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县文化和旅游局> 规划计划> 工作规划> 其他工作规划
索引号: 11340722485696156B/202301-00057 组配分类: 其他工作规划
发布机构: 枞阳县文化和旅游局 主题分类: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
名称: 枞阳县文化和旅游局2022年工作总结 文号:
成文日期: 2023-01-06 发布日期: 2023-01-06
有效性: 有效 咨询电话: 0562-3211681
枞阳县文化和旅游局2022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3-01-06 09:12 来源: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 文本下载



 
    2022年以来,我县文化旅游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力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刻把握文化建设规律和文化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的地位作用,对照年初提出的工作目标任务,全面履行职责,扎实效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2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扎实推进党建工作。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学习党的十九届七中全会精神。思想和行动始终保持与党中央高度一致,不断运用纲领性文件,用于指导文化旅游工作开展,做到学以致用。二是强化组织建设。认真做好文旅局党组织建设巩固和提升,不断丰富党建活动形式。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建工作各项制度,通过党课学习、读书活动、党员活动日等形式,不断创新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新途径,提升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提升工作服务水平。三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党员领导干部观看党史教育视频,开展红色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要坚守对党忠诚“生命线”、自觉拥护“两个确立”、切实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增强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的自觉性、坚定性,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全年投入文化惠民工程项目资金231.9万元,其中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资金128万元,农村文化活动资金103.9万元一是“两馆一站”免费开放。县图书馆、文化馆每周免费开放56小时,乡镇文化站每周免费开放42小时。县图书馆免费接待读者12万人次,县文化馆免费提供公共文化服务11.2万人次,乡镇综合文化站每周开放在42小时以上,年服务人次不低于3000人。截至目前,全县开展群众文化活动470余次。二是农村文化活动丰富多彩。2022年,全县累计完成“送戏进万村”活动200场次。全县共组织电影进村放映2373场次,超任务93场次,观众达60万人次。开展黄梅戏进校园活动57场次、送图书到基层进社区3000册,爱教影片进校园放映1000场次,受教育学生逾10万人次。开展喜迎二十大、建功新时代系列活动,引导广大读者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举办了丹青绘盛世,翰墨颂党恩——“枞阳县喜迎党的二十大书画作品展三是新增长江禁捕应急广播宣传终端60个,充分应用应急广播的覆盖优势,全面播发党建引领、疫情防控、道路交通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学生防溺水、反养老诈骗等公益宣传。截至目前,累计播放各类宣传14863条次。
   (三)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圆满完成“15分钟阅读圈”民生工程建设任务。按照省市统一部署,推广全民阅读,着力打造书香城市,完成县图书馆、县少儿图书馆(宗子书舍)“15分钟阅读圈”建设。通过阵地融合、队伍融合、平台融合等措施,实现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目标任务,不断完善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常态化开展全民阅读进机关、进校园、进乡村及社区、进企业、进家庭、进军营六进活动截至目前,两个阅读空间共开展各类活动65场,参加活动读者达1万人次,进一步扩大了“15分钟阅读圈”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拓展了全民阅读覆盖面和参与度。
   (四)加强推进文旅融合宣传。一是开展“文化进万家·云上过大年”系列活动。通过微信公众号和文化馆官方网站发布“文化进万家,云上过大年”专题文章9篇,线上展览3篇,累计推送短视频18个,服务6.8万余人次。二是成功举办2022年枞阳县第三届荷花文化旅游节,进一步推动了全域旅游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扩大枞阳对外影响力。三是打造国学知识竞赛线上活动品牌。举办诵国学经典,建书香枞阳”“参加国学竞赛,奖励四大名著主题国学知识竞赛活动,参与者达2000人。黄梅戏《戏“菊”》成功入选“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安徽省新时代现实题材优秀小戏展演剧目。
