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主要工作目标
|
目标任务主要内容
|
牵头责任单位
|
上半年落实情况
|
14
|
聚力推动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
|
做大做优电子信息、绿色食品、大健康等成长型产业。
|
县发展改革委
县经济和信息化局
县农业农村局
县卫生健康委
|
上半年,累计外出招商6天,拜访对接企业5个,目标企业分别为苏州佳信德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快而捷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苏州亚平电子有限公司、华润博雅生物制药公司、国药集团安徽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80
|
建设宜居韧性智慧之城
|
创成国家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国家卫生县城。
|
县文明办
县住房城乡建设局
县卫生健康委
|
制定创建国家卫生县实施方案,开展创建督导。
|
135
|
办好更加暖心的民生实事
|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准确把握、全面执行新阶段疫情防控措施,全力做好儿童、老人等重点群体防治和健康服务,及时救治重症患者,坚决守护好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
县卫生健康委
|
2023年1月8日起,依据《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要求,提高疫情信息报送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坚持“保健康、防重症”原则,“乙类乙管”以来,我县累计报告新冠病毒感染者2547例,其中轻型2016例,中型475例、无症状感染者56例,无因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重症、危重症和死亡病例报告。
|
148
|
全面深化综合医改,争创省级健康县。
|
县卫生健康委
|
1.加强等级医院创建,县人民医院开展三级甲等医院创建,县中医院启动三级中医医院创建,横埠镇中心卫生院创建二级医院,推进重点学科建设,扶持薄弱学科建设。持续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百千万”工程,今年安排第三批18名县级医务人员【县人民医院10人、县中医院4人、县疾控中心2人、县妇计中心2人】下沉驻点帮扶乡镇卫生院。落实分级诊疗制度,重新组织专家审定乡镇卫生院“50+N”病种目录;每月定期摸排、走访县域外住院人员,引导患者回流。
2.对标对表《健康县区评估细则(试行)》,调整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发调整枞阳县创建省级健康县工作任务等文件,对34家创建单位开展现场督导创建工作,针对督导掌握的问题,下发书面督导通知单,在全社会营造浓厚创建省级健康县宣传氛围。
|
149
|
加强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运营好“省市县医联体”,实施乡村两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建成投运县医院外科综合大楼、感染病院区、精神病院区和县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及传染病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中心。
|
县卫生健康委
县建投公司
|
1.扎实推进医共体建设,启动县人民医院托管义津镇中心卫生院、县中医院托管向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上级医疗机构人员下沉、直接配备人员等形式,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县中医院积极申报省级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示范创建工作,进一步整合医疗、预防、公卫等医疗卫生资源,试行县人民医院统管县妇计中心。
2.健全以中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为核心、铜陵市人民医院、枞阳县人民医院为枢纽的纵向一体化医疗服务体系,积极对接中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铜陵市人民医院的优质资源,开展学科共建、资源共享等工作,构建省、市、县(区)三级紧密型医联体,形成资源共享、分工协作的管理模式。
3.以服务质量和实施效果为导向,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评体系,完善“两卡制”管理项目量化标准。做真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持续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创建活动,义津镇中心卫生院、汤沟镇中心卫生院达到推荐标准,白柳镇卫生院、藕山镇卫生院、雨坛镇卫生院达到基本标准,实施49村卫生室和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化建设。
4.加快县医院外科综合大楼、传染病院区、精神病院区,县中医院中西医结合暨传染病区、县疾控中心检验中心、枞阳县普惠托育服务中心和医养结合一体化等建设项目力度,成立由常务副县长任组长的枞阳县医疗卫生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全力推进各项目建设,力争年内投入使用。
|
150
|
加快推进医养结合一体化项目,争创省级优质医养结合示范县。
|
县卫生健康委
|
启动省级优质医养结合示范县创建,目前已制定创建方案。
|
151
|
落实国家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
县卫生健康委
|
截至6月底,全县出生1239人,死亡1707人,人口出生率1.50‰,人口自然增长率-0.56‰。全县国家奖扶新增2433人,计生特扶对象新增80人,县级扩面新增对象6552人,完成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人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由县政府代缴工作,落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优待计生家庭政策。
|
157
|
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创建一批省级卫生村镇。
|
县卫生健康委
|
开展第35个爱国卫生月活动,组织对会宫镇(2023年申报)和横埠镇、麒麟镇(2023年复审)申报省级卫生镇进行现场自查自评,并向市爱卫办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