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1号建议的答复
吴神友代表:
你提出的“关于加强铁铜圩水利设施配套建设的建议”(17-3-21号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坚持规划引领完善功能布局 以优化规划设计助推铁铜圩旱涝保收
2019年以来,铁铜圩完成农田水利建设面积0.32万亩,共计投资352万元。根据我县编制的《枞阳县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2027年枞阳镇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提升项目拟建设小型蓄水工程11座;小型拦河坝5座;新建排灌站8座;排水沟清淤开挖14km、渠道衬砌16km;渠系配套建筑物62座;新建砂石路7km、水泥混凝土路8.2km;新植林网1.8km;新建10kv以下的高压输电线路0.8km;新建变压器8台/套;土壤改良10000亩等其他措施,确保铁铜圩水利设施配套逐步完善,农业生产旱涝保收。
二、坚持当家塘清淤扩容整治 以提升蓄水能力助力乡村振兴、生态宜居
根据规划设计,按轻重缓急排出计划,届时将重新甄别村庄内部淤积严重、整体水质与环境较差的塘口;注意施工要素,严格执行“一塘一方案”原则,同时做好配套设施建设;结合天气变化和群众耕种的灌溉需求,及时做好施工安排,既保证施工安全,又确保群众的正常灌溉,做到一次清淤整治、村民长期受益整体实效。在“十五五”期间将淤塞较为严重的铁铜圩农村当家塘整治一遍,大幅提升当家塘的防汛、抗旱能力。同时按照“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要求,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项目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三、坚持农田水利建设资金保障 以拓展资金筹措渠道提供必要资金需求
2020年(含)以前,高标准农田项目亩均投资标准为1500元,2021年起,国家提高了高标准农田项目亩均投资标准,要求不低于2250元,我县通过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方式,超额配齐配套资金,提高建设标准。下一步,将进一步拓宽资金筹集渠道,统筹一般公共预算、上级转移支付、政府投资、财政存量、财政专项扶贫等资金,广泛引导金融资金和社会资本投入。多渠道达成农村沟渠清淤疏浚工程项目需求。密切关注涉农涉水政策动向,积极主动沟通衔接,争取上级更多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强化资金管理,加快支出进度,推动乡村提水灌溉抗旱设施有关资金精准落地、及时拨付到位。
四、坚持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 以问题为导向确保建后管护落实落细
积极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保险创新试点工作,将农田水利工程管护机制与农田水利项目建设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落实。将农田水利工程管护机制与农田水利项目建设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落实。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按照“谁受益,谁管护,谁使用、谁管护”的原则,办理移交手续,明确管护主体、管护责任和管护义务,引导农业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参与农田水利工程的建后管护,确保农田水利工程长久发挥效益。
感谢你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对农业农村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主办单位:枞阳县农业农村局
办复类别:B
联 系 人:陈中华
联系电话:13866631177
2023年6月14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