   (五)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举办了省级非遗陆家湾龙灯与高峰双龙联合展演活动完成陆家湾龙灯会抢救挖掘5000多字的文字资料收集整理,制作老龙灯表演实物,制作传承人技艺专题片等工作在稳步推进。完成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档案编制材料收集。完成长江文物资源调查,对现有“三普”文物点进行逐个核查,经调查统计,我县共有文物点349处,其中新增文物点28处。四是中共桐城直属支部旧址4处革命文物维修工程及浮山摩崖石刻安防工程。2022年10月15日,中共桐城直属支部旧址展馆正式建成开放,安庆八县联席会议旧址正开工建设。五是经过认真准备和申报,今年5月枞阳民歌、浮山的传说、钱铺木榨油制作技艺、汤沟茶干制作技艺、枞阳腔5项非遗项目被公布为第六批省级非遗项目。8月,钱桥手工淌面制作技艺、汤沟糕点制作技艺、木杆秤制作技艺、孙畈糕点制作技艺、“龙王尖”茶制作技艺、雨坛高峰沙桥双龙灯会、雨坛先锋赛龙舟、义津方叽狮子灯八个项目被公布为枞阳县第四批县级非遗名录。10月,原安庆中心县委八县联席会议旧址、枞阳县第一个党支部活动旧址、黄镇故居门楼被列为安徽省第二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
   (六)致力推动文旅品牌创建。一是利用特色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引入泉州功夫动漫有限公司,以国家4A级浮山景区为动漫剧创作基地,打造以西游文化为主题的“枞阳城市超级IP”。通过新西游城市IP,发展IP授权业务,吸引和引进动漫文创、动漫设计、工业设计、空间设计、平面设计等动漫产业上下游的关联企业集聚。挖掘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创意文化产业已成为枞阳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亮点。二是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旅游特色镇村建设。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培育特色产业,注重乡风文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加快建设乡村振兴旅游富民示范区,整合浮山、白梅、白柳、项铺、钱铺、金社6个乡镇,规划打造浮山文旅段落、白柳游憩段落、白梅农旅段落,布局半马赛道、综合服务中心、在陆花园、白云山谷研学旅行基地、柳峰山康养民宿项目、清溪谷示范点等项目通过农产品收入、场地租金收入、旅游经营收入、展览活动收入四大板块带动区域乡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三是成功申报左光斗纪念馆、枞阳县(黄镇)图书馆、安徽省枞阳县山水田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为第二批铜陵市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七)全力做好文旅产业招商。全力推进大健康和文化旅游产业链招工作。配合招商工作组对2022年产业链招商工作进行谋划,制定了枞阳县大健康和文化旅游产业链招商指南。开展上码头文旅项目招商洽谈,先后组织外出招商活动12次,邀请客商来枞考察洽谈17次,开展线上招商活动25次目前,白荡湖文化旅游康养综合体、黄公山九曲别院、刘庄生态园、新民印象民宿等项目已建成运营。浮山在陆花园项目、新西游IP项目、白云山谷营地、旅游户外帐篷及支架等一批招商项目正加快建设。正在全力对接推进枞阳古城、三公山户外休闲运动体验基地、岱冲湖旅游综合体、龙王尖景区等项目建设。
   (八)全面加强文旅市场监管。一是抓疫情防控。今年以来,累计开展文旅市场疫情防控专项检查行动16次,联合县公安局等单位开展专项检查2次。重点严查企业落实测温、扫码、登记、一米线、消毒等各项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对场所消费人员实行限流限量动态管理,防范聚集性风险。同时,安排执法人员对全县文化和旅游场所从业人员核酸检测工作开展监督检查。二是抓安全生产。坚持疫情防控与安全生产“两手抓”,确保文化旅游领域安全稳定。印发了《枞阳县文化和旅游局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枞阳县文化和旅游市场安全生产三年行动专项整治2022年度实施方案》等文件,开展全县文化和旅游市场安全隐患大排查,全县文旅市场安全形势稳定。三是抓规范经营。坚持以“长效管理为主,专项行动为辅”,重视发挥日常检查在管理工作中的巨大作用。通过日常检查,把违法违规行为扼杀在萌芽阶段。多次开展和参加跨部门联合行动,其中,联合公安、应急、住建、市监、消防等部门开展检查9次,开展本部门“双随机一公开”专项行动11次。积极组织开展文旅市场“扫黄打非”专项行动、“扫黑除恶”专项行动、“高中考专项保障行动”、“出版物市场专项整治”等行动。通过整治,有效地维护了我县文化旅游市场的平稳秩序。2022年以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980人次,检查各类文化和旅游场所860余家次,查办案件3件,罚款3500元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一是文旅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受疫情影响和旅游用地等因素制约,我县文旅产业发展滞后,发展还处于数量少、层次低,规模小的状况。二是文旅发展投入不足文化旅游产业是一项投资大、见效慢的产业。当前我县文旅产业发展投入严重不足,基础设施薄弱。三是旅宣传工作滞后我县文化旅游宣传推介工作起步晚,宣传形式过于传统,且范围基本局限于省内,面向长三角和国内各旅游市场缺乏有效宣传。利用抖音等现代媒体手段宣传较少,在宣传上上下联动不够,整体推进不足,在宣传方式、方法上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