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二)继续常态化落实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坚决贯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健全“四早”常态化防控机制,因时因势精准施策,持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坚决守住枞阳这一方净土。一是全面加强基础能力建设。现有核酸检测生物实验室3家、检测设备19台,移动核酸检测车1辆【日最大检测量8000单管】,具有PCR上岗资质检测人员46人,核酸采样人员937人,全县日最大核酸检测能力达19440单管。健全“三公(工)”联合流调机制,进一步充实流调人员力量,已建成三级流调队伍9支54人【公安13人、公卫36人、工信5人】。二是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组建包保团队逐户开展“敲门行动”,2022年以来共转运、安置隔离人员8976人,均落实核酸检测等健康管控措施;开展50类重点人群核酸检测86501人次;累计收到外地协查函602份。三是持续加强医疗机构院感防控工作。持续推进医疗机构疫情防控要求,健全完善发热门诊、预检分诊流程,规范运行,对发热等症状患者一律落实逢人必检要求,严禁未设置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截留、收治发热等症状患者,发挥“哨点”作用,坚决做到“早发现”。坚决落实医疗机构院区封闭管理、“一患一陪护”等要求,加强集中隔离点等涉疫场所疫情防控监督指导,严防交叉感染。四是全力补齐医疗救治资源短板。根据市统一安排,枞阳县人民医院为市亚(准)定点医院,已经完成规划建设方案,由藕山传染病院区、向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汤沟镇中心卫生院三个病区组成,建设床位1000张、其中重症床位100张;同时确定义津镇中心卫生为我县黄码医院,满足群众日常就医需求。五是全力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全县新冠疫苗接种102.5万剂次,全程接种率96.57%,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群接种覆盖率92.90%。
(三)不断提升卫生健康服务能力。一是稳步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全县卫健系统在建项目【枞阳县人民医院外科综合大楼、枞阳县人民医院感染病院区、枞阳县人民医院精神病院区、枞阳县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及传染病区、枞阳县医养结合一体化项目、枞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中心项目】均采取领导挂点、专人负责、制定施工计划、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等措施,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目前整体工作进展顺利。二是构建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全力推进枞阳县医养结合一体化项目建设【汤沟镇中心卫生院主体楼已全部封顶;向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楼第4层、医技楼第2层正在施工;义津镇中心卫生院医疗综合1层、养老楼2层施工;麒麟镇卫生院住院部第2层、养老楼第4层、门诊楼基础正在施工;三个改造项目点官埠桥镇卫生院、会宫镇卫生院、白梅乡卫生院屋面防水、外墙真石漆已完工】。持续推进2家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枞阳县社会养老服务中心、枞阳县泓爱健康养老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枞阳镇莲花湖社区被命名为2022年全省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县中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三是加强医政管理,推动中医药、科教工作健康发展。对医疗机构院感、药事、护理、急诊急救、医学影像、血透、临床麻醉等专业开展医疗质控检查;对全县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全覆盖;县级公立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专科医院等能够规范开展中医药服务,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能够规范提供6类10项以上中医药技术服务,10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能够规范提供4类6项以上中医药技术服务;推广应用35项卫生健康适宜技术,县中医院骨伤科获批省中医药管理局第二批中医特色专科建设;县医院成立县口腔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构建综合医院口腔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公共卫生机构各司其职、优势互补的牙病防治体系。全县设有口腔科的医疗机构12所;口腔执业(助理)医师数和口腔注册护士数分别达到59人、41人;口腔科床位数和牙椅数分别达到11张和75张,均已完成省、市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
