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牢固树立“发展为要、项目为王、实干为先”鲜明导向,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奋力推进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全县上下要做到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奋力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
二是强化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坚持把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作为抓好有效衔接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做到快速发现监测对象、精准落实帮扶举措、有效化解返贫致贫风险。继续实施“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以未消除风险的监测对象为重点,根据实际需求制定落实帮扶措施,防止过度帮扶和福利陷阱。制定网格员管理办法,全面提升网格效能。持续加强部门间数据共享比对,发挥关键信息实时推送和部门数据比对机制作用,及时预警、核查和处置,重点监测农户收支变化、“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现状等。配合做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
三是强化衔接资金项目建设和扶贫项目资产管理。扎实推进2023年项目库建设工作。强化督查调度,确保2023年项目如期完工;用足用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政策,优先满足已脱贫户产业发展合理贷款需求;继续开展“防贫保”工作;持续开展雨露计划项目。继续做好光伏帮扶电站管护和收益分配工作。全面管好、用好扶贫项目资产,完善管理台账。
四是强化各级各类问题整改。聚焦2022年国家考核评估反馈问题和省考核评估发现问题,制定整改工作方案,建立问题、措施、责任、时限“四项清单”,强化工作调度,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整改任务。
五是强化“五大帮扶”各项工作。全力以赴做好省直单位定点帮扶工作。继续坚持县级领导联系村和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制度,扩大帮扶成果。深入开展脱贫地区农副产品产销对接“八进”行动。强化政府引导,推进帮扶专馆、专区、专柜市场化运营。鼓励支持社会组织、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参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积极开展“万企兴万村”活动,引导企业支持所帮扶村发展产业、带动就业、助销特产、公益帮扶。
六是强化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工作。加强乡村建设项目库建设和任务清单管理,加快推进乡村建设信息采集。建立健全监测调度机制,深入推进乡村建设“183”行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重点工作,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广运用积分制、清单制等乡村治理方式。广泛挖掘、梳理、总结各地信用超市、振兴超市、生态美超市以及乡村小微权力清单、数字化治理平台等经验做法,进一步强化点上示范引领和面上推广运用。持续开展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聚焦解决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七是强化乡村振兴队伍建设。严格落实“一改两为五做到”要求,推动乡村振兴队伍用实干担当、服务质效、严格自律展现新面貌、树立新形象。及时根据省、市要求,出台我县乡村振兴机构“三定”方案。突出乡镇干部、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等基层业务骨干,分类分级开展乡村振兴主题业务培训,强化工作督查指导。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加强对驻村干部、包村帮扶成效考核。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