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雨坛镇> 决策公开> 意见征集
索引号: 113407220031265300/202302-00024 组配分类: 意见征集
发布机构: 枞阳县雨坛镇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名称: 关于征询公众对《雨坛镇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文号:
发布日期: 2023-02-20
有效性: 有效 咨询电话: 0556-2551060
关于征询公众对《雨坛镇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发布时间:2023-02-20 10:04 来源:雨坛镇 浏览次数: 字体:[ ] 文本下载

关于征询公众对雨坛镇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

建设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一、决策说明

为进一步提升雨坛镇水旱灾害应对能力,根据省市县有关文件工作要求,我镇起草了《雨坛镇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建设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现向公众公开征求见。

二、意见征集时间和反馈渠道

 1、时间:2023320日上午10:00前

 2、反馈渠道:雨坛镇党政办

 地址:雨坛镇人民政府

 联系电话:0562-2551060

 邮箱:445777169@qq.com

三、征求意见稿

附件1:《雨坛镇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

附件2:关于《雨坛镇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的起草说明

 

   

 

附件1:       

雨坛镇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建设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

为进一步提升雨坛镇水旱灾害应对能力,打牢基层基础根据省市有关文件要求,镇主要负责人同意,决定在全开展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工作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问题导向、实战引领,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化改革创新,完善工作机制,着力提升基层极端天气应对和突发灾害风险防范化解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建设目标。

聚焦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提升,围绕“五个强化、五个提升”即:“强化防汛责任落实,提升执行力;强化风险隐患排查,提升识别力;强化预警响应联动,提升管控力强化应急要素支撑,提升保障力;强化人民防线基础提升共治力,建成上下贯通、责任压实、响应快速防控严密保障有力的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体系,大力提升基层防御暴雨、洪涝、干旱等灾害水平,努力实现“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的防汛抗旱工作目标

 

建设内容

(一)强化防汛责任落实,提升执行力。

1.健全机构(1)完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以下简称镇防指),由党委书记任政委,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指挥长。成立镇防指日常事务的办事机构(以下简称镇防办),成员为承担防汛抗旱职能的镇二级机构负责人,配备必要专业人员。乡镇防办主任由分管防汛抗旱的负责人担任,副主任由承担防汛抗旱任务的负责人担任(2)在应急响应期间,镇防指整合人员力量,成立指挥协调、抢险救援、生活保障等应急工作组,分工负责具体应急处置工作(3)镇所辖十个村汛期成立防汛抗旱小组(以下简称村防汛小组)。

2.压实责任。(1)建立镇科干包村、村干部包组、党员干部包户到人的工作责任制,实行镇、村一把手总负责制(2)镇防指根据辖区灾害特点和防汛任务轻重缓急,结合现有社会治理体系,负责组织指导村划定防汛责任网格,落实网格责任人并明确其职责,实行定格、定人、定责清单式管理。(3)镇、村防汛责任人每年汛前根据人员变动情况进行调整;采用明白卡等方式实行责任告知制度,确保每名责任人熟知其具体职责。3.完善制度(1)制定值班值守制度,明晰值班职责严格执行镇防指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村防汛小组应急响应期间24小时巡查值守(2)镇防指和村防汛小组应设立固定办公值班场所,配备电话、传真和计算机(含网络)等设备。镇防办办公地点设在党政办公室,值班电话:0562-2551060,重要制度上墙公示。

(二)强化风险隐患排查,提升识别力。

4.全面排查。(1)镇防指组织相关部门于每年的2、3月份对辖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风险区、高陡边坡、切坡建房危旧房屋、排水设施、河道、堤防、水库、尾矿库、山塘、低洼易涝区(点)、农家乐学校养老院、卫生院、工矿企业、沿河道路、桥梁、渡口、在建工地等部位(区域) 进行全面排查,掌握风险和隐患底数。(2)镇防指会同县水利局县自规局、县住建局等部门对辖区可能受暴雨洪涝威胁的人群进行重点排查,逐一确定需要转移的对象。

5.清单管理。(1)镇防指会同县行业主管部门对排查出的各类风险进行识别评估,以高、中、低标识风险程度,建立风险等级分类管控清单。在高风险区(部位)设立明显标示牌。(2)镇防指对排查出的险工险段、阻水障碍等建立整改清单,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限时销号;对一时不能消除的隐患制定应急度汛措施。(3)镇防指对需转移对象建档立卡,实行清单动态管理。(4)每年汛前将灾害风险等级分类管控清单、隐患整改清单、需转移对象清单报县防指备案。

(三)强化预警响应联动,提升管控力。

6.监测预警。(1)镇要及时对接收到的各类预警信息进行研判完善预警信息发布渠道,确保重要预警信息、工作指令第一时间传递到乡镇防汛责任人、村防汛小组成员、网格责任人等。(2)村配齐手摇报警器、铜锣、口哨等预警设备和工具,充分利用应急广播、电话、短信等,及时将预警信息传递到户到人,必要时开展“敲门”行动。(3)建立临灾预警“叫应”机制,镇、村防汛责任人接到预警后,要及时反馈并采取相应防范应对措施。未反馈的,预警发布单位要通过打电话等方式及时通知防汛责任人,确保既要“叫醒”,也要“回应”。

