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县教体局> 重大决策预公开> 政府文件意见征集
索引号: 11340722003125634T/202307-00055 组配分类: 政府文件意见征集
发布机构: 枞阳县教体局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名称: 【意见征集】关于征求《枞阳县教育布局调整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公众意见的公告 文号:
成文日期: 2023-07-19 发布日期: 2023-07-19
有效性: 有效 咨询电话: 0562-3226312
【意见征集】关于征求《枞阳县教育布局调整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公众意见的公告
发布时间:2023-07-19 09:31 来源:枞阳县教体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文本下载

关于征求《枞阳县教育布局调整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公众意见的公告

 

    一、征集说明:为进一步促进我县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加快教育资源优化整合力度,推动全县学校布局调整和项目建设进度。根据县委县政府领导的要求,20233月,县教体局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编制了《枞阳县教育布局调整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现面向公众征求意见。

二、征集期限:2023年719- 819日。

三、反馈渠道:电子邮箱:ahzy163@163.com;联系人:张敬义;联系电话:3226310;邮寄地址:枞阳县银塘路枞阳县教体局。

四、起草说明:

(一)研判和起草过程。根据《枞阳县“十四五”教育体育发展规划》和全县教育发展的形势的需要,为进一步促进我县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加快教育资源优化整合力度,推动全县学校布局调整和项目建设进度。根据县委县政府领导的要求,20233月,县教体局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编制了《枞阳县教育布局调整实施方案》(初稿),47日,召开局党委扩大会议进行了讨论、修改和完善。并广泛征求了各乡镇、县经开区、县直相关单位的意见建议。510日,提交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进一步作了完善,形成了《枞阳县教育布局调整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二)工作目标和主要内容。

由六个部分组成。

1.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部署、新要求,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努力构建结构合理、布局科学、质量效益较高的教育发展新格局,实现教育高效、优质、可持续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教育概况。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11所,学生数66492人,教职工数5019人。

3.总体目标。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变“城区学位紧张,农村资源浪费”现象,消除城区大校额、大班额,提高农村教育资源使用效益,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多样化发展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

4.基本原则。坚持适度集中与就近入学原则,坚持因地制宜、分步实施原则,坚持合理配置与提高效益相结合原则,坚持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原则。

5.调整任务。一是利用4年时间基本完成71所小学教学点和7所初中(含3个江心洲初中)学校撤并任务,分别是2023年拟撤并17个小学教学点和2所初中,2024年拟撤并19个教学点,2025年拟撤并33个小学教学点和4所初中,2026年拟撤并2个小学教学点和1所初中;二是在城区新建2所小学和2所幼儿园。分别是蒲城小学、宏实小学、银塘路幼儿园、金山路幼儿园;三是改扩建6所学校。分别是桥港园区新开小学、开发区新旗小学、麒麟中心学校、项铺中心学校、横埠镇红灯小学、县职业技术学校;四是迁建2所农村中心学校。分别是钱铺中心学校和白湖中心学校;五是撤并学校资产处置和教职工分流调配;六是规范运营校车,在麒麟中心学校先行试点。试点方案分别,一是经招投标确定校车运营公司运营,二是通过县城乡公交PPP项目方式实施;七是大城区学校布局管理体制调整完善。

6.保障措施。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工作保障三个方面保障教育布局调整工作如期进行。

 

 

附件:枞阳县教育布局调整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枞阳县教育体育局

                             2023年719


附件1

枞阳县教育布局调整实施方案

 

为促进我县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积极顺应形势变化,稳步推动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调整进度,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部署、新要求,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努力构建结构合理、布局科学、质量效益较高的教育发展新格局,实现教育高效、优质、可持续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教育概况

(一)学校数。我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11所(含幼儿园,不含活动中心)。中小学校150所,分别是普通高中7所,其中高级中学4所,完全中学2所(1所民办),十二年一贯制1所(民办);中职学校2所1所民办);初级中学19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1所民办),特殊学校1所小学116所,其中中心学校 16所,小学23所,教学点77个。幼儿园61所,其中公办40所,民办21所。

