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官埠桥镇> 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113407220031265225/202302-00002 组配分类: 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机构: 枞阳县官埠桥镇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官埠桥镇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文号:
发布日期: 2023-02-15
有效性: 有效 咨询电话: 0556-2511224
官埠桥镇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3-02-15 09:32 来源:枞阳县官埠桥镇 浏览次数: 字体:[ ] 文本下载
   2022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及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官埠桥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落实上级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好、补齐短板工作总基调,以乡村振兴为重点,全力打好疫情防控战,统筹抓好民生保障、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综治信访维稳、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守牢记纪律红线,勠力同心、攻坚克难,各项重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到11月份,我镇财政税收任务完成1154万元,超额完成年初县下达财政收入任务的142.51%。1到10月份,我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21万元, 同比增长42%;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总值1.94亿元,同比增长7%;限上商贸销售总额5347万元。培育恒兴米业、龙腾科技、继光石子厂3家企业入规上统。全镇呈现出经济发展稳中向好、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安定和谐的良好局面。
    二、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一)项目建设持续突破。积极协调推进平泰能源枞阳麻布山分散式风电场项目;白鹤滩-浙江±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官埠桥段征迁工作基本结束,共建设塔基10个,完成拆迁12户;用时2个月完成博泰科技产业园24户征迁和387亩土地征收工作,打造出枞阳速度;全力推进G237、帚黄路、继查路重点工程建设完工,顺利通车;投资57万元新建农村公路安全防护工程;投资80万元完成一批抗旱扩挖当家塘工程项目,投资9万元打造4口抗旱井,有效帮助农户解决耕地干旱问题;投资545万元实施鲍龙庵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投资392万元完成岱冲、团山水毁道路工程;投资192万元组织实施800户改水改厕。
   (二)特色产业强力推进。一是大力发展白茶产业。官埠桥镇现有白茶种植面积近7000亩,我们将以安徽省官山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安徽省红盘山生态林业有限公司为龙头,全力打造白茶品牌,提升白茶品质,到“十四五”末,将全镇白茶种植面积扩建到20000亩以上,打造白茶特色重镇。二是大力发展岱冲湖旅游开发项目。结合岱冲村特色村项目建设,强力推进岱冲湖旅游开发项目实施,利用白茶产业优势,推进茶旅融合发展,在镇域内形成旅游闭环,促成“以茶促旅、以旅带茶、茶旅互融”的发展格局。
   (三)城乡面貌提档升级改善。官埠桥镇紧紧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六乱”“开展六清”集中整治活动,细化工作方案,以点连线、以线扩面,加大投入力度在全镇范围内开展整治行动,助力乡村振兴,镇域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提升。
   (四)美丽乡村活力迸发。投资388.8万元官山柿板中心村已建设完工;投资389.7万元打造龙桥龙潭桥中心村美丽乡村项目已动工;新庄、黄华、继光3个美丽宜居自然村庄已在建设中。努力实现村庄道路硬化、立面美化、环境净化、路灯亮化、居住休闲化。
   (五)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巩固。持续巩固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工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工作要求,有效防范因灾因病致贫,确保相对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不返贫、边缘户稳定增收不致贫。今年来,我镇开展四次一般农户全覆盖排查,新识别监测户11户25人;雨露计划资助中高职学生110人、16.5万元;义务教育实施教育资助286人、23.25万元;全镇1668户脱贫户5378人都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并购买了防贫保的二次保险;到村到户产业发展有序推进,岱冲、祖农等8个村支持村集体经济295万元;脱贫人口就业形势整体稳定,全镇脱贫人口外出务工 2017人,人社部门开发的公益岗位93人,两个出列村利用光伏收益开放的公益岗位16人。
   (六)疫情防控科学精准发力。面对疫情防控的复杂性,我镇坚持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狠抓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取得了“零输入”“零疑似”“零确诊”的良好成绩。全镇区域范围内广泛深入宣传,设置“小喇叭”,张贴通告。在辖区范围内人群聚集场所设置“二码”联查点,常态进行测温、督促佩戴口罩、核验通行。加强返乡人员摸底排查与管控,根据风险级别分别落实相应管控措施。持续推动疫苗接种工作及区域核酸检测工作。
   (七)民生福祉取得明显成效。官埠桥镇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振兴发展的重要工作。就业方面,积极拓宽就业渠道,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参军入伍;开发公益岗位90个,安置90个就业困难的脱贫人口实现就业;申报脱贫人口居家就业7人,申报脱贫人口跨省交通补贴18人;帮助残疾人创业就业15人。武装方面,落实武装工作经费10万余元,加强武装部办公室、战备物质库及11个村民兵营部的硬件建设,按照基层规范建设配备一大批应急装备,2022年我镇征兵任务12人,实际完成13人。文化服务方面,积极举办各类文艺活动,组织参加8.8全民健身运动并获得市级优秀奖;健全全镇11个村农家书屋及农民健身场所。养老保险方面,全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人数累计10467人,完成参保率77.7%,二次缴费人数549人,人均缴费水平323.73元,领取养老待遇的6850人。医疗保险方面,2022年我镇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1%,参保人数33967;全年全镇就诊27316人次,医药费用总额45850631元,其中合格费用35752926元,合计基金支付20642136元。民政补助方面,1-11月底累计发放低保资金约500万元,五保资金约93万元;救助158人次,已发放临时备用金23.75万元;累计发放残疾人护理补贴45.97万元,生活补贴44.32万元;全年累计发放高龄补贴71478元;对5个孤儿逐户走访评估,按时发放生活补助金60500元。
