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镇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攻坚克难,务实奋进,实施“工业强镇、农业稳镇、商贸活镇、旅游兴镇”的发展方向,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围绕目标要求,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完成铁铜大套、团结圩、长河村等300亩新增耕地建设任务,完成小缸窑等200亩新增耕地的规划设计任务,完成中南、庆丰100亩进出平衡耕地建设。建成县级水稻绿色高产示范片3个即千亩方2个(连城村、郭桥村各一个),百亩田一个(五一村)。推荐2家有经济实力的企业参加省、市、县“龙头企业”评选工作。培育10家以上市级及以上“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示范家庭农场”。做好2023年度冬闲田扩种油菜申报,规划编制2023年-2030年高标新建项目及提升工程。做好扩大再生稻生产及千亩方、百亩田宣传推广工作。完成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枞阳县C001标第一批临时用地土地复垦项目工程验收工作。建设完成铁铜洲中心渠清淤治理工作,完成连城土地复垦1195亩,完成连城主沟渠2500米护砌项目,协助做好枞阳县沿江易涝区泵站圩内配套工程协调工作,建设完工两赛长河左岸、神灵赛湖出口处堤防应急处置工程,持续推动长河左岸堤防应急处置工程建设。
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加强防返贫监测,推动“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问题动态清零,分层分类帮扶低收入群体。重点抓好产业发展,以产业优化升级带动群众增收。积极开展就业引导、技术培训,着力增强群众“造血”能力,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深化“三变改革”,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盘活乡村闲置资源资产,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促进产业招大引强。完善招商引资奖励政策。督促翔美箱包项目开工建设;完成蒲州园区征地、拆迁工作,推进艾弗妮服饰、禹鼎科技项目早日开工;协调服务忆佳乐等4个项目落户投产。扎实开展“四送一服”活动,实行包保责任制,主动对接现有优势龙头企业,围绕产业上下游重点环节,开展“产业链招商”,用好商会协会等经济平台,开展“以商招商”。
人居环境有效改善。稳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启动石矶头西侧改厕工作,完成改厕问题排查整改销号工作。积极争取项目治理农村黑臭水体。督促辖区16个行政村、京环公司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着力在常态化、规范化、市场化上下功夫,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95%以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 95%以上,建立生活垃圾常态化管理机制。深入开展以“五清一改”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村民清洁卫生文明意识普遍提高,村容村貌进一步改观。村庄规划体系和建设标准不断完善。
建设美丽宜居城镇。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完成青龙大青山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完成石岭社区舒家湾城中村整体提升项目,五一村大屋组、大青山村福岭组、郭桥村方村组三个美丽宜居村庄项目建设完工,积极申报徽风皖韵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精品村。做好枞阳县枞阳镇2023年联网路(长河小街至前进组、草圩组至长河组)项目建设工作。完成青龙驿至青山石屋寺旅游道路设计任务,协助县乡道路管理服务中心做好肖长路的大修和中修建设工作。推动完成铁铜公交的设计工作。加大背街小巷环境整治力度,加速集镇面貌提升。
聚力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完善已建成美丽乡村长效管护机制。认真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田长制,压实环保责任。推动建设完成两赛长河水环境治理工作,持续开展长江禁捕工作。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常态化开展秸秆禁烧,建立生态环境巡查长效机制,加强网格化管理,确保全域全年“零火点”。持续对辖区内191个入河排污口进行实地勘察巡查,强化环保宣传,增强群众环保意识,努力营造优美、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
着力加强民生保障。强化就业困难人员技能培训、创业帮扶和就业援助。建设完成30户家庭养老适化改造、10户养老照护床位,完成沿河、戚矶村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对枞阳镇敬老院硬件设施进行整体提升工程,打造体系完善的养老服务圈。完成村(社区)“救急难”互助社全覆盖。完成加强民政涉农资金的监督,对农村低保、农村特困供养、贫困残疾人两项救助、适老化改造、老年食堂(助餐点)等各项涉农资金进行一次全面回访,督促各村、社区要及时按标准将救助资金发放到救助对象手上。持续开展农村老年食堂(助餐点)建设工作。更新“一站式”平台数据信息,确保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即时结算。认真做好社会救助审批及临时救助,及时申报打卡发放。全力创建省级健康乡镇。认真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我镇2023年省级民生工程任务。
全面提升精神风貌。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镇村农家书屋管理,建成6个城区“15分钟阅读圈”,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抓好科普宣传,积极开展青年志愿服务和公益行动,巩固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十有”规范化建设,积极争创省、市级示范所(站)。大力开展文明创建,积极挖掘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家庭等先进典型,推进“好家风”建设。充分挖掘和保护地方特色,传承红色基因,把移风易俗、乡风文明与群众文化活动紧密结合,将美丽枞阳建设成为群众的精神家园、人文家园、和谐家园。
持续推动安全大整治。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化群防群治,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着力解决社会治安突出问题,不断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完成国家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验收工作。持续对“三合一”场所进行整治,持续推进城乡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持续开展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森林防火、地质灾害防范等工作。进一步加大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力度,持续提升应急管理水平,坚决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