层分解任务,严实责任,按照规定时序推进冬春救助工作规范开展。要加 作统筹,主动调查摸底本区域内实际困难户,并积极开展 冬春救助工作,确保取得实效。从即日起至 11 月初完成冬春救 助评估和资金申请工作,各村于 10 月 25 日前上报摸底材料, 统一汇总后报县应急局。

() 强化监督检查

要建立并保存好冬春救助工作台账,认真填写《冬春资金救助人员花名册》等相关表格,按规定保存救助申请、 图片等资料,主动公开相关信息,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