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白梅乡乡村振兴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抓好“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作用,常态化开展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动态清零,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保障政策和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平稳有序做好有效衔接。
(二)进一步做好动态监测和帮扶。一是强化网格化管理。充分发挥60名网格员作用,坚持定期开展排查;完善主动发现和快速响应机制,提高返贫致贫风险早发现、早处置能力。二是强化部门配合。依托现有社会保障体系和数据平台,针对农村低保对象及突发严重困难户等农村低收入人口,会同民政等部门及时开展监测对象数据比对工作。三是强化帮扶工作。继续做好“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定点帮扶,督促各帮扶联系人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坚持广泛动员、多方聚力,以“万企兴万村”、消费帮扶行动为主抓手,扎实推动社会帮扶。
(三)进一步强化产业和就业帮扶。将产业就业帮扶作为促进脱贫群众增收主抓手,强化精准施策、精准帮扶,持续激发内生动力,增强群众自身“造血”功能。一是抓好2024-2026年项目库建设。对乡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进行调整优化,加强入库项目评审和论证,提高入库项目质量和可操作性,同时确保产业类项目资金投入占总资金的65%。二是选准选优衔接资金项目。紧紧围绕“乡风好、经济强、生态优、环境美”发展目标,优中选优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项目予以申报实施。三是加强衔接资金项目建设调度推进。定期会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深入项目现场开展工作调度,确保所有项目按期完工验收、资金及时支付到位、联农带农帮扶机制建立及时。积极配合各级做好衔接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切实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四是确保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常态化开展脱贫人口务工就业监测(截至今年3月,全乡脱贫人口(含监测户)务工规模为1889人),稳定公益性岗位开发,促进脱贫人口稳就业、稳增收,确保全乡脱贫人口务工就业保持增长态势。【务工规模较去年保持稳定是工作要求】
(四)进一步强化扶贫(衔接资金)资产管理。乡村两级对2013-2022年扶贫(衔接资金)资产建立管理台账,落实管护责任,建立帮扶项目联农带农机制,按规定用途使用经营性资产收益,持续发挥项目资产效益。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