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072200312579X4/202310-00079 | 组配分类: | 县政府其他文件 |
发布机构: | 枞阳县财政局 | 主题分类: | 财政、金融、审计、统计、税务 |
名称: | 枞阳县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度枞阳县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 | 文号: | 枞政秘〔2023〕114号 |
成文日期: | 2023-10-25 | 发布日期: | 2023-10-25 |
有效性: | 有效 | 咨询电话: | 0562-3211157 |
枞阳县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度枞阳县
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
县人大常委会:
现将《关于2022年度枞阳县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呈上,请予审议。
2023年10月24日
关于2022年度枞阳县国有资产
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
——2023年10月30日在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
县财政局局长 蔡劲松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工作安排,现将2022年度枞阳县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国有资产基本情况
截至2022年末,全县国有资产总额349.41亿元,负债总额141.09亿元,净资产总额208.32亿元(因自然资源资产目前无法准确估值,资产价值暂未统计)。
其中:县属国有企业4户,资产总额241.66亿元,负债总额123.34亿元,净资产总额118.32亿元;金融企业2户,资产总额3.76亿元,负债总额0.89亿元,净资产总额2.87亿元;部门管理企业32户,资产总额7.67亿元,负债4.86亿元,净资产2.81亿元;全县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96.32亿元,负债12亿元,净资产84.32亿元。
(一)企业国有资产基本情况。截至2022年末,我县国有企业共36户,其中:县属国有企业4户,分别是枞阳县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安徽正阳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安徽长江农业农村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枞阳县文化旅游开发管理有限公司,合计资产总额241.66亿元,增长13.6%;负债总额123.34亿元,增长21.99%;净资产118.32亿元,增长6%;收入总额15.02亿元,增长2.52%;利润总额2.18亿元,增长59.12%;资产负债率51.04%。县直部门管理国有企业32户(新增1户:枞阳县建筑工程检测试验室为住建局下属企业;核减两户:住建局下属公司枞阳县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中心已注销,枞阳京环环境服务有限公司属于枞阳县土地复垦整治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参股公司,不属于城管局下属企业),分别是县发改委(粮食局)1户,县住建局10户,县供销社5户,县农业农村局8户,县交运局1户,县文旅局1户,县商务局3户,县人社局3户。32户国有企业资产总额7.67亿元,负债总额4.86亿元,净资产总额2.81亿元,收入总额0.8亿元,利润总额-0.028亿元。(县直部门管理企业资产情况表见附件)
(二)金融企业国有资产基本情况。截至2022年末,形成国有资产的地方金融类企业有枞阳县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和安徽省宇神融资担保有限公司2户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目前安徽省宇神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由枞阳县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代管)。2家形成国有资产的地方金融企业资产总额3.76亿元,负债总额0.89亿元,所有者权益2.87亿元。其中:枞阳县融资担保公司资产总额1.79亿元,负债总额0.25亿元,所有者权益1.54亿元;安徽省宇神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资产总额1.97亿元,负债总额0.64亿元,所有者权益1.33亿元。金融企业注册资本2.74亿元,其中国有资本2.25亿元,占82.14%。
(三)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基本情况。截至2021年末,全县纳入编报范围的行政事业单位共201户。全县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共计96.32亿元(其中:公共基础设施资产35.28亿元,政府储备物资0.028亿元,保障性住房净值0.2亿元),较上年增长9.34%;负债12亿元,较上年增长0.21%;净资产84.32亿元,较上年增长10.77%。
2022年度全县配置固定资产2.76亿元,其中:新购1.58亿元,占57.25%;调拨1.1亿元,占39.90%;接受捐赠或其他方式新增0.08亿元,占2.85%。
2022年度全县配置无形资产0.015亿元。其中:新购93.87万元,占64.35%;调拨12.00万元,占8.23%;其他方式新增40.00万元,占27.42%。
2022年度全县配置在建工程2.38亿元,主要为新增的在建工程,新增的在建工程主要包括枞阳县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医养结合体工程项目、枞阳县教育体育局的枞阳二中东校区建设项目、枞阳县经开区幼儿园建设项目。
(四)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情况
