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2023年上半年全县经济运行情况
发布单位:枞阳县统计局
发布人:县统计局副局长 丁少万
时间:2023年7月26日
发布地点:局机关会议室
实录:
(通稿):
上半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全力做好稳增长各项工作,市场需求逐步恢复,生产供给持续增加,居民收入平稳增长,经济运行整体稳中向好。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初步反馈结果,2023年上半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87.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下同),同比增长2.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8亿元,同比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22.7亿元,同比增长1.3%;第三产业增加值55.2亿元,同比增长3.0%。
一、农业生产形势稳定。上半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8%。生猪累计出栏6.2万头,同比增长1.33%。禽蛋产量0.93万吨,同比增长8.75%。猪牛羊禽肉合计产量同比增长2.71%,水产品总产量同比增长2.5%。夏粮播种面积同比增长0.32%,小麦总产同比增长1.67%。油菜籽产量同比增长30%。
二、工业生产总体平稳。上半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2.9%,股份制企业增长5.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37.9%,私营企业增长7.2%。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8.9%,制造业增长4.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9%。
三、服务业持续加快恢复。上半年,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其中,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16.7%。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5.0%。
四、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40.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59.2%,第三产业投资下降33.8%。分领域看,工业投资增长59.2%,制造业投资增长397.1%,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78.4%。
五、市场需求逐步恢复。上半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0亿元,同比增长9.2%。其中,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1.3%。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增长26.1%,新能源汽车类增长168.0%,通讯器材类增长43.3%。
六、财政收支运行平稳。上半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1亿元,同比增长12.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3亿元,增长19.2%。
七、金融市场稳健运行。6月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620.6亿元,同比增长8.5%。本外币贷款余额333.5亿元,增长19.1%。
八、居民收入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62元,增长4.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36元,增长8.6%。
总的来看,上半年,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宏观政策显效发力,全县经济稳中向好。但也要看到,世界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国内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的基础仍不稳固。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转方式、调结构、增动能上下更大功夫,推动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
附注
(1)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均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2)三次产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和《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3)规模以上工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4)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统计范围为辖区内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法人单位、个体经营户、其他单位进行的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及所有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按可比口径计算。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范围是从事商品零售活动或提供餐饮服务的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个体户)、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
(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数据来源于县财政局;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枞阳县支行;粮食和畜牧业数据、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枞阳调查队。
(7)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