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县政府办> 监督保障> 工作推进> 年报与总结
索引号: 11340722003125642M/202302-00006 组配分类: 年报与总结
发布机构: 枞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枞阳县2022年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文号:
发布日期: 2023-02-16
有效性: 有效 咨询电话: 0562-3211610
枞阳县2022年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3-02-16 16:14 来源:县政务公开办 浏览次数: 字体:[ ] 文本下载

2022年我县政务公开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县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坚持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上级党委政府有关政务公开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强化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强化政策解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全面完成了年度各项重点任务。

一、2022年政务公开工作开展情况

(一)总体情况

——进一步推进法定主动公开。全年全县各级各单位共发布信息1.6万余条。其中发布县政府政策文件62件,解读产品69件,回应重大舆情信息24次,召开新闻发布会48场。

——进一步拓展基层双化领域。全县基层双化领域由26个增加至31个,其中新增6个、调整1个,共发布信息5000余条,领域专题信息发布工作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

——进一步丰富信息公开渠道。进一步强化县政府门户网站的政务公开第一平台、权威平台作用,2022年全年网站访问量达到170万人次。加强新媒体宣传,“两微”全年发布量达到1.4万条。着力推进基层资金发放公示等重要事项的公开工作。

——进一步规范信息申请办理。全年共收到自然和机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50件,办结率100%。进一步强化办理制度,严格办理流程。全年因政府信息公开产生行政复议1件,应当引起重视。

——进一步优化公开平台建设。2022年县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实现市级集约化管理。结合业务会议,对平台使用进行了多轮培训。政府网站实施适老化和无障碍改造,进一步优化信息受众服务体验。完善政策文件库建设,按省标准规范处理规范性文件69件。完成网站SSL加密建设等基础项目,网站安全进一步加强。

(二)重点工作和创新情况

——成功举办“政府开放周”活动。2021年成功举办“政府开放日”基础上,2022年联合9家单位举办了以“参与‘枞’务公开,走进阳光政府”的政府开放周活动。活动吸引了近百名公众、企业积极参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接近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距离。

——优化政务公开专区应用。2022年,我县进一步拓展政务公开专区应用,在查询机上接通政策文件库,方便公众查询政策信息。配设专区咨询引导。政务服务工作单位利用专区开展培训。丰富阅读区读物,补充公报、办事指南等。政府开放周期间,安排公众和记者进行了专区参观采访,扩大宣传。

——加大信息安全保障力度。围绕重大时间节点网站运行安全和信息安全,出台了相关管理制度。组织了县内系统安全攻防演练,先后开展多次现场办公,排查无效信息。按月开展网站信息安全监测。

——扩大政务公开实效宣传。进一步落实上级关于政务公开经验总结的报送、宣传工作。人民网数字联播平台发布我县创新经验总结1篇;“信息公开”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发布我县“政府开放周”活动报道2期。

——重点提升政策解读质量。借助省、市政策解读评比活动,我县加大解读产品投入力度,共制作、选送9篇解读材料,其中4篇获评市级优秀,较2021年翻倍,质量和数量处于全市县区级领先位次。特别提出的是枞阳镇工作人员自行制作了视频解读,表明我县乡镇级政策解读正在由完成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

二、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低站位。服务观念不强,公开责任弱化,对政务公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真正认识到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没有彻底认识到政务公开对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优化营商环境、招商安商的重要意义。

(二)信息来源缺保障。政务公开“一线化”落实不力公开责任不明,政务公开工作概念不清、缺少协调督促,不能有效组织和保障信息源,致使信息来源单一、质量低下、时效滞缓。

(三)队伍素质待提高。客观上政务公开工作越来越精细化、复杂化、专业化,业务难度增高,时间需求增大。加上业务人员变更频繁交接时间短导致工作连贯性不足、业务不熟练等问题,工作难以推进、错误百出。

(四)监督保障需完善。部分单位未制定单位的政府信息公开监督制度,未将政务公开纳入机构和下属单位考核内容,未出台相关奖惩措施,对政务公开工作投入不足。

三、当前和2023年工作安排

(一)积极做好迎检准备工作。根据县内评估情况,主要是以下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完善行政权力(主要是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依据、条件、程序和运行结果信息公开。二是要加强疫情防控、助企纾困、食药监管、稳岗就业、养老服务、义务教育、涉农补贴、公共文化服务、社会救助等9大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三是要突出解决政策解读、回应关切质量低劣、制作粗糙的问题。回应关切应当是根据本单位职能,围绕公众关心关注点进行回应。如城区入学、高中招生、减税降费、奖补政策等。四是要继续做好市、县复测反馈问题的整改,补充完善202212月份、第四季度、全年相关信息发布。

(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的编制。全县29个县直单位和16个乡镇,均依法在131日前完成年报发布。我县主要存在问题是:一是总体情况部分字数超量,限1000字。二是部分数据统计不全,如依申请公开应当既包括线上,也包括线下。三是补充一些创新点、经验总结等。

(三)制定出台政府信息管理制度。一是要明确信息产生机构的公开责任,保障信息源,把握“谁制作,谁公开”的原则,制定保障制度和审批流程,分解栏目维护责任;二是要加强信息“三审制”,严禁涉密件、个人隐私信息上网;三是要制定政府信息管理制度,强化措施,确保政府信息不脱管。四是把好印章关,未定公开属性的文件、资料一律不盖章、不给文号。文件制发时左下角都应标注公开属性,不予主动公开的应当登记理由。

(四)完善基层双化领域管理机制。各领域均由国务院和省、市政府部门根据工作业务制定的标准目录,其信息发布与业务工作高度相关。各领域牵头单位要结合业务工作,将乡镇相应领域的监督纳入日常管理和考核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