(二)学生数。现有学生数66492其中,普通高中学生数10508人;义务教育学生数38963人(小学24172人,初中14791人);学前教育学生数11659人(公办4290 人,普惠性民办3406人,非普惠性民办1544 人,其他2419人);中职学校学生数5362人(铜陵市财经学校3307人,枞阳县职业技术学校2055人)。

(三)教职工数(不含民办)。现有教职工5019人。其中普通高中1011人,中职学校136人;初中1612人;小学2007人;幼儿园253人。

三、总体目标

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化解“城区学位紧张,农村资源浪费”现象,消除城区大校额、大班额,提高农村教育资源使用效益,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多样化发展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到2026年秋季,利用4年时间,撤并小学教学点71所,初中7所(含3个江心洲初中)。城区新建2所小学和2所幼儿园;迁址新建农村中心学校2所;搬迁县特教学校;改扩建县经开区小学2所、农村小学3所和县职业技术学校,适时将3所初中建成九年一贯制学校。着重解决校际之间、城乡之间存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不均衡现象,集中优质教育资源办优质教育。

四、基本原则

(一)坚持适度集中与就近入学原则。正确处理就近入学与提高质量的关系,确保不因布局规划调整导致学生失学、辍学和上学难等。办好乡镇中心学校,人口相对集中的村设置村小或教学点,解决好留守儿童受教育问题。加强农村寄宿制初中建设,办好人口数较多乡镇所在地的初中。在此基础上,撤并部分“小、散、弱”的农村初中学校,集中到集镇统一办学。

(二)坚持因地制宜、分步实施原则。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愿望,综合考虑布局调整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制订布局调整规划,并稳步实施,分年推进,避免出现由于布局规划调整造成学校班额过大和教育教学资源紧张的问题。

(三)坚持合理配置与提高效益相结合原则。充分利用和盘活教育闲置校舍、设施设备和师资等资源,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促进教育资源优化整合,避免资源闲置和浪费。

(四)坚持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原则。综合考虑各乡镇人口变化、地域环境、教育基础等因素,结合城镇化建设需要,坚持城乡统筹规划原则,在着力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的同时,结合城区人口分布和人口发展趋势,新建、改扩建和撤并学校,把校舍建设与教学设施设备配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结合起来,全面提高我县学校办学水平。

五、调整任务

(一)撤并

1.枞阳镇撤并农村片高岗、龙窝、戚矶和石矶等4个教学点,撤销铁铜初中。

2.官埠桥镇撤并城山、岗西、黄华、宋马、团山、向阳等6个教学点,将中渡小学并入县经开区新旗小学管理,小学只保留官埠桥中心学校和龙桥小学。撤并金桥初中龙桥点,并入金桥初中。

3. OU山镇撤并OU山、七桥、万桥、周山等4个教学点,小学保留OU山中心学校、桥港工业园附近的新开小学、OU山镇东边的唐岗小学和白荡小学。适时将OU山初中办成九年一贯制学校;撤销凤仪初中。

4.麒麟镇撤并白马、泊塘、岱鳌、石婆、阳和等5个教学点,小学只保留麒麟中心学校。

5.钱桥镇撤并大山、府君、高埠、新华等4个教学点,小学只保留钱桥中心学校。

6.义津镇撤并朱公教学点,保留义津中心学校、义津小学和杨湾小学。

7.雨坛镇撤并群力、双丰、先锋等3个教学点,保留雨坛中心学校和合响小学。

8.汤沟镇撤并陈公、大新、合心、红旗、江厂、联丰、龙堤、隆兴、明星、南旺、彭山、勤俭、田间、一心、仪山等15个教学点,保留中心学校本部、共义、桂坝、先进、新丰等5所小学。撤并仪山初中,适时将陈洲初中与汤沟中学进行合并;撤销长沙初中。