1.国有土地资源情况。截止2022年底,全县国有土地资源为27150.29公顷,占全县土地资源总量约为18.43%。其中,湿地187.93公顷;耕地811.6公顷;园地17.83公顷;林地1246.75公顷;草地65.67公顷;商业服务用地156.58公顷;工矿用地1165.83公顷;住宅1307.03公顷;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用地657.22公顷;特殊用地70.85公顷;交通运输用地930.93公顷;水工建筑用地401.07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0059.55公顷;其他土地71.45公顷。岸线资源71.92公里。
2.矿产资源情况。枞阳县矿产资源丰富,全县已查明矿产15种,矿区40处,其中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各占50%,能源矿产资源贫乏。2022年度,铜金属开采了约400吨,水泥用灰岩开采了约1500万吨,建筑石料开采了约120万吨。其余矿种均未开采,其期初数和期末数一致。具体储量情况见下表:
矿种 |
期初保有量(万吨) |
期末保有量(万吨) |
备注 |
铁矿 |
180.98 |
180.98 |
矿石量 |
铜矿 |
18.13 |
18.09 |
金属量 |
铅矿 |
0.42 |
0.42 |
金属量 |
锌矿 |
0.25 |
0.25 |
金属量 |
硫铁矿 |
0.06 |
0.06 |
矿石量 |
重晶石 |
3.7 |
3.7 |
矿石量 |
明矾石 |
289.8 |
289.8 |
|
水泥灰岩 |
51500 |
50000 |
|
建筑石料 |
67285 |
67165 |
|
3.水资源总量情况。初步统计,截止2022年末,全县地表水资源总量5.97亿立方米;地下水1.35亿立方米;地下水与地表水不重复计算量0.32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6.29亿立方米。
4.森林资源情况。截止2022年末,全县林地面积39012.97公顷,其中:防护林8009.04公顷,用材林26916.73公顷,经济林1090.48公顷,薪炭林308.57公顷、其他林地2688.15公顷,森林蓄积量204.9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2.61%。(备注:因与国土三调数据融合未完成,2022年暂无统计数据)
5.土地收储情况。2022年初,县土地储备中心库存收储土地66.8公顷,当年收储土地15公顷,上市成交储备土地22.7公顷,收储土地资产期末数59.1公顷。
二、国有资产管理情况
(一)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
1.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管理制度,加强市场化运营机制。不断完善健全公司法人治理,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推进县属企业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真正实现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全面推进企业用工市场化,县国资委根据《公司法》和我县国企实际管理水平制定了《枞阳县国有企业人员管理办法》,修改完善了《枞阳县县属国有企业高管薪酬考核办法》,建立健全按业绩贡献决定薪酬的分配机制和增长机制。深化职能转变,着力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实现从“管企业”到“管资本”的转变。
2.整合资源壮大县属国有企业规模。坚定不移聚焦主业开展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健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不断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目前全县正在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整合重组工作,县政府通过并印发了《枞阳县国有企业整合重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重组方案”),根据重组方案,按照2+N模式对全县现有国有企业进行集团化整合,按现代企业制度,做强做优做大重组后县属国有企业。借壳铜陵鲜源农产品销售有限公司(现在农发公司名下)做为重组整合后的母公司,并更名为安徽枞阳国有资本投资控股集团公司(简称枞阳国控),枞阳国控由县国资委直接出资。枞阳国控本部主要以资本运营和专业金融服务为手段,聚焦核心业务,突出资源类优质资产,探索市场化转型,拓展新的业务板块,通过股权运作、价值管理、投资融资、资本整合等方式发挥国有资本运营平台功能,促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提升国有资本运营效率。枞阳国控下属4个一级子公司:将原有的县属国有企业安徽正阳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建投公司)、安徽长江农业农村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农发公司)、枞阳县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简称文旅公司)全部划入枞阳国控名下。将县投发集团暂时代管的安徽玄武新材料有限公司划出,划入枞阳国控,由集团公司直接管理。出资人均为枞阳国控,为集团下辖一级子公司,上述子公司原控股参股公司保持不变。保留枞阳县投资发展集团公司(简称投发集团)。
3.持续推进经营性资产集中统一监管。通过企业重组和资源整合,推动资产集中、资本聚集、资金集成、资源集约,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构建集中统一、分类监管、授权明确、权责一致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区划调整以来,先后对经信、商务、发改(粮食)、供销等部门所属的国有企业进行改制,持续推进经营性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截至目前,改制国有企业69家,改制企业职工身份置换3500余人,县投发集团兑付改制资金近1.3亿元。
4.加大国有企业闲置低效资产处置盘活力度。积极引导支持县属企业依法依规稳妥有序推进存量资产盘活,把盘活存量资产作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以及防范债务风险、筹集建设资金、优化资产结构的重要手段,选择合适的存量资产,因地制宜研究制定盘活存量资产的有效措施,2022年县属国有企业处置闲置低效国有资产1.16亿元,处置收益5733.65万元,充分盘活利用了国有资产。
