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制规划的必要性和依据
【必要性】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数字经济的发展基石,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也是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引擎。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为加速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使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步伐更加稳健,更有效地做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国家及省市都出台了相关政策、规划。
因此,枞阳县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既是对上位规划的贯彻落实,也具有深刻而迫切的现实需要。为明确枞阳县“十四五”期间“新基建”发展目标、重点任务等主要内容,结合县域实际,县发改委会同编制单位编制了《枞阳县“十四五”新基建发展规划》,《规划》将为枞阳县未来五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指引。
【编制依据】
(1)《铜陵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2)《枞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3)《“数字安徽”建设总体方案》《加快发展数字经济行动方案(2022—2024年)》;
(4)《安徽省“数字政府”建设规划(2020—2025年)》;
(5)《“数字枞阳”建设“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
(6)《枞阳县“十四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
(7)《枞阳临江产业园发展规划》。
二、研判和起草过程
(1)2020年9月,正式启动《枞阳县“十四五”新基建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2)2020年11-12月,现场踏勘,收集相关资料;
(3)2021年6月底形成《枞阳县“十四五”新基建发展规划(初稿)》,并召开初步成果汇报会;
(4)2021年11月20日,形成《枞阳县“十四五”新基建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
(5)2021年11月25日,组织县数据资源管理局、县公路局、县经信局部门召开评审会议;
(6)2022年3月9日,召开专题会议;
(7)2022年3月25日,征求各部门的意见;
(8)2022年5月5日,根据部门意见,修改完善形成《枞阳县“十四五”新基建发展规划(送审稿)》;
(9)2022年5月,征求专家意见;
(10)2022年6月15日,根据专家评审意见,修改完善,最终形成《枞阳县“十四五”新基建发展规划》。
三、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枞阳县积极推动智慧城市、信息化等方面的工作,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
1.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十三五”末,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31.83万户,自然村光纤网络覆盖率100%;4G移动电话用户数达32.3万户;存量基站676座,其中5G基站53座,4G网络基本实现城乡深度覆盖,5G 基站建设和网络试点全面展开,农村宽带平均接入速率达100Mbps。配置乘用车快充桩80个,慢充装630个;配置商用车快充桩70个,慢充桩140个。
2.数字技术融合应用广泛深入。在建或拟建智慧项目18个。改造完成数字化防控联动防控体系建设暨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建成纪委监委“五务”公开网络监督平台、司法行政管理指挥中心监控系统、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2019 年乡村智慧学校。
3.产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加快。信息化技术与传统产业不断融合,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推广应用。万华禾香公司与电信运营商、华为等企业合作,在全连接工厂、标识解析、视觉识别、智慧供应链等领域打造应用场景。
四、发展目标
到2025年,基本建成以新型网络为基础、智能计算为支撑、信息安全为保障、转型促进为导向、融合应用为重点、基础科研为引领、产业创新为驱动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到2035年,基本建成“智能泛在、融合高效、安全可靠”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
1.信息基础设施方面。打造以5G规模商用、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全面布局为特征的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5G、千兆光网、物联网等取得突破性进展,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流量和网络已推广应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开始应用。
2.融合基础设施方面。打造以全面融合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为特征的新型智慧化城市。交通、能源、物流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不断加强,市政设施数字化公共服务水平显著增强,形成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新型基础设施示范项目。
3.创新基础设施方面。打造以一批有影响力的创新平台和转移转化基地为特征的创新基础设施,形成多元引领,人才、技术、资本集聚的创新基础新生态。建设一批“孵化+创投”“互联网+”等新型孵化器和专业化众创空间。
五、主要任务
1.优化提升信息基础设施。加强信息基础设施供给,全面构建大带宽、高可靠的“双千兆”高速通信网络,打造高中低速协同的移动物联网体系,推动骨干网承载能力提升,建成“泛在感知、高速互联、智能敏捷、安全可信”的新一代信息通信网络,夯实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的网络基础,全面落实各类公共资源向 5G 基础设施免费开放。
2.深化建设融合基础设施。加强推进传统基础设施领域智慧化建设,以信息技术赋能交通、市政、物流等传统基础设施升级,强化综合交通协同运营管控,推动平台互联、数据互通,形成传统基础设施与新型基础设施融合的发展格局,支撑枞阳社会经济发展。
3.强化布局创新基础设施。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布局产学研融合的创新基础设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点围绕基础科研、传统产业升级、前沿新兴产业发展等现实需要,完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布局,助力安徽省“科技强省”建设。滚动实施一批省、市科技重大专项,大力发展“知识经济”,争创国家创新型试点县。
六、创新举措
一是专栏设置更细致。规划同时设置了12个专栏,其中指标专栏2个,10个项目专栏(4个配图专栏),涵盖交通运输、市政基础设施、城市治安管理、农业物联网、物流基础设施、新能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各项指标、重大项目及主要任务层次分明、重点突出。二是场景应用有图例。新基建所涉及的信息化概念、新兴概念及专业词汇较多,在应用领域等方面理解起来可能存在一些困难。为此,本规划针对应用场景设置了大量图例,并配上文字说明,让普通群众也能轻松读懂。三是内容总结更凝练。《规划》末尾添加了两个附件,附件1以表格形式展示了枞阳县“十四五”期间新基建重点建设内容及目标,脉络清晰、一目了然;附件2对《规划》中出现的专有名词统一进行了解释,并配有丰富图例协助理解。
七、保障措施
从6个方面做好保障措施,即统筹组织实施管理、加强政策倾斜保障、完善资金筹措渠道、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营商环境优化和加强培育市场需求。
解读机关:枞阳县发展改革委
咨询科室(部门):综合股
电话:5733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