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县科学技术局> 建议提案办理> 政协委员提案
索引号: 1134072200312560X5/202208-00004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
发布机构: 枞阳县科学技术局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名称: 关于市政协十届第一次会议第19号提案建议协办意见的答复 文号:
发布日期: 2022-08-31
有效性: 有效 咨询电话: 0562-3210968
关于市政协十届第一次会议第19号提案建议协办意见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2-08-31 10:08 来源:枞阳县科学技术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文本下载

市教体局:

陈颖委员提出的关于推进铜陵市产学研创深度融合的建议”(10-1-19号建议)收悉,现提出如下协办意见:

县科技局积极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产学研融合创新为牵引,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推进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科技孵化器等高水平双创平台建设,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和产业创新动力源聚焦产业链、创新协同发展,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持。

(一)深化产学研合作,提升合作层次。多形式拓宽地方和院企的合作交流平台,聚焦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突出需求和应用导向,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对接高校院所创新资源,支持骨干企业和科研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以利益为纽带,支持企业承担国家、省、市重点科技项目,倒逼企业创新,推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如:国电能源与上海交通大学研发基于nb-lot的智能多能源蓄热节能的研发与产业,获长三角科技创新联合攻关专项立项玉堂新材料与上海东华大学合作开发军民两用多重防护功能性面料项目,获省高层次人才团队B类立项有机地标(枞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招引张海蔚团队开发“基于“智慧大棚”的羊肚菌工厂化栽培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参加2022年度省高层次人才团队评审。

(二)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推进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为提升企业科技创新研发能力,发挥产学研创合作平台在我县科技创新中的支持和引领作用,我县出台了《枞阳县促进科技创新工作奖励办法》,鼓励和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1.对新认定的省实验室、省技术创新中心,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75万元、50万元;对新认定的省重点实验室、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给予一次性奖励25万元。2.对新建的企业院士工作站,并有院士进站工作的,给予一次性50万元建站补助及研发运营补贴。3.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25万元、10万元;对新备案的国家级、省级众创空间,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5万元;对获批国家级星创天地、国家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5万元。4.对新认定的市重点实验室、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给予一次性奖励5万元。以政策引导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创造热情,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

(三)强化人才要素集成,促进技术创新坚持人才第一资源,注重才引实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截至目前我县共招引科技人才团队10个,柔性人才102名。2018年度严正峰团队、范让林团队,2019年度代彦军团队、吴明开团队,2020年度王志强团队、陆海峰团队,2021年度毛志平团队、刘海团队,2022年度张海蔚团队,吴柯维团队。在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农业等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其中王志强、毛志平、陆海峰等5个团队入列省级科技团队,包括A类团队1个,B类团队3,C类团队1张海蔚团队,吴柯维团队已参加2022年度省高层次人才团队评审。

四、实施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着力培育科技创新主体。全面实施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计划,按照“储备一批、培育一批、认定一批”的工作思路,高位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十三五”期间,全县高新技术企业由11家增至2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由15家增至32家。2022年,重点谋划和指导华驰动能、安徽明坤铝业等18家企业申报高企,实施“一企一策”,精准培育。一是帮助企业提前梳理知识产权情况;二是提高企业主营产品科技成果转化率;三是指导做好研发费用归集核算工作;四是指导企业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下一步,根据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和“十四五”规划,结合您提出的关于推进铜陵市产学研创深度融合的建议,我们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多措并举深化产学研合作,带动科技创新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助推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上意见,供贵单位在正式答复时参考。

  人:朱振

联系电话:18375392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