5.加强县属国有企业监督管理,确保风险防范。一是认真贯彻执行市国资委《关于以管资本为主加快国有资产监管职能转变的实施意见》,深化职能转变,着力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二是根据市国资委统筹安排,适时改进监
(二)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
1.着力加强国有金融资本基础管理。按照制度管事理念,通过增资扩股、产权登记、评估监管等多项工作加强国家金融资本基础管理。县财政对枞阳县担保公司增资3200万元,增资后枞阳县融资担保公司注册资本达到18004万元。
2.不断加大国有金融资本服务实体经济力度。一是鼓励枞阳县融资担保公司积极为处于成长期的科技型、创业型、吸纳就业型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领域中的小微企业和“三农”项目提供担保,确保小微企业担保户数比重90%以上,年化担保费率不超过1%。二是县财政通过增资扩股、风险补偿、担保费补贴等渠道,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枞阳县融资担保公司2022年新增政银担(含税融通)业务123笔政银担35214.7万元。
3.全面加强地方金融企业党的建设。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一是层层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及“讲政治、重规矩、做表率”专题教育、“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专题警示教育。二是探索坚持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相结合的有效途径,要求公司建立党组织、工会组织机构,逐步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确保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确保党组织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三是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和省、市县有关规定,持续反对“四风”。
4.稳妥有序化解国有金融资本风险。一是成立了县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领导小组,印发《枞阳县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实施方案》,有序实施不良担保贷款风险化解分类处置工作。二是督促枞阳县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安徽省宇神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积极与县法院对接,加大司法追偿力度,2家担保公司累计收回代偿款3676万元。三是强化对地方金融类国有企业担保代偿及资金使用情况的监控,加大现场检查与非现场监管力度。
(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
1.建立完善制度,规范资产管理。为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我县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除了遵循国务院出台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738号)以及省、市出台的相关政策规定,根据实际,我县出台了《枞阳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暂行)》,让各单位资产管理有章可循。
2.完善信息建设,实现资产动态管理。从2014年起我县开始建立资产管理信息化平台,经过不断升级完善,现系统平台基本实现资产管理三个“全覆盖”:一是资产卡片、资产使用、资产处置、产权登记、资产报表和查询分析等事项全覆盖;二是系统初步实现动态管理,单位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对外投资、资产收益管理全覆盖,使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有机结合;三是资产审批事项逐步纳入网上审批全覆盖,资产报废报损、无偿调拨等纳入资产系统审批。2022年12月,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系统纳入预算一体化系统统一管理,进一步加强了资产管理与会计核算、部门决算的衔接,全面提升了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数据质量。截止2022年底,资产报废报损488.32万元,无偿调拨327.15万元,出售及出让4.60万元,置换0.42万元。
3.有效盘活全
4.抓牢创新主线,切实推动资产管理公开透明。一是规范操作程序,促进资产管理公开透明。严格执行国有资产处置制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日常处置国有资产按照规定程序进行资产评估,并通过拍卖、招投标等公开进场交易方式处置,杜绝暗箱操作。二是以健全报告机制促进资产管理公开透明。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制度,提高国有资产管理公信力。
(四)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
1.强化自然资源保护。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出台了《枞阳县关于推行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田长制的实施方案》,制定了田长制工作会议制度、巡查制度、考核制度、奖惩制度等,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无缝隙”的耕地保护格局。全县设置县级总田长2位,县级副总田长2位,县级田长27位,乡级田长205位,村级田长198位,配备巡田员1139名。组织实施林业增绿增效示范工程。20万亩国家储备林项目总规和可研已获省级批准,2022年完成建设任务1.5万亩。完成我县自然保护地的勘界和风景名胜区的整合优化工作。购买古树名木综合保险和野生动物致害政府救助责任保险,强化古树名木和野生动植物的保护。钱桥镇洪湾村、山镇万桥村、钱桥镇马塘村成功创建省级森林村庄。今年来,共组织开展义务植树130万株,完成营造林17562.7亩,其中人工造林3047.9亩。扎实开展松材线虫病防治专项行动,共清理枯死松树0.26万吨,实施松材线虫病媒介昆虫防治1万亩,开展美国白蛾化学防治1.41万亩。建设防火视频监控系统1套,购置无人机1台,进一步夯实森林防火工作基础,提升防火科技信息化水平。
