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县交运局> 财政资金> 部门项目信息
索引号: 11340722003125837F/202308-00006 组配分类: 部门项目信息
发布机构: 枞阳县交运局 主题分类: 工业、交通
名称: 枞阳县城乡公交一体化PPP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文号:
发布日期: 2023-08-14
有效性: 有效 咨询电话: 0562-3211476
枞阳县城乡公交一体化PPP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发布时间:2023-08-14 15:44 来源:枞阳县交运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文本下载

   一、基本情况

   ()项目概况

1.项目背景

为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运营,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在枞阳县公交事业的应用,进一步创新投融资机制,提升枞阳县公共交通运输发展水平,枞阳县人民政府研究决定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方合作方式(PPP)建设枞阳县城乡公交一体化 PPP 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并授权枞阳县交通运输局(以下简称县交通局)作为本项目实施机构、授权枞阳县交通投资有限公司作为本项目的甲方出资代表。

2.项目建设主要内容

包括现有农工班车和城区公交收购、新能源公交车购置、充电桩购置和安装、公交站台站牌站场建设、公交智能化信息化建设等。项目总投资37401.5万元,其中农工班车收购费用7000万,城区公交收购费用1000万,新能源公交车购置费21230万元,充电桩建设费1656万元,公交站场建设费4900万元,公交站台建设费328万元,站牌建设费38万元,公交智能化信息化建设费249.5万元,建设征地及拆迁补偿费用1000万。项目合作期限为13年;在合作期限内,项目资本金占项目总投资的20%,政府方指定的出资代表和社会资本方按10%90%的股权比例设立项目公司,项目公司负责本项目的投融资、建设、运营维护及移交。

3.项目实施情况

枞阳县城乡公交一体化PPP项目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合作内容包括项目设计(含勘察、初步及施工图设计等)、投融资、建设、运营管理及维护、移交等,合作年限为13年,项目总投资约3.74亿元。

① 2017914日县政府正式批准枞阳县城乡一体化PPP项目实施方案,县交运局按照实施方案中工作计划,20181-7月在枞阳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通过竞争性磋商方式,经资格预审,竞争性磋商等程序,2018718日安庆汽运公司中标。

② 20188­-10月经三轮PPP项目合同谈判,于2018112日安庆汽运公司与枞阳县人民政府正式签订了《枞阳县城乡公交一体化PPP项目合同》。

③ 201811月份安庆汽运公司与枞阳县人民政府出资代表共同出资设立PPP项目公司枞阳县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PPP项目公司),安庆汽运公司控股90%,枞阳县政府方占股10%PPP项目公司于20181212日正式挂牌,并启动了项目融资、工程建设前期工作、公交车辆采购、公交线路规划等工作。

④ PPP项目公司积极与建行、工行、农行、徽行、浦发银行等银行对接,并报请县交运局、县政府批准同意项目公司以项目合同预期收益权质押向银行申请项目贷款,20195月徽商银行批复项目贷款1.7亿元,6月农业银行批复项目贷款2.1亿元。2020年完成项目融资从徽行到农行切换,项目融资额度从1.7亿元增值2亿元。

4.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

截止2022年底,城乡公交PPP项目已完成投资2.44余亿元,其中:项目公司投入约1.84亿元,县交通局投入约0.6亿元。

车辆收购方面,2018年开通县城至老洲(铜陵)公交,收购农工班车208台,车辆收购费约3600万元;2019年优化提升县城区公交和开通了西部乡镇公交,收购农工班车约200台和原可邦公交公司,收购费用约3400万元; 2020年收购48台农工班车和横埠平安短途运输公司退出前期补偿,收购费用1020余万元;2021年完成池州班线客车收购工作,预计须投入400万元。至20204月底,车辆收购工作完成,累计车辆收购费总投资8200余万元。

车辆购置方面,2018年开通县城至老洲(铜陵)公交,购置26台新能源公交车,车辆购置费约900万元;2019年优化提升县城区公交和开通了西部乡镇公交,购置100台新能源公交车,车辆购置费约5700万元;2019年底-2020底初计划开通G347、横埠至汤沟及镇村公交等公交线路,购置100台新能源公交车,车辆购置费总额约5300万元。截止202012月底,车辆购置累计投资约1.19亿元,全由项目公司投入。至此第一次车辆投入计划基本完成。

工程建设方面,2018年开通县城至老洲(铜陵)公交,投入资金约1000万元建设老洲公交枢纽站临时站场及公交车充电基础设施和枞阳客运中心站公交车充电基础设施;2019年开工建设客运总站公交枢纽工程,预计工程建设费约1100万元,2020年春运前投入使用。截止2022年底,工程建设投资累计约3162万元。

2022年完成项铺公交首末站钢结构用房建设工作,完成(义津、横埠)交通综合枢纽站、钱桥交通综合服务站土地手续报批报建、规划设计审定工作,完成义津交通综合枢纽站土石方及挡土墙财政评审、竞争性谈判工作。

