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安排
县发展改革委
(2022年11月23日)
根据工作要求,现将我委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安排报告如下:
一、2022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聚焦政治建设,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各种挑战,奋力推进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完成十四届县委第一轮巡察整改任务,加强政治建设,做到“两个维护”,扎实开展作风建设,力戒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将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积极开展能力素质提升大讲堂活动,组织委领导班子成员和二级机构负责人在全体干部职工会议上授课7次,努力提升机关干部综合能力素质,全面打造一支“服务意识够强、专业知识过硬”的干部队伍。
(二)坚持稳中求进,加强经济运行分析
1.规划编制工作方面。着力统筹协调,全面推进规划编制工作。起草并提请县政府印发了《关于枞阳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枞阳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计划》、《枞阳县促进2022年一季度全县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的若干措施》、《枞阳县服务业锻长补短行动方案》、《关于枞阳县2022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下半年工作意见的报告》等5项重要文件。配合编制单位完成了《枞阳县“十四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枞阳县“十四五”新基建发展规划》《枞阳临江产业园发展规划》3项重点规划编制工作。
2.固定资产投资方面。1-10月份,我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2.43亿元,同比增长6.85%【其中项目投资完成904589万元,同比增长19.8%;房地产投资完成119728万元,同比下降41.1%】。预计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6.5亿元,同比增长10%。1-10月份新增入库项目113个,计划投资219.42亿元,【其中投资项目111个,计划投资213.44亿元,房地产项目2个,计划投资5.98亿元;投资项目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52个,5000万元以下项目59个】。11月份上报新增入库项目16个,计划总投资13.77亿元,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8个。12月份摸排拟新增入库项目18个,计划总投资51.38亿元,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12个。
3.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10月份,枞阳县完成战新产业产值3.08亿,当月增速21.9%。1-10月份,累计完成战新产值27.9亿元,增长12.5%,预计2022年战新产值能够完成34.35亿元。截止到目前为止我县共有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27家。
4.其他营利性服务业方面。会同县统计局,对县内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进行摸排调研,加快样本点更新优化【成功推动宸睿文化传媒进入省级样本点,功夫动漫公司国家样本点审批材料已通过省级审核】。1-8月份,我县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工资总额340万元,增长7.93%,较上半年提升5.3个百分点;完成营收4751万元,增长2.03%【其他营利性服务业指标为错月指标,以1-8月份数据代表前三季度】。预计全年(1-11月)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完成营收6359万元,同比增长5.75%。
(三)坚持项目为王,强化重大项目攻坚
1.打好“主动仗”,提速项目建设。一是项目攻坚显成效。年初,经深入摸排科学编制出2022年省市重点项目建设投资计划,安排省市重点项目139个,年度计划投资130.91亿元。1-10月份,累计完成投资138.02亿元,投资完成率105.43%;年度计划开工项目32个,现已开工55个,开工率171.88%;年度计划竣工项目28个,现已竣工29个,竣工率103.57%。截止日前,重点项目投资、开工、竣工预计都达到并超过序时进度。二是重大工程有进展。江北港铁路专用线红线永久用地已交付,已具备全线开工的条件,组织协调完成了第一、二期的验工计价工作【需拆迁房屋122户,已拆除119户;已迁移518冢,完成率100%;新增敏感区拆迁46户,已完成32户的测绘工作】。已基本完成引江济淮工程征地拆迁任务,有效地保证了引江济淮工程枞阳段按时有序建设【截止目前,累计完成征迁投资62210万元,永久征地3267.303亩、临时征地5184.992亩、拆迁面积56907.58平米、安置人口1509人】。积极协调县直有关职能部门和沿线乡镇政府开展引江济淮工程征地拆迁、土地复垦、年度审计、信访维稳和沿线开发工作。三是绿色发展有突破。能源项目实现两并网两开工【华电枞阳90MW光伏发电项目、汤沟260MW光伏发电项目并网,枞阳县260MW储能项目、横埠镇湴湖180MW光伏复合发电项目开工】,风电项目有序推进【平泰麻布山分散式风电项目大青山顶生态修复工作基本完成,第6台风机新机位点已经确定,正在办理林地、土地报批手续,预计11月底开工】,分布式光伏再增规模【枞阳海螺新能源公司8.83MW屋顶光伏项目、光华铝业5MW、友坤玻璃2MW、毛巾公司5MW、横生建材0.4MW屋顶光伏项目均已在市发改委完成备案,预计年底投产】,天然气项目扎实推进【天然气桐城-枞阳支线项目预计年底完工,衍生的4个子项目正在开展开工前期工作;庐江至池州高压天然气管线工程(枞阳段)预计11月底开工;市交投公司与省天然气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拟投资33亿元在枞阳县山镇建设铜陵长江油气氢综合能源加注码头项目,目前正在开展项目可研招标工作】。制定了《枞阳县加强能耗和煤炭指标保障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实施方案》,严格招引单位工业增加值0.879吨标准煤/万元以下的项目,1-10月份我县转报市节能审查项目5个【其中年综合能耗超过5000吨标准煤项目2个,低于5000吨标准煤项目3个】。