9.横埠镇撤并龙山、谋道、双龙等3个教学点,保留中心学校本部、方正小学、红灯小学、老庄小学、左岗小学、左山小学、横山小学等7所小学。适时将横埠初中建成九年一贯制学校。撤并横山初中,将横山初中小学部移交至横埠中心学校管理。

10.钱铺镇撤并虎栈、黄岗、将军、井边、鹿狮等5个教学点,保留中心学校本部1所小学。

11.白梅乡撤并大岭、董冲、山井、岩前、翼青等5个教学点,保留中心学校本部1所小学,适时将白梅初中建成九年一贯制学校。

12.金社镇撤并笃山、金山、秀山、竹湖、合岭等5个教学点,保留中心学校本部和龙山2所小学。适时将金渡初中与金社初中进行合并,将龙山小学搬迁至金渡初中校园内办学。

13.项铺镇撤并马埠、边山、石溪等3个教学点,保留中心学校本部和朴树等2所小学。

14.白柳镇撤并矾山、山河、万安等3个教学点,保留中心学校本部1所小学。

15.会宫镇撤并安凤、栏桥、夏嘴、晓春等4个教学点,保留中心学校本部、拔茅小学、毕山小学、敦化小学等4所小学。

16.浮山镇保留中心学校本部、双花小学、浮山小学等3所小学,没有撤并学校。

(二)新建

城区新建两所小学两所幼儿园。1.蒲城小学。在国投中心城与中梁壹号院中间的城市规划教育用地上,划拨土地面积36亩,建设6轨制36个班规模,建筑面积13855平方米,项目估算投入9148万元,预计2023年8月开工建设,2024年秋季交付使用。2.宏实小学。在向阳路北侧、东湖路西侧(建材大市场西北侧位置)的城市规划教育用地上,划拨土地面积36亩,建设4轨制24个班规模,建筑面积9963平方米,项目估算投入6005万元,预计2023年底开工建设。3.银塘路幼儿园。在御华府附近自来水厂北侧位置,划拨土地面积9亩,新建9个班规模的幼儿园,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项目估算投入2013万元。预计2023年9月开工建设,2024年秋季交付使用。4.金山路幼儿园。在沿河村地块金山路小学北边,划拨土地面积12亩,建设12个班规模,建筑面积4100平方米,项目估算投入2552万元,预计2023年底开工建设。

(三)改扩建和迁建。1.改扩建县经开区新旗小学、桥港园区新开小学、麒麟中心学校本部、项铺中心学校本部、横埠镇红灯小学和县职业技术学校等6所学校。2.迁建白湖中心学校、钱铺中心学校。

(四)撤并学校资产处置

进一步加强撤并学校资产监管,规范学校闲置资产的处置行为,依据《枞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枞阳县中小学闲置校园校舍处理方案的通知》(枞政办秘〔2023〕8号)要求,依法依规处置中小学闲置校园校舍。

(五)撤并学校教职工分流调配

1.中心学校辖区内教职工分流调配由中心学校按照本校教职工轮岗交流方案组织实施;初中教职工分流调配根据对应原则,主要采取自愿的方式,根据个人意愿安置到相应的学校,鼓励初中教师向小学流动,涉及城区周边学校需要统筹考虑学科缺额情况。2.通过公开选调考试安置到城区学校任教。根据城区学校教师缺额情况,从分流学校适时通过公开考试选调到城区学校任教。

(六)规范运营校车。引进正规校车运营,既能推进学校布局调整进度,巩固学校布局优化调整的成果,解决部分家长的后顾之忧,排除学生因上学而乘坐手续不全的社会车辆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也有利于合理调配教师,优化师资力量,降低教育成本。2023年秋季在麒麟中心学校试运营校车,后续向全县学校逐步推行,加速全县学校布局调整进度。

(七)大城区学校布局管理体制调整

将金桥初中、OU山初中作为枞阳二中分校,成立枞阳二中一体化办学联合体;将官埠桥镇中渡小学并入县经开区新旗小学、桥港园区的幼儿园和改建后的新开小学划为城区管理。让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县委宣传部长和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枞阳县教育布局调整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协同落实机制,确保按时、有序、高效完成教育布局调整各项任务。