2.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大力开展新增耕地、增减挂钩等土地整治项目,增加补充耕地指标,努力保障发展用地需求。2022年,已报市级验收新增耕地项目1695亩,组织实施增减挂钩项目80亩。同时,已申报金社镇鳌山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并完成方案编制。
3.规范矿政管理和推进地质环境生态治理。完成县螺丝尖和断腰岭2宗建筑石料采矿权投放,出让收益达4.55亿元。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筑牢生命防线。认真组织开展汛前排查、汛中调查和汛后核查工作,及时编制《枞阳县2022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各隐患点单点防灾应急预案,更新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数据库,细化预防、监测、预警、突发事件处置等各项措施,确保了年度无人员伤亡事故和较大财产损失。强化生态修复,督促在建生产矿山边开采边开展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完成25个废弃及关闭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的验收。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经过全县各部门单位的努力,初步建立了符合客观实际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但在国有资产管理的过程中仍有不少矛盾和问题。
(一)企业国有资产
1.企业资产规模不大。截止到8月底,全县国有企业总资产不足280亿元,除投发公司资产超过100亿元外,其余均不足70亿元。
2.企业资产质量不高。主要是过去企业改制后划入的粮站、供销、食品等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这些资产分散,大多属低效、无效资产,并且由于历史遗留问题,部分资产被改制企业的职工占用,资产盘活难度较大。
3.资产负债率高。截止8月底,全县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超过50%,安徽长江农业农村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资产负债率超过了65%,企业债务率占比过大,盈利能力差,造血功能不足,长期处于亏损,竞争力弱,抗风险能力差。
4.体制机制不健全。有的企业机制不全、制度不全、决策程序不规范,甚至存在只投资不管理、只投资不求回报,造成国有资产流失,风险较高。
5.信用评级不高,融资难以为继。目前我县县属国有企业主体信用评级均为AA-或以下,信用评级不高,直接融资能力受限,亟需做大做强,提高信用评级,增强融资能力。
6.管理关系不顺。国资监管机构不全、专业人员严重不足、职责不明确,考核监管难以到位,企业应自主决策事项,企业自身不敢担当,造成扯皮推诿。
(二)金融企业国有资产
1.融资担保放大倍数较低,担保杠杆作用较低。枞阳县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在保132笔,在保余额40093.9万元,融资担保放大倍数2.6倍;安徽省宇神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在保5笔,在保余额1496.23万元,放大倍数0.11;均低于省统一要求的3倍,担保杠杆效应未充分发挥。
2.净资产规模有限影响了担保大额增信作用的发挥。枞阳县融资担保有限公司2022年末净资产规模15445.56万元,按政银担单户担保不得超过净资产10%的标准测算,该公司单户担保上限1500万元,单户担保放大能力不足。单户担保放大能力不足一是不利于县政府招商引资工作开展,二是限制了对优质小微企业追加担保增信。
3.担保弹性有待提高。枞阳县融资担保有限公司2022年末信用保证、不动产抵押+信用保证2种反担保余额合计32804万元,占该公司2022年末在保余额40093.9万元的81.82%。上述反担保方式便于该公司加
4.担保追偿压力较大。一是当前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追偿挽损工作推进缓慢,抵押资产变现能力差,担保贷款代偿和抵押资产处置困难,不良担保贷款回收压力大。二是司法处置不良资产程序多、成本高、执行难,清收效果不明显。
(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
1.管理意识不足,缺乏管理人才。一是资产使用管理不到位现象。部分单位仍存在国有资产管理意识不强,重资产使用、忽视资产管理的问题,没有定期做好资产盘点工作。二是缺乏专门资产管理人员。多数单位无专门机构和人员,由财务人员兼代,有的单位无专职财务人员或财务人员流动过快,存在业不精、职不专,资产底数不清,导致实物和账、表、卡以及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不一致等现象。
2.资产处置困难,处置成本高。行政事业单位处置的资产虽然账面原值较大,但经过多年折旧,实际成交价很低,只有几万元甚至更少。有的小批量报废处置的资产,由于实际价值较低,处置价格往往低于评估价格,流标现象时有发生,消耗了人力、物力、财力,处置成本较高。
3、资产分布分散,权属复杂。枞阳县域较广,资产坐落在县城和各个乡镇,分布比较零散,部分资产权属划分不够明晰,特别是坐落在乡镇的资产,一部分资产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所有权归主管部门,管理权属于乡镇,还有部分资产所有权和管理权都属于主管部门,但由于资产坐落在乡镇,乡镇对于各项资产也有一定的管理责任。这样,各个主管部门或乡镇对于某些资产可能会疏忽管理,导致资产盘活难度加大、资产被占用、资产的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排除等问题。
(四)国有自然资源资产
1.补充耕地实施难度大。经过多年的土地整理开发复垦,耕地后备资源日益稀缺,补充耕地项目类型单一。先期施工难度小,实施成本低的耕地后备资源已面临枯竭,目前可供实施的补充耕地后备资源工程投入大,且实施成本高,后期管护难。同时,滩涂、未利用地等资源,也因生态环保和湿地保护等原因制约补充耕地复垦开发利用,全县项目建设用地占补平衡任务艰巨。