   (八)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对重点行业重要领域进行专项整治。聚焦痛点堵点,积极破解难题,竭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健全完善领导干部接访制度,党政领导主动带案下访。大力开展反诈骗宣传,极力推进反诈APP注册安装。开展平安乡镇、平安村、平安家庭等系列活动,排查防范个人极端案件重点人员6人,积极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案件52件,化解历史积案1件,全年实现零“进京访”“赴省访”目标。社会公众安全感和政法队伍满意度不断提升。
   (九))政府建设不断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驰而不息整治“四风”,强化党员干部责任担当,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政务信息及时公开,不断提高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以及行政服务效能。
                                           2023年工作计划
    2023年整体目标:一是财政收入增长9%以上;固定投资增长12%以上;规上企业总产值增长10%以上。二是促使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约发展,经济增长质量明显提高,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城镇建设更加完善,公共服务更加健全,社会事业更加进步,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
围绕以上预期目标任务,结合我镇实际,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优化企业服务。继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大行动,深入推进“四送一服”,积极帮助企业协调优惠政策兑现落实,对现有重点企业、项目做好跟踪服务。发展万亩白茶基地,以官山村、官桥村为白茶种植示范区,辐射带动全镇形成万亩白茶基地。推行党建引领,以“党建+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倾力打造连片万亩以上规模香榧种植,促进农业产业兴旺。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落实“一把手”招商,围绕农副产品深加工和生态农业,谋划、筛选、推出一批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通过定位招商、党建招商、专班招商,招引行业龙头企业,带动农产品加工业和生态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着力引进一批产业层次高、带动致富能力强、适宜本地发展的项目及其配套企业入驻。
   (三)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力争2023年在全镇11个村每个村设立1-2个样板组,以样板组带动其它各村组的人居环境整治。抓好宅基地管理、农房建设管控工作,落实“一户一宅”制度,持续保持控制新增违建的高压态势,确保零增长;同步加强农村农田、交通、水利、饮水、物流、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村组环境。
   (四)加快小城镇规划建设步伐。启动镇区建设,规划优化城镇布局,扩大城镇规模,完善城镇功能,突出城镇特色,优化城乡交通,对镇区内主干道进行优化升级,实施主镇区道路“白改黑”,谋划布局街镇生活、农业生产、自然生态空间,做到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管理先进,确实使小城镇成为全镇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五)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健全公共卫生防护机制,织密疫情防控网,做好重点人员闭环管理、重点场所防控等工作。坚决防止出现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松劲心态,把疫情防控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坚持下去,继续落实落细各项常态化防控举措,不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突出“人”“物”同防,强化辖区内学校、养老机构、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防控,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和培训演练,进一步健全防控救治等体制机制,增强应急处置能力。
   (六)持续抓好民生改善。巩固拓展扶贫成果,精准实施社会救助,推动低收入农户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抓实抓细民政工作,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切实增强民生福祉。持续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全力抓好就业创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聚焦贫困劳动力、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实施全民参保工作,积极推进基本养老、医疗保险扩面征缴。
   (七)筑牢社会稳定基石。健全以党委、政府为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社会舆情汇集分析机制、信访稳定风险。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制度,加强对重点企业、重点区域的巡查力度。强化环境保护与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不断提升安全生产、自然灾害等应急突发事件的风险防控。严打电信网络诈骗、走私等违法犯罪行为,深入推进平安枞阳、法治枞阳建设。
  (八)加强政府政治建设。一是强化政治意识,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实际行动确保党中央和省市县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履行政府系统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二是严格依法行政,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强化法治教育,提升镇村干部的法治意识和社会治理能力,引导和帮助人民群众依法办事依法诉求。严格落实权力清单制,规范“小微权力”运行,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让权力公开透明、阳光运行,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官埠桥。三是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压缩一般性支出,确保三公经费支出持续减少,用政府的“紧日子”换来人民群众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