(二)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新闻媒体、网络平台等多种形式宣传教育布局调整工作,着力解决城区学校“一位难求”和农村学校“资源浪费”的现状,为教育布局调整工作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舆论氛围。

(三)强化工作保障。多渠道筹措项目资金,新建学校实施土地划拨,通过盘活教育闲置资产等方式设置专项教育基金(资金),优化整合教育资源,保障教育布局调整工作如期顺利完成。

 

附件:1.枞阳县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调整初步计划表

2.枞阳县校车试点运营方案

3.枞阳县白湖中心学校移址新建方案

4.枞阳县钱铺中心学校移址新建方案


附件1

枞阳县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调整初步计划表

序号

乡镇名称

保留学校

撤并学校

新建

学校

备注

小学

初中

高中

幼儿园

2023年

2024年

2025年

2026年

1

枞阳镇

枞阳小学、城关小学、旗山小学、石岭小学、金山路小学、蒲州小学、旗山小学(分校)、新旗小学(拟改扩建)

枞阳二中、青山初中、新世纪实验学校

枞阳中学、宏实中学、实验中学,县职业技术学校(拟改扩建)、市财经学校

示范园、下枞阳园、郭桥园、连湖园、黄岗园、老庄园、月牙园、经开区园,新辰实验园、长江路园、曦阳园、星宇园、新世纪园、逸龙园、天城学府园、博苑新辰园

石矶

龙窝

 

高岗、戚矶,铁铜初中

20238月新建小学:蒲城、宏实;幼儿园:银塘路园、金山路园

县特教学校于2023年秋季搬迁

2

麒麟镇

本部(拟改扩建)

麒麟初中

 

中心园、二园、白马园

石婆、阳和、泊塘、白马、岱鳌

 

 

 

 

中心校2023年秋试运营校车

3

钱桥镇

本部

钱桥初中

 

中心园、二园、高埠园

新华、大山

高埠

府君

 

 

 

4

义津镇

本部、义津小学、杨湾小学

义津初中

 

中心园、二园,小博士园

 

 

朱公

 

 

 

5

雨坛镇

本部、合响小学

雨坛初中

 

中心园、群力园,翠华园

 

双丰

群力、先锋

 

 

 

6

官埠桥镇

本部、龙桥小学

金桥初中

振阳公学

中心园、龙桥园、红墙园,小太阳园

中渡

岗西、宋马、团山 

向阳、黄华、城山,龙桥初中点

 

 

中渡小学并入县经开区新旗小学

7

OU山镇

本部、新开小学(拟改扩建)、唐岗小学、白荡小学

OU山初中(适时建成九年一贯制)

 

中心园、白荡园、万桥小学附属园、桥港园

万桥

七桥、周山

OU山,凤仪初中

 

 

新开小学、桥港幼儿园划入城区管理

8

汤沟镇

本部、共义小学、桂坝小学、先进小学、新丰小学

汤沟中学

 

中心园、明星园、红光园、共义园,阳光雨园星星河园

联丰、大新、明星、红旗、仪山初中、长沙幼儿园

合心、南旺、一心、陈公

仪山、隆兴、彭山、龙堤、田间、江厂、勤俭,汤沟初中与陈州初中合并长沙初中

 

 

 

9

横埠镇

本部、方正小学、红灯小学(拟改扩建)、老庄小学、左岗小学、左山小学、横山小学

黄山初中、横埠初中(适时建成九年一贯制)

横埠中学

中心园、二园、老庄园,好孩子园蓝天园雨亭园

横山初中

谋道

双龙、龙山

 

 

 

10

钱铺镇

本部(拟迁建)

钱铺初中

 

中心园

 

 

黄岗、将军、虎栈、井边、鹿狮

 

中心学校迁址新建

 

11

白梅乡

本部

白梅初中(适时建成九年一贯制)

 

中心园、山井园、岩前园

 

董冲

翼青、山井、大岭、岩前

 

 

 