2.下好“先手棋”,狠抓项目争取。一是发力项目谋划。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项目谋划工作的通知》,精准谋划投资项目、持续优化项目储备库,保留重点项目120个,总投资490.82亿元。组织开展了2022年重大项目谋划储备工作,截止目前共谋划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82个,总投资1884.59亿元。二是积极对上争取。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共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及省统筹资金1.27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基金)1.47亿元、制造业中长期贷款4.3亿元,会同县财政局申报2022年度3个批次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获得债券资金8.19亿元。成功争取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经济带2022年财政专项引导资金1500万元【支持枞阳县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提升优化及配套管网修复延伸工程(一期)和枞阳县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项目】以及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专项2022年中央预算内补助资金1264万元【支持枞阳县大刨山铜矿矿业有限公司尾矿库污染防治工程项目】。
(四)坚持统筹协调,民生工作稳扎稳打
1.民生工程进展。我县16项民生工程已基本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生活保障类4项、参保服务类6项、工程建设类6项】;全县10项暖民心行动高位推进、进展迅速, 截止10月底,全县10项暖民心行动已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就业促进行动【“新徽菜·名徽厨”行动、老年助餐服务行动、健康口腔行动、安心托幼行动、快乐健身行动、便民停车行动、放心家政行动、文明菜市行动、老有所学行动】。
2.粮食安全保障。修改完善了《枞阳县县级储备粮管理规定》,已经县政府第5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并执行;完成了各类粮食安全领域督查考核反馈问题的整改工作;组织开展了政策性粮食的库存检查、出库检查和掺混监管,对全社会粮食流通进行监督检查【依法查处未按照要求备案的企业1家】;完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牢牢守住“产得出、供得上、有保障”的底线,加快实现粮食应急供应全覆盖【截止2021年底我县共建成粮食应急供应网点15个、应急加工企业3个,2022年择优推选6个粮食应急供应网点,2个粮食应急配送中心、1个应急储运企业和1个粮食应急保障中心】。
3.价格市场调控。印发了《枞阳县清理规范城镇供水供电供气行业收费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进一步规范城镇供水供电供气行业收费;督促相关单位降低机动车驾驶考试收费标准,确保将减税降费政策落到实处;开展了县自来水公司供水成本监审。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编制了《枞阳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实施方案》,预计11月底前完成45.755万亩农田水价改革县级自查验收;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印发了《关于明确幼儿园延时服务收费有关事宜的通知》,为幼儿园延时服务收费提供政策保障。定期开展粮油、猪肉、蔬菜、禽蛋等生活必需品价格监测并予以发布;适时启动价格补贴联动机制,组织相关部门对特定对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今年共发放价格临时补贴近12万人,350万余元】。
4.信用体系建设。印发了《枞阳县2022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等文件,推动各级部门加强信用体制建设;着力推进“双公示”信息报送工作,截至目前,已推送双公示信息5332条【其中行政许可3709条、行政处罚1623条】;坚持“应修复尽修复”原则,积极开展营商环境中严重失信主体修复工作【今年以来共修复失信被执行人90条,严重税收违法案件4条,严重违法失信企业131条】。
5.招标投标监管。持续加强对招标代理、投标企业、评标专家等各方交易主体的监督管理,对招标项目受理要件进行审核把关,对招标文件开展事中事后检查,及时协调处理出现的质疑、异议或投诉等突发情况【截至目前,挂网公开招标项目58个,招标金额约31亿元;限额以下项目80个,交易金额约1.06亿元】;根据市对县考核指标要求,积极开展招标投标领域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工作。