7.转移避险。(1)镇防指会同县行业主管部门对照风险隐患,确定降雨和水位阈值,明确受威胁人员转移条件强化预警和响应措施衔接,增强刚性约束。(2)建立转移责任人和被转移人员一一对应清单,对辖区内老人、残疾人儿童等重点人群要落实“一对一 ”责任人。(3)村向需转移对象建档立卡户发放转移避险“明白卡”,明确告知“何时转谁来转、往哪转、怎么转”。(4)镇防指建立人员转移保障制度,对干部进村入户动员组织、人员转移次序、转移完成时间、转移人员管控等作出具体要求。(5)转移避险工作应积极主动,一旦出现突发情况、群众生命安全受到威胁,要争取时间,做到镇自为战、村自为战,果断迅速组织人员撤离避险。

8.应急处置。(1)镇防指和村防汛小组建立汛期日常巡查和应急巡查制度,明确责任人、巡查路线、巡查频次巡查内容等。(2)应急响应期间,镇、村负责组织本地群众性巡查队伍和应急队伍按有关规定开展巡堤查险、风险隐患排查工作。(3)镇防指根据有关规定,建立重点部位“关停撤”机制,按照权限,决定采取“三停”(停工、停业停课)措施,撤离受威胁区群众。

9.信息报送。(1)镇、村分别明确1名信息员负责信息的收集、统计和上报工作。(2)村在灾害发生后30分钟内将本地突发险情灾情上报镇防指。镇防指在接到灾情险情后15分钟内口头1小时内书面报告县防指。

(四)强化应急要素支撑,提升保障力。

10.应急队伍。(1)镇、村整合辖区民兵、公安干警、森林防灭火人员、企事业单位青壮年干部职工等组建基层应急队伍,承担辖区巡查和突发灾情险情先期处置工作(2)镇组建50人组建15人的基层应急队伍。(3)镇为参与一线巡查的防汛责任人和应急队伍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装备确保参与抢险救援的人员安全。

11.物资储备。(1)镇政府要有面积不小于50平方米的防汛抗旱物资仓库(包括代储点),村要有面积不小于15平方米的防汛抗旱物资仓库(包括代储点)。(2)镇、村物资储备品种、数量根据《防汛物资储备定额编制规程》(SL298-2004) 储备到位。

12.避险设施。(1)镇政府在雨坛中学设立可容纳150人的避灾安置点。(2)雨坛要设立1个规划安置人数不小于50人的村避灾安置点。(3)完善避灾点布局,根据需要在村组增设一批紧急临时避灾点,保障紧急情况所需。

13.应急预案(1)镇、村两级要编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重点明确职责分工、风险隐患排查、预警信息传递、风险管控、转移避险等内容。(2)村要绘制暴雨洪涝风险图,标明风险区范围、隐患点位置、居住人员数量及分布网格责任人转移路线、避灾点等信息。(3)镇防指对村预案和暴雨洪涝风险图审查,镇预案和村预案、暴雨洪涝风险图由镇政府批准印发,镇预案报县防指备案。

(五)强化人民防线基础,提升共治力。

14.培训演练。(1)镇防指制定培训制度和年度培训计划每年汛前组织1次防汛责任人、抢险队员、巡堤查险人员等岗位培训。(2)镇每年开展1次实战演练或桌面推演村每年组织开展1次需转移对象转移避险实战演练,演练侧重检验应急处置流程熟悉程度、协同配合能力群众知情参与(3)镇防办做好演练相关文字、图片视频资料的汇总、存档,并报县防指备案。

15.宣传教育。(1)镇防指制定年度宣传计划,通过广播网络和警示教育片、宣传册、讲座等多种形式,使防汛避险知识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提高民众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2)村应将暴雨洪涝风险图等张贴在宣传栏、村务公开栏,广泛告知群众。

16.总结评估。(1)发生较大以上险情灾情后镇在组织做好防灾救灾、恢复重建工作同时,及时组织复盘总结(2)加强复盘总结成果运用,完善相关制度,补齐能力短板夯实工程基础不断提升防灾抗灾能力。

附件2:关于《雨坛镇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的起草说明

 

一、起草依据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工作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问题导向、实战引领,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化改革创新,完善工作机制,着力提升基层极端天气应对和突发灾害风险防范化解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为进一步提升雨坛镇水旱灾害应对能力,打牢基层基础根据省市有关文件要求,镇主要负责人同意,决定在全开展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二、起草过程
    根据我镇工作安排,结合我镇近几年防汛抗旱应急工作分配实践,梳理总结,由雨坛镇水利站草拟了方案,经过分管领导审核,提交政府会议研究,参考意见建议,完善了方案并发布了征求意见稿,面向公众征求意见(公众对该征求意见稿无异议),并经过镇司法所合法性审查后,最终定稿,印发到雨坛镇各村民委员会。

三、起草内容

(一)强化防汛责任落实,提升执行力。

(二)强化风险隐患排查,提升识别力。

(三)强化预警响应联动,提升管控力。

(四)强化应急要素支撑,提升保障力。

(五)强化人民防线基础,提升共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