12

金社镇

本部、龙山小学

金社初中

 

中心园、合岭园

竹湖

金山、秀山

笃山、合岭,金渡初中与金社初中合并

 

 

两所初中合并后,适时将龙山小学搬迁至金渡初中校园。

13

项铺镇

本部(拟改扩建)、朴树小学

白云中学

 

中心园,柳西园、项铺镇爱心园、白云爱心园

马埠

 

石溪、边山

 

 

 

14

白柳镇

本部(拟迁建)

白湖初中

 

中心园,光芒园

 

矾山

万安、山河

 

中心学校迁址新建

 

15

浮山镇

本部、双花小学、浮山小学

鞠隐初中

浮山中学

中心园

 

 

调整已完成

16

会宫镇

本部、拔茅小学、毕山小学、敦化小学

光裕初中、安凤初中

会宫中学

中心园、二园、华表园,贝贝园

夏咀

安凤、晓春

栏桥

 

 

 

 

说明:1.表中斜字体的学校和幼儿园是民办性质。2.教学点和幼儿园为简称。“本部”指该乡镇中心学校本部;带“园”的为幼儿园;“中心园”指该乡镇中心幼儿园;“二园”指该乡镇第二幼儿园。


附件2

 

枞阳县校车试点运营方案

(建 稿)

 

为推进学校布局调整,保障学生乘车安全,根据《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结合我县实际,拟在麒麟镇试点推行校车运营,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基本原则

(一)公共交通优先原则。凡能通过公共交通解决学生上下学的,应通过公共交通解决。

(二)宏观统筹原则。在公共交通运力不足和公交未到达的地方,统筹配置校车,实现公交和校车运营全覆盖。

(三)费用分担原则。校车运营经费由学生家长合理负担一部分,财政补贴一部分。

(四)家长自愿原则。实行学生自愿乘坐校车原则,自愿乘坐校车的学生家长要与校车服务公司签订协议书。

(五)试点先行原则。2023年秋季学期起在麒麟镇试点运营校车,今后视运营情况逐步扩大校车覆盖面。

二、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必要性。麒麟中心学校今年拟整合撤并5个教学点,全镇小学阶段学生集中到镇区上学,学生上学最远距离约15公里。提供校车服务,既能保障布局调整顺利进行,又能打击黑头车运载学生现象,确保学生道路交通安全。

(二)可行性。麒麟中心学校前期就教育布局调整开展广泛宣传,进行过民意调查,分村开过村干部、学生家长征求意见会,村委会、家长对教育布局调整和运营校车认可度较高。校车运营线路已经县公交公司实地勘测,道路具备开通校车条件。麒麟镇教育布局调整完成以后,可节约师资30余人,每年减少教育投入450余万元,足够用于校车服务。同时可以盘活闲置校舍,增加财政收入。

三、试点范围和车辆安排

(一)试点范围。在麒麟镇试点开通校车服务,确保该镇有乘车需求的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

(二)车辆及线路安排。

1.车辆安排:经麒麟中心学校初步摸排统计,学校有乘车需求学生227人,拟投入5辆41座(38个学生座)校车、1辆32座(30个学生座)校车,基本满足需求。

2.线路安排:

一号石婆线41座(全线约16公里,行程约45分钟)

二号白马线41座(全线约15公里,行程约40分钟)

三号岱鳌线,41座(全线约13公里,行程约40分钟)

四号泊塘线,32座(全线约7公里,行程约40分钟)

五号梅花1线,41座(全线约15公里,行程约45分钟)

六号梅花2线,41座(全线约12公里,行程约40分钟)

四、运营模式

方案一:校车试点运营服务由校车公司提供。

1.校车购置方式。校车运营服务项目经招投标确定校车服务公司,由中标校车公司自筹资金,购买试点所需校车。

2.校车运营管理。由中标校车公司进行运营,盈亏自负。

3.校车服务费用。

1)费用测算

6辆校车的总费用为103.35万元/年(单车17.23万元/年),其中:年总成本为92.28万元/年(单车15.38万元/年),年合理利润11.07万元/年(校车公司合理利润率12%)。