二、2023年重点工作安排
(一)优化经济运行调度。围绕全年目标任务,加强目标预期管理,用好指标量化评议机制,压紧压实工作责任。深入开展重点企业、重大项目以及行业发展走访调研,强化结果导向思维,迅速发现问题、快速解决问题。密切关注固投、规上工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房地产销售等重点指标,加强监测预警分析,提前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大专项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中央预算内投资等领域项目的调度频次及力度。积极协调对接,加快金融机构对在建制造业项目中长期贷款审贷放贷速度,力争形成更多实物量。
2023年重点指标安排计划(预期性)
指标名称
|
计算单位
|
2022 年预计
|
2023年计划
|
总量
|
增长%
|
总量
|
增长%
|
一、地区生产总值
|
亿元
|
200.1
|
3.5
|
220.8
|
6
|
二、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收
|
万元
|
6359
|
5.75
|
7000
|
10
|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
|
亿元
|
34.3
|
13
|
39.4
|
15
|
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
亿元
|
126.5
|
10
|
141.7
|
12
|
四、粮食产量
|
亿斤
|
10.31
|
0.2
|
10.32
|
0.1
|
(二)加强重点项目攻坚。紧盯项目入库,实行固定资产投资精细化管理,把固定资产投资预期目标分解与具体项目一一对应,实行“清单式”分类管理;同时,对重点项目坚持“一项目、一台账、一专班”,逐个细化项目建设计划、开竣工时间表、月度投资任务图,加快工程进度,完善入库入统申报材料,确保“应报尽报”。努力协调解决项目审批、用地、资金等问题。按照重点项目“四督四保”工作机制,督导各重点项目主管部门切实履行好职责,配齐配强项目推进专班。及时提请县级领导,加强督导调度、统筹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难点和堵点问题,并定期通报重点项目推进情况。紧盯政策导向,围绕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领域,谋划储备一批项目,做实项目前期工作。认真落实重点项目建设联动、“四督四保”、县领导联系包保等各项工作机制,将调度、协调等会议确定的事项,及时制作任务清单交办相关责任单位,实行台账管理。密切跟踪交办事项办理结果、办理时效,实行提示单、对帐销号管理,有序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工作。
1.2023年重点项目初步安排。2023年计划安排省市重点项目145个,计划总投资1205.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7.6亿元。全年计划开工29个、竣工28个项目。与2021年计划相比,项目个数增加6个,总投资额增长6.87%,年度计划投资下降10.17%。按建设阶段分:续建项目59个,年度计划投资92.06亿元,分别占总量的40.69%和78.28%。项目个数比2022年多10个,年度计划投资增长7.96%;新开工项目29个,年度计划投资25.54亿元,分别占总量的20%和21.72%;比2022年分别减少3个,下降44.04%。储备项目57个,占项目总个数的39.31%,比2022年减少1个。按所属行业分:工业项目57个,年度计划投资69.78亿元,占比分别为39.31%和59.34%,比2022年分别减少1个、增长56.11%;交通及城乡基础设施项目44个,年度计划投资21.66亿元,占比分别为30.34%和18.42%,比2022年分别增加10个、下降35.25%;社会事业项目10个,年度计划投资5.52亿元,占比分别为6.9%和4.69%,比2022年分别增加3个,增长1.47%;服务业项目9个,年度计划投资4.71亿元,占比分别为6.21%和4.01%,比2022年分别减少3个、增长8.28%;农业水利项目22个,年度计划投资12.43亿元,占比分别为15.17%和10.57%,项目个数与2022年持平、年度投资比2022年下降52.77%;房地产开发项目3个,年度计划投资3.5亿元,占比分别为2.07%和2.98%,分别比2022年减少3个、下降78.98%。按项目投资总额分:10亿元(含10亿元)以上续建项目8个,计划新开工项目4个;5亿元以上(10亿元以下)续建项目10个,计划新开工项目3个。
2.2023年固投初步安排。计划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额在2022年完成实绩基础上按照12%增速进行预期安排,年度总投资额141.7亿元【经测算,经不懈努力可完成预期目标】。主要支撑点:一是2023年亿元以上重点投资项目。近期,我委组织编制了《枞阳县2023年重点项目建设投资计划(第二轮)》,其中有续建与新开工项目89个,总投资645.01亿元,2023年计划投资108.7亿元【锂离子动力电池、比亚迪锂电池项目、天天高速枞阳段、合池城际铁路池州公铁大桥、黄公山凝灰岩矿、螺丝尖玄武岩矿、县经开区运营一体化项目等】;储备项目55个,总投资559.38亿元,预计项目转化能够完成投资20亿元左右。据摸排,该部分较为符合我县项目投资实际。二是计划投资5000万元以下500万元以上项目。根据2022年在库项目测算,目前在库项目232个【含房地产项目25个】,预计全年在库项目262个【11-12月入库项目30个】。其中5000元以下项目129个【预计全年145个】,今年1-10月份上报投资仅有13.37亿元,占全部完成投资的比重仅为13%,预计该部分项目【结转数在80个左右】2023年可完成投资15亿元。
