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县农业农村局> 建议提案办理> 人大代表建议
索引号: 1134072274305240XG/202307-00009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
发布机构: 枞阳县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名称: 关于县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第75号建议的答复 文号:
发布日期: 2023-07-06
有效性: 有效 咨询电话: 0562-5756227
关于县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第75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3-07-06 15:54 来源:县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文本下载

关于县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第75号建议的答复

 

吴福舟代表:

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发挥村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助力乡村振兴的议案”(17-3-75号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在全县范围内,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过前几年的快速发展,目前总量保持相对稳定,截止2022年底,经县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注册登记的农民合作社共有666个,当年新增9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社3个、省级示范社2个、市级示范社15个、县级示范社17个;经农业农村部门登记赋码的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有206个。目前工作重心转为农民合作社的提质增效、开展“空壳社”的清理整顿。为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整体运营行为、提升运营质量,按照“筛选扶持一批、规范提升一批、清理整顿一批”的工作思路,我县逐步形成了主体推动、多元化发展的合作经营模式,合作社的合作层次不断提升,经营效益显著提高。

充分调动合作社人才积极性,支持能人领办合作社

2017年开始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计划,中央和省财政每年投入60万元左右,年培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0人,通过乡(镇)村遴选培育农业产业发展带头人53人。同时根据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发展的不同类别需求我县遴选了具备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技术专家,组成种植、畜牧、水产三个技术培训指导组,分别在春、秋两季对新型经营主体进行培训指导,着力育强一批懂技能、会管理、知信息技术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培育更多优秀的合作社理事长,助力合作社发展。

鼓励农村致富带头人、种养大户、掌握农业技术的能手、返乡创业青年等能人,利用他们的资金、技术、管理和销售渠道等优势,牵头兴办农户参与的农民合作社。如横埠镇少丰村枞阳县兴丰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何兵,凭借自己多年村干部的管理能力和多年农机服务经验,吸纳周边农机操作员50人创办农业机械服务合作社,现在发展成为拥有小型拖拉机28台、大型拖拉机17台、联合收割机13台、大疆植保无人机12台、农用车14辆规模较大的农机服务农民合作社。充分发挥了龙头作用。该社制度建全、管理规范、示范带动力强,先后被上级农业主管部门认定为市级、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022年该社农机服务总面积达8万亩,实现总收入约390万元,净利润约220万元,成员年均交易额约7万元,盈余返还收入2万元。

打造特色品牌,延伸合作社产业链价值链

近年来,我县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培育和发展白茶、设施蔬菜、花卉苗木、稻渔综合种养、水产健康养殖、秸秆综合利用等六大产业万千工程项目,构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格局,打造一批特色农业产业品牌和示范基地,助力乡村振兴。加大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目前全县获得农产品“三品”认证产品119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护产品)4个(枞阳黑猪、枞阳媒鸭、枞阳大闸蟹、枞阳萝卜)。积极组织申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022年枞阳白茶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专业村,目前已创建国家“一村一品”示范村4个(麒麟新安村、官埠桥官山村、雨坛新塘村、麒麟岱鳌村),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9个。

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加强合作社与电商对接

(一)电商产业蓬勃发展,助力合作社拓市场增收入。截止2022年,全县已发展各类电商主体3000余家,从业人员1.2万余人,电商交易额连续4年以30%以上速度增长,培育出了“蟹之都”等年网销额超千万元以上的规模电商企业6家,年网销额超100万元电商品牌7个,成功创建了3个省级电商示范镇、14个省级电商示范村、12个省级电商示范网点、1个省级电商示范园区和1个省级电商示范企业。鼓励农民合作社与电商企业和平台对接,开展网络销售、农产品产地直采、订单农业、产销一体等经营模式,实现县域内合作社的农产品资源整合,用规模效应和专业优势换取合作社的农产品上行增值空间。以我县知名电商企业“蟹之都”为例,该公司采取电商+基地+合作社+农户(脱贫户)经营模式,深度参与铜陵市域和枞阳县内的乡村振兴事业先后与106家农业龙头企业和扶贫基地、20个脱贫村、30余户脱贫户签订长期合作协议,辐射带动3000余户脱贫户增收。我县还打造了“小枞”“e见枞情”等枞阳县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涵盖大闸蟹、米面、葛根粉等20多种农产品,推动了产销无缝衔接。鼓励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开展农产品线上交易,2022年全县电商销售农产品6.9亿元,增长23.5%。

(二)开展电商技能培训,升级合作社经营模式。发挥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村播学院)、电商协会、电商产业园的带动联动作用,针对农村专业合作社社员开展互联网知识的普及和人才培养工作,提升合作社及入社农户的电商思维。同时,依托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实施农产品电商人才培训,将电子商务培训内容列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邀请专家设计课程开展精准滴灌式培训,以电商实操为重点,不断推进电商技能培训,弥补电商人才供需缺口。通过新闻发布会及进村入户走访等方式,加强电商政策解读和宣讲,扩大政策的知晓度。

推动合作社联合发展,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近年来,我县立足农业实际,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分工协作为前提,以规模经营为依托,以利益联结为纽带,结成一批一体化农业经营组织联盟,实现了“企业围绕市场转”“合作社围绕农户转”“农户围绕企业转”的联合经营模式。例如,藕山镇的金江特种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集农产品生产、加工、交易及农技研发和农事休闲体验为一体。该合作社现有种养面积 6000 亩,年产优质生态大米 50万公斤、生产销售龙虾20多万公斤,年接待游客及参观者2 万余人次。从2019年起,该合作社连续三年承担并实施枞阳县稻渔综合种养特色产业扶贫“万千工程”,带动周边5个村2000多农户(含976户贫困户)增收,辐射全县8.6万亩稻渔种养业发展。

感谢你对枞阳“三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对枞阳“三农”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主办单位:枞阳县农业农村局

协办单位:枞阳县商务局

办复类别:A

人:王宜将

联系电话:13855626827

 

 

 

2023年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