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目标,巩固拓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创建成果,全面完成城市15分钟阅读圈民生工程目标任务,有力推进文物非遗保护工作,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扎实开展产业链接等工作。
一、扎实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
(一)统筹推进浮山5A景区创建工作。推进浮山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系统推进浮山景区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短板进行完善提升,盘活闲置资产,推进浮山地质博物馆VR体验项目,浮山酒店项目等建设,为创建5A景区打好基础。
(二)扎实开展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实施乡村旅游“421”行动,到2023年,建成旅游精品主体村3个,特色美食村3个,“后备箱”工程基地2家,风景廊道1条,培育精品民宿10个。培养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才10人,打造乡村旅游“双微”提升点100个。
(三)全力推进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建设。
以引江济淮和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建设为契机,推进枞阳古城、渡江战役文化公园、竹城墩遗址公园、新西游文化产业园等一批重大文旅项目。紧扣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机遇,以新西游城市IP项目建设为基础,统筹推动一镇一品IP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新西游历险记》动漫剧完成制作发行等工作,促进成果转化,打造枞阳文化亮丽名片。统筹协调旅游资源、旅游平台和旅游企业,积极参与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持续开展夜间文旅消费品牌创建工作。着力培育融合研学旅游、康养旅游、生态旅游、体育旅游等新业态,提升青龙驿、坡上村、荷叶田田、白云岩、柳峰山、三公山自驾游等休闲度假业态。以创新业态赋能发展新优势。
二、统筹推进文化事业发展、促进文化振兴
(一)扎实推进文化民生工程、惠民工程建设。坚持目标导向,全面完成城市15分钟阅读圈民生工作建设任务;完成“送戏进万村”190场、“送戏进校园”57场演出;完成送电影下乡2280场任务,开展红色经典电影进校园活动。推进戏曲、图书、非遗展示进景区、进社区活动。
(二)依法开展文物保护工作。加大文物保护宣传力度,加快国家、省、市、县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工作。落实文物保护属地责任和行业责任。推进文物保护“四有”机制进一步落实。编制重点文物保护项目方案,积极对上争取浮山摩崖石刻保护项目资金,推进浮山摩崖石刻保护工程项目和阮鄂墓石刻安防工程实施。不断推进枞阳优质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推进王步文革命活动旧址、浮山农民运动讲习班、黄镇故居、桐东桐南抗日根据地、渡江战役起渡点项目复建工作。推进桐城派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完成刘大櫆故居展陈制作并对外开放。
三、坚持不懈开展文旅市场管理工作,全面落实文化市场意识形态领域责任制。制定文旅市场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方案,明确职责范围和职责清单。全面开展“扫黄打非”工作,净化文旅市场;扎实开展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完善应急广播安全播出制度,落实安全播出责任,加强督查检查;全面开展有线电视安全播出工作检查,强化阵地管理,确保播出安全;持续开展印刷品、出版物管理工作。统筹做好信访维稳、文明创建、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等工作。
四、完成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工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