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枞阳镇> 政策文件
索引号: 113407220031264181/202302-00110 组配分类: 政策文件
发布机构: 枞阳县枞阳镇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名称: 关于印发枞阳镇深入开展“四大行动”加快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文号: 枞镇政﹝2023﹞24号
发布日期: 2023-02-10
有效性: 有效 咨询电话: 0562-3211167
关于印发枞阳镇深入开展“四大行动”加快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3-02-10 16:27 来源:枞阳镇 浏览次数: 字体:[ ] 文本下载

 

关于印发枞阳深入开展“四大行动”加快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

现将《枞阳深入开展“四大行动”加快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枞阳县枞阳镇人民政府

2023210

 

枞阳深入开展“四大行动”加快现代农业

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县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围绕“三农”工作大局和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锚定未来五年“三个翻一番”目标,强化改革创新活力,加快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提升粮食产能;大力推动农业产业振兴,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探索农业产业振兴有效路径;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实施“小田变大田”改革,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全力助推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枞阳贡献力量。

(二)目标任务。2023 年,全镇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5%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8%,一产增加值增长4%。粮食播种面积 57882亩,建设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6400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 2.2万吨以上。新增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2个,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2亿元。

二、重点工作

以开展农业“四大行动”为主抓手,进一步夯实农业发展基础,着力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开展粮食生产能力提升行动。以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提高品质为重点,集成推广一批高质高效技术,创建千亩方、百亩田,夯实粮食安全基础。开展农业产业提质行动。围绕“六个一”(一片茶、一粒米、一头猪、一只蟹、一条鱼、一棵树)特色产业,打造农产品精深加工体,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全面推进农业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开展“小田变大田”改革行动。聚焦耕地数量和质量建设,聚焦多种粮种好粮,在具备条件的地方,推进“小田变大田”改革,推动农田“优质、集中、连片”,实现农田增量、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开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攻坚行动。围绕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大基地”产业定位,聚力建设现代化、规模化种养基地,培育全产业链农业产业体系、构建高起点、高标准现代农业发展先行区,切实提升枞阳镇农业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保障措施 

(一)坚持高位推动。严格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党政一把手是推进“四大行动”第一责任人;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要求,各村书记要把“四大行动”作为推进乡村振兴主抓手,亲自抓、抓到底,主动抓、带头干,对“四大行动”认真研究部署,确保各项工作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二)压紧压实责任。建立镇村两级专班化推进工作机制,实行“镇干包村、村干包组”,层层压实责任,实行专班运作、清单推进。

(三)加大要素保障。加快完善土地和人才等要素支撑的政策措施,强化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支持乡村振兴。

(四)强化督查考核。建立月调度、季通报、常态化约谈工作机制,实行年度考核评价,考核结果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对年度考核落后、履职不力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进行约谈,并作为村级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

 

附件:枞阳镇粮食生产能力提升行动工作方案

 

枞阳镇粮食生产能力提升行动工作方案

 

一、目标任务 

粮食生产以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提升品质为重点。2023年全镇粮食播种面积57882万亩,总产2.2万吨;秋种油菜13340亩,总产 0.23 万吨。

二、工作举措 

(一)强化目标责任意识。将全年粮食目标任务分解下达各村(任务分解表附后),各村任务要细化到村组,具体

到户,层层压实责任,确保应种尽种、种满种好,确保粮食生产只增不减,确保粮食安全。

(二)强化示范引领效应。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创建乡镇村水稻、油菜,小麦高产竞赛示范片25 个、面积 7万亩以上,其中水稻示范片 17个、面积 4200亩以上,油菜示范片 5 个、面积 1000亩以上,小麦示范片 3个、面积 1200 亩以上(任务分解表附后),实现水稻亩产(两季)1000 公斤、油菜亩产 150 公斤、小麦 450 公斤,辐射带动全域粮油单产增加 5%以上。

(三)强化科技机械支撑。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等农业“四新”科技成果转化,巩固提升“一对一”服务行政村实效。加强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培训高素质农民 50 人次。加快农机更新换代,逐步淘汰老旧机械,发展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力争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 82.05%。       

(四)强化耕地质量保护。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建立健全撂荒地、冬闲田动态监测机制。各村要确定人员,要明确专人负责,对监测发现的撂荒地、冬闲田,要及时依法依规处置。确保全镇无撂荒耕地,耕地“非粮化”零新增,全面整改存量耕地“非粮化”问题。推进“两利用、两减量、两回收”,化肥农药利用率提高到 42%以上,实现减量增效,秸秆综合利用率达 93%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 95%以上,农业废弃物回收率 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