(2)经费来源

参照校车运营先行县区经验,建议校车运营费用(103.35万元/年)采用“政府固定补贴+家长合理承担”模式:政府补贴建议设定在14.25万元/车*年,麒麟镇6台校车政府每年需投入85.5万元;差额17.88万元,可结合目前社会车辆收费情况和乘车人数,由家长共同负担,即校车公司收取每名学生车费400-600元/人*学期。

4.费用支付方式。

政府补贴按季度预付,每季度预付20%即21.6万元,按年度考核情况,结算余款;家长负担部分由校车公司在学期初据实收取。

方案二:校车试点运营服务由县公共交通公司(县城乡公交PPP项目公司)提供。

在县城乡公交一体化PPP项目增加建设内容“校车服务”,县内校车服务交由县公共交通公司负责组织实施。校车服务费用主要是指校车购置投资、投资合理回报运营费用、运营合理利润等校车服务费用的政府补贴按照县城乡公交PPP项目付费方式进行付费。校车服务费用的政府补贴由县教体局安排第三方审计,政府补贴标准根据校车运营第1个年度的审计结果确定,维持两年不变;以后每2年进行一次校车服务费用审计,重新核定补贴标准,以此类推。县审计局对校车投入和运营情况每3年进行1次审计。

1.校车购置方式。

由县公共交通公司通过PPP项目筹集资金,组织采购车辆并支付校车购置费用。

2.校车运营管理。

由县公共交通公司负责组织实施,县校车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县教体局)负责监督。

3.校车服务费用

1)费用测算:校车运营强制报废年限为15年,按照县城乡公交一体化PPP项目投资付费方式,每期校车投入按等额本息分15年返还投资和支付投资合理回报。

6辆校车的总费用约103.86万元/年(单车平均17.31万元/年),其中:运营费用及利润89.4万元/年(单车14.9万元/年);校车投入购置及合理回报约14.46万元/年(单车2.41万元/年)。

2)经费来源:参照校车运营先行县区经验,建议校车运营费用(103.86万元/年)采用“政府固定补贴+家长合理承担”模式:

政府补贴约为14.25万元/车*年,麒麟镇6台校车政府每年需投入85.5万元;差额18.36万元,可结合目前社会车辆收费情况和乘车人数,由家长共同负担,即校车公司收取每名学生车费400-600元/人*学期。

4.费用支付方式:政府补贴按季度预付20%,按年度考核后,由县教体局委托第三方进行审计,县财政局依据审计报告予以支付;家长负担部分由县公共交通公司在学期初据实收取。

五、保障措施

1.成立组织,加强领导。县校车联席会议成立麒麟镇校车试点运营工作专班,县教体局、公安局、交运局、财政局、发改委、市监局等部门和麒麟镇参加,统筹推进校车试点工作。

2.广泛宣传,达成共识。加强校车试点工作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确保试点工作顺利推进。

3.加强协作,务求实效。县校车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和麒麟镇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协作,解决试点过程中的车辆配置、招投标、线路确定、道路拓宽、停车场建设、资金拨付和日常监管等工作。

 


枞阳县校车试点运营费用测算表

序号

项目

校车公司运作模式

PPP项目运作模式

单价

(万元)

数量

(台)

总费用

(万元)

单价

(万元)

数量

(台)

总费用

(万元)

购置总成本

25.5

6

153

24.735

6

148.41

年购置成本

 

 

 

1.65

6

9.9

年财务成本(利息)

 

 

 

0.76

6

4.56

年车辆折旧

1.7

6

10.2

 

 

 

年运营成本

13.68

6

82.08

14.9

6

89.4

年企业利润

1.85

6

11.1

 

 

 

年费用

17.23

6

103.38

17.31

6

103.86

15年总费用

258.45

6

1550.7

262.65

6

1557.9

 

 

注:

