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为什么要制定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方案经过什么样的研判起草过程?
答: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防范化解重大自然灾害的决策部署,扎实做好2023年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坚决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枞阳县202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以指导我县2023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枞阳县202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制定前,委托铜陵市地环站对我县开展了汛前排查,摸清地质灾害基本情况;同时,依据我县1:5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的工作成果,在此基础上,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起草,经县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审查研定初稿,最后县政府审查印发。
问题二:我县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搬迁避让与工程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搬迁治理,分类实施的原则;坚持“谁引发、谁治理”,对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由相关单位或个人负责治理的原则;坚持地质灾害防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
问题三:2023年我县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情况如何?防治工作的重点在哪些方面?
答:2023年,我县地质灾害隐患点共12处,其中枞阳镇4处、官埠桥镇3处、钱铺镇1处、开发区1处、汤沟镇1处、项铺镇1处、白梅乡1处,均为小型地质灾害隐患点,主要类型为崩塌或滑坡。累计受威胁群众34户97人,受威胁财产约730万元。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点有四个方面:
一是重点防范对象。村(居)民聚居区、旅游区、矿区、学校、切坡地段、 道路两侧、山坳沟谷和重要基础设施是地质灾害防范重点。
二是重点防范时段。我县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为5〜9月。
三是重点防范区域。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预防监测重点地段为县城中北部山区(以钱铺镇、项铺镇为主)及西南部丘陵区(以枞阳镇、经开区、官埠桥镇为主)。
四是2023年度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治任务。推进官埠桥镇黄华团庄滑坡、钱铺镇麻里边山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核销工作。对于已核销隐患点,仍需注意防范,在汛期加强巡查。对已完成工程治理的隐患点,做好治理工程的维护保养和管理。
问题四: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作为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职能部门,在做好2023年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地质灾害防治是关系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我局高度重视,提前谋划,强化管理,多措并举,积极推进各项防治措施落到实处。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相关负责人要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树牢底线意识和极限思维,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决克服松懈心理和麻痹情绪,保持高度警觉,全力防范应对台风、强降雨等引发的地质灾害。
二是加强排查巡查。加强风险隐患排查,聚焦临坡临崖、靠沟靠坎等易灾地段,切坡建房、施工工地、学校、旅游景区、交通沿线等重点部分,持续开展地质灾害排查巡查复查,落实防灾责任和分级落实群测群防措施。
三是强化协调联动。落实会商研判机制,加强与应急、气象、水利等部门会商研判和动态调度,科学研判地质灾害风险,及时发布预警预报,落实直达基层责任人的临灾预警“叫应”机制,确保第一时间到村到户到人,形成预警和响应闭环。
四是强化临灾避险。一旦发生险情灾情,要围绕“转移谁、谁组织、何时转、往哪转、谁管控”等关键环节,一旦收到预警或遭遇强降雨,坚决果断转移受威胁群众,严防灾害风险解除前擅自返回。同时,要加强应急准备,做好与相关力量队伍的对接,根据预警情况,提前在重点区域预置救援力量、物资和装备,一旦发生灾害,就近调配、即调即用。
五是强化值班值守。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强化值班值守,确保各类信息畅通。一旦发生险情灾情,做到上报迅速、情况准确、信息完整。同时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处置,组织开展应急避险工作,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坚持做到 “三个第一”,即发生地质灾害时,第一时间赶赴灾害现场,第一时间勘查灾情,第一时间组织避险,确保应对工作及时,力争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解读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咨询股室:地质勘查和矿产资源管理股
联系方式:0562-3211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