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定不移,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指导力度。
(二)守牢底线,巩固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成果。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定不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坚定不移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一是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持续完善发热门诊管理,规范定点医院医疗救治流程。提高核酸检测能力和质量,加强采样队伍、检测队伍建设和培训。提升流调溯源能力,加强流调队伍建设和培训,强化大数据应用,加强疫情风险形势研判。推动构建重点防疫物资和民生物资保障运行机制,为疫情防控提供强有力的物资保障。三是严防医疗机构院内感染。严格落实进入医院人员测温、扫码、戴口罩等防护措施。严格规范发热门诊诊疗流程,落实发热患者预检分诊、首诊负责制和全程闭环管理要求。加强住院防护和探视管理,做好患者、陪护人员和医务人员等健康管理。四是健全完善公共卫生体系。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强重大疫情救治能力和基层公共卫生能力建设,大力推进村(居)公共卫生委员会职能建设,全面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完善快速响应机制,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
(三)优化思路,持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一是推进县级公立高质量发展。加快县级公立医院提质升级,稳步推进省立医院托管县人民医院;县人民医院对标三级综合医院标准优化管理机制、提升服务能力、改善服务态度,县中医院积极争创三级中医医院。二是持续巩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成效。继续实施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百千万”工程;健全完善中心药房管理、运行机制,有力保障基层用药需求;推进铜陵市居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实现电子病历互联互通。三是稳步推进医防融合建设。有效整合医共体公共卫生职能,强化健康促进中心管理职能,发挥临床学科预防保健职能,推行临床科室日常诊疗“一病多方”制度,临床科室开具健康处方要达到60%以上;加大中医药“治未病”服务水平,以县中医院医共体为先期试点,结合医共体中心药房建设,在医共体内提供中药饮片统一采购、调配、煎煮和免费配送等一体化服务和慢性病用药配送服务等。
(四)提质增效,加快提升卫生健康服务能力。一是医疗质量管理持续加强。加强全县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加强中医药宣传工作,做好全县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强药事管理和口腔健康教育,建立县域医共体牵头单位口腔科与基层医疗机构口腔科对口帮扶机制【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口腔专业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2023年计划委托培养6名口腔专业医师(本科3名、专科3名),全县口腔执业(助理)医师数和口腔注册护士数分别达到57人、34人,口腔科床位数和牙椅数分别达到11张和75张】;开展“诱导消费”、过度诊疗等社会反映强烈的诊疗行为专项整治,依法规范诊疗服务行为;二是深化“放管服”。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进行证明事项清理工作,优化或简化办事流程,导群众和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持续推进法治宣传,履行和推动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查。三是加快重大项目建设。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的发展思路,科学谋划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积极做好中央、省级转移支付和债券资金的争取,加快推进枞阳县人民医院外科综合大楼年底前进行竣工验收,其他项目年底前竣工。四是巩固卫生县城创建成果。开展市容环境集中整治行动,进一步落实网格责任,加强巡查管理,及时纠正“十乱”行为,对标对表确保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县城年度复审;着手开展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工作,根据市统一部署,做好国家卫生县城申报工作。
(五)强基固本,着力加强基层卫生健康工作。一是做好健康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助力我县乡村全面振兴。二是继续实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项目。2023年30%村卫生室达到标准化建设水平。三是积极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力争达到推荐标准2家,其他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达到基本标准。四是落细做优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人群签约覆盖率和重点人群签约率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四是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卫生监督协管,加强各项卫生监管力度。
(六)以民为本,推进民生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一是积极发展普惠托育体系,关怀关爱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积极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加强妇幼保健体系建设,配套完善生育相关政策;加大托育服务资源统筹力度,新建一所县级公办独立托育服务机构,按照每千人口不少于10个托位标准;持续推进综合服务管理改革,精准做好计生家庭服务,加强计生协会自身建设,推进县计生协改革方案的落实、实施,进一步开展好健康关爱、健康教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服务、便民维权、流动人口关怀关爱等活动;二是做深做实暖民心行动,确保暖民心行动深入人心。继续实施2项暖民心行动(安心托幼行动、健康口腔行动),新增3项暖民心行动(眼健康行动,社区医疗提升行动,适龄妇女两癌筛查行动),新增托位600个,完成全县2800名3-6岁儿童局部涂氟,2660名6-9岁儿童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幼儿园和小学(3-11岁、3.6万人)享受免费口腔健检查2次,中学(12-18岁2.8万人)享受免费口腔健康检查1次。三是持续做好“一老一小”服务工作。申报创建优质医养结合示范县,创建优质医养结合示范机构1个、优质医养结合示范中心2个、省级老年友好型社区1个,医疗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创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拟创建率达90%;加强母婴安全保障工作,继续抓好高危孕产妇筛查与转诊工作,做好控制全县剖宫产率工作,组织开展全县孕前优生项目、两癌筛查和生殖健康检查等项目。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