一、校车投入及合理回报

校车公司正常市场化购车按3年融资分期付款购车153万元,5台41座校车单价25.8万元,1台32座单价24万元;PPP项目公司全款购车采购成本降低,可按97%计算购车成本,约148.41万元。校车公司按15年计算折旧,单车1.7万元/年;PPP项目采用等额本息法还本付息,中标折现率5.39%,按15年合同期计算,单车2.41万元/车。

二、运营费用及合理利润

1.校车公司年运营成本单车费用:单车折旧1.7万元/年,运营费用约13.68万元(其中:驾驶员及看管人员费用7.5万元、保险费用0.94万元、油料1.27万元、维修保养0.84万元、管理成本3.0万、流量费0.13万元),校车公司合理利润按12%测算。

2.县公共交通公司年运营成本单车费用:单车运营费用14.9万元/年,其中:驾驶员及看管人员费用8万元,保险费用1万元、油料1.5万元、修理维护费及轮胎费1.2万元、管理人员等管理成本摊销1.5万元,年单车运营合理利润0.7万元/车(即运营资金投入的财务成本,PPP项目中标运营合理利润率5.84%)。

3.校车服务费用

校车公司运作模式费用=年车辆折旧+年运营成本+年企业利润;

PPP项目运作模式费用=年购置成本摊销+年运营费用+年财务成本


附件3

枞阳县白湖中心学校移址新建方案

(初  稿)

 

根据安徽省县域教育优质综合发展要求和学校布局调整实际需求,促进我县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增加白柳镇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白湖中心学校拟移址新建。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现状

白湖中心学校位于白柳镇公塥村,现有教职工48人,学生649人。学校占地面积约6亩,现有教学楼一栋,综合楼一栋,总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简易操场2000平方米。校园面积小,厕所建在校园外,与校园之间隔有一条村庄公路。校内已无法容纳16年级全部学生,五、六年级6个班200多学生在白湖初中借用教室上课,给学校管理带来严重不便。校园门口无停车场地,上下学时间校门口车辆拥堵不堪,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二、移建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1.白湖中心学校场地现位于老集镇区,周边被民居包围,无发展空间,已远不能满足日常教育教学需要,更无法达到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办学验收的要求。

2.根据教育布局调整相关要求,白柳镇还有3个教学点(学生数160人,教职工数27人)拟撤并,老百姓迫切期望子女能到地理位置和办学条件均优越的中心学校就读。而现在的中心学校办学条件无法满足要求。

3.中心学校移址建成后,白柳镇只保留一所小学,其余教学点全部并入中心学校,既方便学生就读,又可整合资源,全镇小学编制内教师富余25人左右,教学点保安、炊事员全部清退,每年可减少办公费、人员工资等教育成本约375万元。

4.拟选的白湖中心学校新址,东边为白柳镇公租房,南边为集中安置点,西边为白柳镇派出所和白湖中心幼儿园。可极大的提升白柳镇新镇区建设水平,带动新镇区发展,具有极高的社会效益。

5.已撤并的白柳镇团结小学闲置校园校舍已与商家达成初步协议,拟置换700余万元,可为新中心学校移址新建筹集部分建设资金。

三、移建事项

1.项目选址。位于白柳镇公塥村S335省道北侧(白柳派出所东边)。

2.建设规模。划拨土地30亩,建3轨制18个班规模,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行政办公用房、生活用房等建筑物土建规7800平方米,配套建设运动场、校园绿化及其它附属设施,规划总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其中含运动场5000平方米)。

3.估算投入。预测建设项目总投资3800万元,其中:征地平整600万元,建筑工程2000万元,运动场500万,设备购置300万元,道路管网工程280万元,其它费用120万元。

4.资金来源。1)盘活闲置资产。依据《枞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枞阳县中小学闲置校园校舍处理方案的通知》(枞政办秘〔2023〕8号)要求,依法依规处置中小学闲置校园校舍,盘活白柳镇已撤并的古楼、龙城、团结、桂元等教学点的闲置资产,筹措建设资金。2)争取项目资金。县教体局会同发改委、财政局争取项目资金。