2.土地市场低迷,土地资源资产收益下降。近年来,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地产行业资金收紧,融资途径收窄、融资成本提升,进而传导至土地市场投资趋冷。我县也受之影响较大。同时,土地征迁难度加大,土地收储成本逐年增加。
3.维权维稳工作有待加强。自然资源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土地征收、违法用地、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等多种因素均会引发涉土信访和不稳定,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工作有待加强。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按照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党中央关于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设的战略部署,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国资管理会议精神及县委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着力抓
(一)强化管理职责,做好国有资产管理报告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关于建立县政府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精神,明确责任部门和主体,完善上下通畅的国有资产报告工作机制。
(二)强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落地见效,以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一是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切实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强化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三基建设”,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企业领导人员队伍,深化人才强企战略。二是构建市场化劳动用工和收入分配制度,实施国企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修改完善《枞阳县县属国企高管人员薪酬考核管理办法》,增强企业创新力和竞争力。三是推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企监管机制,政府由管人管事管资产变为管资本为主,提高企业自主经营水平。四是加强国有企业风险防范,重视隐性债务监管。支持国有企业向实体化和市场化转型,推动主体信用评级提升至AA,提高国有企业自负盈亏能力。同时,县委县政府出台了《枞阳县县属企业投融资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了国有企业投融资管理,规范投融资行为,合理控制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
(三)健全考核机制,充分激发国有企业发展活力。针对2022年考核中有关问题进一步完善优化2023年度考核评价指标与机制,修订完善了《枞阳县县属国有企业高管薪酬考核管理办法》,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及权重,实行差异化考核,强化对落实宏观调控政策、质量效益、引领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政府重大专项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探索行业对标在指标设置、目标分档、考核计分的全过程运用,将国资国企改革落实情况纳入企业年度考核指标中,确保改革实效。
(四)加强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切实防范金融风险。一是创新政策性融资担保产品,加大担保服务实体经济力度。鼓励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在现有担保方式之外,积极采用企业商标权、专利权、在建工程、应收账款、企业资产余值、企业资产打包等新型担保方式,提升担保服务质量,放大担保倍数。督促县域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主动对接企业,简化担保服务与操作流程,减少不必要的抵质押手续,降低担保费率,切实减轻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二是多措并举,积极防范化解融资担保风险。鼓励担保、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合作,加大对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担保代偿及资金使用情况的监控力度,综合运用债务重组、续贷续保、司法追偿等多种措施化解风险。调整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考核办法,加大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风险防范、代偿追偿考核比重。三是进一步加强监管,规范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按照权责匹配、权责对等、权责统一的原则,县财政局根据县政府授权,集中统一履行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贯彻落实上级财政部门有关金融企业国有金融资产管理的规定要求,组织实施好财务与资产管理、经营预算、绩效考核、负责人薪酬管理等各项工作。严格全流程穿透管理。对国有金融企业股权出资实施资本穿透管理,防止出现内部人控制,严格股东资质和资金来源审查,健全监督问责机制,有效防范国有资产流失。