3.抓实产业提级发展。一是助推战新产业扩面,认真摸排2023年战新产业潜力企业,主动上门对接,做好入库辅导,及时兑现奖补。持续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加快战新产业项目建设速度,力争新增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6家以上。二是促进服务业提质,对标出台的《枞阳县服务业锻长补短行动方案(2022-2025)》,压实主管部门责任,统筹推进。对全县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进行全面摸排,建立完善规上服务业企业培育名录库。一方面加强服务业项目储备和招商引资,优先支持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发展,加大企业培育力度。指导企业逐一健全规范财务管理及统计工作制度,做好业务指导及服务工作,确保数据质量真实准确。另一方面积极引导企业入库。整合部门力量,加强入库扶持政策的宣传力度,增强企业入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及时兑现相关奖励政策。三是做优绿色发展,做好重点流域专项、生态文明专项、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专项2023年度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申报,以及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经济带财政专项引导资金争取工作。紧盯能源项目建设进度,及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必要时提请省、市协调。加强对枞阳海螺等重点用能企业的监管,尤其是关注其用能情况对我县能耗双控目标任务完成的影响;及时掌握国家、省、市在用能、用煤方面的最新政策,加强与省、市节能主管部门的对接,为我县招引项目争取更大的能耗空间、提供更优质政策服务。
4.推深做实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持续深化细化实化枞阳与江阴合作,学习“江阴模式”建体系,全面建立“1+1+N”合作体系,加强市县政府之间、园区之间、专项工作组之间协作配合。借鉴“江阴路径”强支撑,紧扣五个“区块链接”,积极参与产业分工协作。推动产业协同补链强链,积极对接上海铝业行业协会,合作共建枞阳县铝基新材料产业园,同时谋划打造枞阳县承接长三角产业转型示范园。做好TAB品牌拉链生产、骏哲轻合金年产5万吨铝杆等长三角重点项目的服务工作。紧盯长三角知名高校院所枞阳籍校友资源,打好亲情牌,积极对接引入高层次科研团队,合作共建研发平台。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同打造“轨道上的长三角”,加快建设江北港铁路专用线,协同推进合池城际铁路及铜枞宜市域铁路。共同提升公路通达能力,加快建设G330铜陵段改建工程,加快推进北沿江高速铜陵段开工。加快共建数字长三角,新建一批5G基站,加快“智慧枞阳”建设。
5.做好社会公共服务。一是持续推进民生工作。新增10项暖民心行动【四好农村路建设、惠民菜蓝子行动、眼健康行动、社区医疗提升行动、助残康复行动、适龄妇女两癌筛查行动、品牌物业创建行动、阅读行动、中小学午间助眠行动、智慧养老行动】,成立以书记和县长为双组长的县暖民心行动工作领导小组,高标准推动20项暖民心行动。全面夯实县直部门主管职责和乡镇主体职责,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联动协力推进的工作格局;会同县财政局做好2023年暖民心行动资金测算工作,将暖民心行动县级配套资金筹措与县财政年度预算编制同步安排部署,确保配套资金足额到位、及时拨付;2023年4月底前完成新增10项暖民心行动实施方案制定、目标任务分解。二是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持续抓好双公示数据报送工作。依托铜陵市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扎实做好信用信息和“双公示”信息归集共享工作,抓好与各部门间的协调工作,提升信息公示的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做到信息目录、内容“应公开、尽公开”。落实失信联合惩戒,加强事后环节信用监管。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查询使用联合奖惩对象名单信息,做到“逢报必查”“逢办必查”,联合奖惩实施结果和典型案例按流程实时反馈县信用办。三是加强价格监测管理。优化营商环境,推行收费项目清单化。编制县级收费目录,包括县级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县级政府定价的经营性收费目录、县级涉企收费清单,切实减轻企业不合理负费。健全重点商品监测预测预警体系,加强粮油肉蛋菜果奶等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调控强化市场价格监管,强化市场价格预期。将我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引向深入。四是加强粮食物资安全保障。牵头组织市政府对枞阳县2022年度粮食安全目标责任考核工作。提高粮食行业依法治理能力,推进信息化与粮食行业深度融合。全面落实安全储粮、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强化和规范枞阳县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建立健全救灾物资管理机制,切实增强救灾物资储备能力。积极探索强化救灾物资储备管理的好机制、好办法。落实闲置国有粮食改制资产处置工作。五是加强招标投标监管。常态化抓好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切实履行好公共资源交易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领域的监管和服务职能,稳妥有序推进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监管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和电子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