5.建设期限。新建的学校预计在2024年春季开工建设,2025年秋季交付使用。

四、保障措施

1.成立组织,加强领导。学校布局调整关系到千家万户,任务重,困难多,成立枞阳县教育布局调整工作领导小组和白湖中心学校移建工作专班,统筹协调解决移建工作中出现的突出困难和问题。

2.广泛宣传,达成共识。召开由县教体局、白柳镇、各村主要负责人、各完小(教学点)校长、村民代表、学生家长代表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人员参加的听证会,部署迁建工作目标任务。要求利用各村广播、街头板报、学校宣传栏、学生口头宣传等形式在群众中大力宣传学校迁建目的、措施、好处,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让老百姓理解支持,保障移建工作顺利推进。  

3.科学规划,稳步推进。白湖中心学校移建,严格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稳步推进”的原则。确保新校区建成后撤并一步到位,既让群众满意,又确保办学效益


附件4

 

枞阳县钱铺中心学校移址新建方案

(初  稿)

 

为优化钱铺镇教育布局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集中力量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教育形式发展要求,结合该镇的小学教育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不断集中,农村学龄儿童逐年递减。钱铺镇校点多,学生少,小学生数不足500人,下辖5个教学点,每个教学点学生数均在60人以下,其中一个教学点只有11人。教职工人数60人,教师资源与学生资源不均衡。钱铺中心学校本部占地面积约10,校舍建筑面积2322平方米,运动场面积1545平方米,学生数262人,教职工21人。

二、移建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1.钱铺镇适龄少年儿童人数呈下降趋势,现有教学点规模小,鹿狮、井边2个教学点开设了“复式班”教学,办学效益低,除中心学校之外的5个教学点学生数共186人,教职工数共39人,教育资源严重浪费。急需将鹿狮等5个教学点并入中心学校。而现在的中心学校办学条件无法满足要求。

2.现在的钱铺中心学校东边墙外场地已规划为江北港铁路货运站,如仍在原地办学,势必对学校有较大影响。

3.中心学校移址建成后,钱铺镇只保留一所小学,其余5个教学点全部并入中心学校,既方便学生就读,又可整合资源,全镇小学编制内教师富余30人左右,教学点保安、炊事员全部清退,每年可减少办公费、人员工资等教育成本约450万元。

4.钱铺镇小学布局调整后,原中心学校、鹿狮、井边3个闲置校园校舍已与投发集团达成初步意向,可置换2000余万元,可为新中心学校移址新建筹集部分建设资金。

三、移建事项

1.项目选址。位于钱铺镇钱铺大道,铁路建设拆迁安置点旁。

2.建设规模。在铁路建设拆迁安置点旁划拨土地面积32亩,新建双轨制12个班规模,建设1幢教学楼、1幢综合楼及其它附属设施,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预测投入资金3000万元。

3.资金来源。新建学校预计总投入3000万元,可通过置换钱铺中心学校、鹿狮教学点、井边教学点闲置校园校舍初步估算解决2000余万,不足部分县教体局会同发改委、财政局争取项目资金予以解决。

4.建设期限。新建的学校预计在2024年春季开工建设,2025年秋季交付使用。

四、保障措施

1.成立组织,加强领导。学校布局调整关系到该镇千家万户,任务重,困难多,成立枞阳县教育布局调整工作领导小组和钱铺中心学校迁建工作专班,统筹协调解决迁建工作中出现的突出困难和问题。

2.广泛宣传,达成共识。召开由县教体局、钱铺镇、各村主要负责人、各完小(教学点)校长、村民代表、学生家长代表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人员参加的听证会,部署移建工作目标任务。要求利用各村广播、街头板报、学校宣传栏、学生口头宣传等形式在群众中大力宣传学校迁建目的、措施、好处,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让老百姓理解支持,保障移建工作顺利推进。

3.科学规划,稳步推进。钱铺中心学校移建,严格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稳步推进”的原则。确保新校区建成后撤并一步到位,既让群众满意,又确保办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