  (二)2022年度项目绩效目标

枞阳县城乡公交一体化PPP项目2022年度总体预期目标有2项:

目标1:完成项铺首末站建设、横埠义津等乡镇公交站场建设。

目标2:优化镇村公交网络和班次密度,提升公交线路网布局水平。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绩效评价目的、对象和范围

1. 绩效评价目的

建立和完善县城乡公交一体化 PPP 项目绩效管理考核机制,强化县城乡公交一体化 PPP 项目的监管和考核,促进项目高效规范运营,发挥环境和社会效益,切实改善城乡公共交通出行条件,依据县城乡公交一体化 PPP 项目合同及绩效管理相关制度要求开展绩效评价。

2. 绩效评价对象 

枞阳县城乡公交一体化 PPP 项目

3. 绩效评价范围 

整个项目运营情况

   () 绩效评价的原则、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

1.绩效评价的原则 

坚持科学规范、公开透明、物有所值、统筹兼顾、激励约束的原则,按照统一、规范的标准进行监管考核。

2.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绩效评价指标分两个模块均为100分制。

年度绩效考核指标:产出指标(50分)、效益指标(30分)、满意度指标(10分)和年度预算执行分值10分等4个一级指标和相应的10个二级指标、15个三级指标。内容涵盖新能源公交车采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优化城市环境、群众对城乡公交一体化的满意度等。(详见附件: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

3.绩效评价方法

采用现场评价和非现场评价方法进行评价。

现场评价:评价工作组根据评价方案确定的现场评价抽样范围,进行调研访谈、资料核查、实地勘察、社会调查和分析评价。

非现场评价:评价工作组对搜集获取的文件、资料等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对照评价体系,形成非现场评价结果。

4.绩效评价标准 

定量指标标准:依据年度总体目标完成情况设定指标值,与实际完成的指标值对比,确定得分。定量指标若为正向指标(即指标值为≥*),则得分计算方法应用全年实际值/年度指标值该指标分值;若定量指标为反向指标(即指标值为≤*),则得分计算方法应用年度指标值/全年实际值该指标分值;定量指标得分最高不得超过该指标分值上限。

定性指标:根据指标完成情况分为:达成预期指标、部分达成预期指标并具有一定效果、未达成预期指标且效果较差三档,分别按照该指标对应分值区间100-80%(80%)80-60%(60%)60-0%合理确定分值。

   () 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1.组织准备

由局分管领导牵头,抽调专业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扎实的骨干人员成立枞阳公交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组。同时通知枞阳县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和相关部门做好准备和配合工作。

2.制定绩效评价工作方案

根据政策要求及项目实际情况组织编制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内容包括项目基本情况、绩效目标和指标体系、评价目的和依据、评价对象和范围、评价方法、组织与实施计划、资料收集与调查等。

3.组织实施绩效评价

现场资料收集与核查评价工作组对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与各种公开数据资料进行比对,核实分析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

   三、自评结果概述

经评价工作组确认,本项目本年度实际完成情况:

目标1:完成项铺公交首末站钢结构用房建设;完成(义津、横埠)交通综合枢纽站、钱桥交通综合服务站土地手续报批报建、规划设计审定工作; 完成义津交通综合枢纽站土石方及挡土墙财政评审、竞争性谈判工作。

目标2:优化提升镇村公交网络,加密部分镇村公交网络。

枞阳县城乡公交一体化PPP项目自评结果:项目自评得分100分,全年预算5320.4万元,全年执行数5320.4万元,完成预算的100%

   四、意见与建议

枞阳县城乡公交一体化PPP等项目建设,将市场机制引进了基础设施的投融资,有效运用融资机制放大效应,政府向基础设施投入的资金要小于传统方式的投入,两者之间的差值是政府采用PPP方式的收益。采用PPP模式有利于消除费用的超支,有利于转换政府职能,减轻财政负担,促进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使项目参与各方整合组成战略联盟。在项目初期就可以实现风险分配,同时由于政府分担一部分风险,使风险分配更合理,减少了承建商与投资商风险,从而降低了融资难度,提高了项目融资成功的可能性。政府在分担风险的同时也拥有一定的控制权。从而不仅可以减轻政府长久以来的财政负担,又可将社会资本引入公共服务的进程当中,以强化公民意识与社会认同感,同时提高了资源使用效能和建设、运营效率。通过本次绩效评价发现,在项目建设运营过程中,一定程度的存在重建设轻营运、重经营轻服务,基础设施不健全、管理制度不配套、服务意识不到位等现象,为此,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1.项目实施单位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安全和服务意识,特别是安全第一、乘客至上的安全意识和服务宗旨。在合作期内应严格按法律及PPP合同规定进行运营维护,持续、安全、稳定地提供服务,确保公众满意,政府放心。

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乡镇公交站场建设进度。

特此报告。



枞阳县交通运输局

2023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