(三)强化综合保障能力建设。一是加强行政监督执法建设。完成审查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查案件20起。对医疗机构开展监督检查868户次。对全县56家国家、省级双随机抽取单位开展全覆盖抽查;查处各类违法案件46起;办理行政审批事项390件。二是强化卫生人才队伍建设。2022年,校园招聘7人,乡村医生免费定向培养高职医学生5人,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16人,安排“支医”5人,安置“支医”服务期满人员4人,社会化公开招聘33人。三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全县二级以上医院电子病历分级达3级标准、智慧医院达1级标准。推动基层业务系统稳定运行,基层集成云累计门诊人次5.9万人次,住院人次2457人次,LIS系统累计检验9.3万人次,PACS系统累计检查2.2万人次。四是提升舆论氛围,扎实推进省级健康县创建。深入开展卫生健康主题宣传,在各级杂志、期刊、简报等刊文90余篇(次);制作《“针”会惹祸》(视频类)在“2022年安徽省第三届健康科普作品征集大赛”中获市级二等奖。结合全国预防接种日、全国疟疾日等重要节点,开展以健康口腔、健康教育进社区、糖尿病等为主题的16次宣传活动;启动健康县创建,在全县10个村、2个企业、6个机关事业单位、17家医疗卫生机构、6所学校开展基线调查。
(四)稳步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一是提升人口统计质量,加强人口监测。2022年统计年度全县出生总人数为3717人,与2021年同期比减少出生819人,其中:一孩1822人,二孩1528人,多孩367人。人口出生率4.50‰,人口自然增长率-1.28‰。二是落实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关心关爱特殊家庭。优化生育政策与相关配套措施衔接,充分完善计划生育家庭保障制度。三是夯实计生宣传,促进健康管理。在藕山镇藕山村开展省级“家庭健康促进行动”项目,开展活动11场次、参与562人次,发放宣传图册和宣传纸963份,活动礼品562份;对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的宣传解读,集中开展线下宣传162次,参与人数6.8万人次;开展义诊152次,服务人数4.6万人;举办健康知识讲座268次,线上线下参与人数7890人。发放“三减三健”核心信息、《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基本知识与技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孕妇保健》《儿童保健须知》折页、手册、明白纸等宣传资料10万余份;在国家级媒体宣传3篇,省级媒体16篇,县级媒体52篇,县级电视台新闻3篇。
(五)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是全力推进省、市、县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建设。2021年9月9日县人民医院被省脑防委授予省级“卒中中心”称号。2022年11月4日,省卫生健康委正式批准枞阳县人民医院为三级综合医院。将县医院薄弱的心内科、妇科进行托管,遴选专家担任托管科室学术主任。将大内科按二级学科细分为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肾病学科,增设营养科、精神科门诊、预防保健科。二是稳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将铁铜社区卫生服务站调整至县中医院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继续安排18名县级医务人员下沉乡镇卫生院开展驻点帮扶工作;选派基层执业(助理)医师60人前往县人民医院进修,对516名村卫生室执业人员开展业务能力培训。继续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按人头总额打包预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打包预付管理。推进医共体中心药房建设。
(六)切实增强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一是加强村医队伍建设,完善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县190村、24个社区建立214个村(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所有行政村均设置1所村卫生室,至少配备1名村医,每千名服务人口配备1名乡村医生,确保农村居民使用当地常用交通工具或步行不超过30分钟即可享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全县57个村卫生室、2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达到标准化建设标准。二是提质增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2022年常住人口签约服务20.9万人;推进15个乡镇卫生院和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动创建活动,力争横埠镇中心卫生院创建达到推荐标准,5家乡镇卫生院(钱铺、麒麟、会宫、官桥和金社)创建达到基本标准。三是做深做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深化应用“两卡制”,全年两卡制得分2116万分。
(七)统筹推进民生工程、暖民心行动及其他重点工作。一是实施3项省级民生工程和2项暖民心行动。二是顺利开展妇幼保健,深入开展妇幼(重大)服务项目。三是落实其他法定传染病防控,开展地方病防控。四是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巩固卫生创建成果。对全县2021年56家创建无烟单位进行予以命名,浮山镇、官埠桥镇、钱铺镇荣获省爱卫会2021年度“安徽省卫生镇”命名,2022年钱铺镇钱铺村等7个村获“安徽省卫生村”称号,县商务局等21个单位获“安徽省卫生先进单位”称号,全县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现“安徽省卫生先进单位”命名全覆盖;藕山镇、6个省级卫生社区(村)、5个省级卫生先进单位获重新确认。截止目前,全县现有省级卫生镇9个,省级卫生村(居)38个,省级卫生先进单位41个。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