(五)夯实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基础,扎实做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一是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制度。为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管理,根据中央和省市的相关政策规定,结合枞阳县实际情况,在枞阳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暂行)》的基础上,我单位正在制定《关于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更加详细的明确了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出租、出借、报废、出售、出让、转让等处置盘活方式的评估价值范围、审批流程等要求。二是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工作。全面梳理基础信息管理、会计核算、资产与财务衔接、资产日常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有序规范的清理解决问题,并建立长效机制、加强监督管理,避免类似问题重复发生。三是定期进行资产清查,及时发现问题。查找资产清查管理薄弱环节,科学合理地建立定期盘点制度。严格按照《枞阳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暂行)》进行资产管理。四是多措并举,建立资产管理队伍。采用专职为主、兼职为辅的配备模式,资产使用单位根据资产数量和管理工作量配备专职或兼职资产管理员。五是加强信息化建设,规范日常操作。扎实推进大数据建设应用,降低管理成本,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确保国有资产统计结果真实、准确、可核查,为合理调剂使用提供依据。六是加快低效闲置资产科学处置。对行政事业性国有低效闲置资产进行科学归类,分类处置的方式,提高闲置资产的利用效率,对于拍卖、协议转让、出租、出借等方式处置的资产,按规定科学合理的盘活处置,降低行政成本。
(六)坚持多措并举,着力加大资源保护力度。推深做实“田长制”,落实各级监管责任,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公众参与”的工作格局。大力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建设,提高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确保占补平衡。2023年计划组织实施新增耕地项目和增减挂钩及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项目1800亩以上。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应调尽调批而未用土地,清理处置闲置土地,推进园区低效利用土地二次开发利用,撬动建设用地“存量”。2023年,计划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批而未供)2457亩,挖潜低效及闲置土地再利用453亩以上。加强日常监管,严厉打击无证、越界开采,巩固良好的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加快推进麻布山矿探转采工作,持续开展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建设绿色矿山。强化森林资源管理。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实施林业增绿增效示范工程。开展省级森林村庄创建和森林长廊建设。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做好古树名木保护修复。强化林业灾害防控,做好森林防火和松材线虫病防治。
(七)加快推进现有国有企业的整合重组。根据《枞阳县国有企业整合重组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整合重组。一是按照2+N模式对全县现有国有企业进行集团化整合,成立安徽枞阳国有资本投资控股集团公司,枞阳国控由县国资委直接出资,下属4个一级子公司,保留“枞阳县投资发展集团公司”(简称投发集团),下辖11个一级子公司。并且整合部门管理企业,将部分分散在县直各部门管理的企业划入重组后的枞阳国控及下属子公司。二是清理注销一批国有企业,对经营不正常、无实质性业务、资不抵债、长期亏损且无发展前景的国有企业原则上依法清算注销。注销企业的资产以资本形式注入改革方案中的出资人企业。因特殊情况无法注销的,由其主管部门提出意见,经县国资委审核,报县政府审批同意后,按功能定位进行整合。三是清理退出或收回部分国有企业股权。对没有实际控制权、不符合产业要求、定位不明、国有资产权益和保值增值缺乏有效保障的国有参股企业股权原则上限时退出,有关所得注入出资公司;对出资人关系不明的国有企业限时清理变更,并按功能定位进行整合;因历史原因形成的国有企业个人股权,原则上清理收回,并注入出资公司。因客观原因或特殊情况难以清理退出或收回的,由其主管部门提出解决方案,报县政府审批。四是进一步整合一批内部企业为有效压缩法人层级、管理层级和企业户数,在集团公司的统一领导下由出资人公司提出具体整合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和时间表,对下属企业进行整合并报国资委备案。
(八)全面开展全县国有资产清查处置工作。为进一步做大国有企业资产规模,盘活全县各类资产资源,充分发挥资产资源效益,我县成立了全县资产资源清查处置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开展了全县国有资产资源清查、闲置国有资产资源处置专项工作,并制定了《全县国有资产清查处置实施方案》,根据《全县国有资产清查处置实施方案》我县正在开展全县国有资产清查处置工作,目前处于资产清查阶段。后期将根据我县各类资源家底清查情况,分类处置盘活资产,对清查出的国有资产资源进行科学分类盘活处置,对优质资产资源通过市场化运作、无偿划拨等方式注入相应国有企业,支持平台转型,促进资产资源有效利用。
(九)全面优化提升国有企业经营环境。转变观念,增优化强意识,全面优化提升国有企业经营环境。一是要坚持市场化理念经营国有企业。二是要坚持以产权为纽带经营国有企业,政府可以将县域内各类资产资源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注入国有企业,支持国有企业向实体化发展,提高国有企业竞争力。三是以“内循环”的方法经营国有企业。在不违背国家法律法规的原则下,用“内循环”的思维经
部门管理企业基本情况统计表
单位:万元
类别 |
企业名称 |
董事长(或执行董事) |
总经理 |
股权结构 |
公司人数 |
资产总额 |
负债总额 |
净资产 |
营业收入 |
利润 |
运营 情况 |
备注 |
|
|
其中:银行贷款 |
||||||||||||
下属 |
枞阳县粮食收储有限公司 |
杨春联 |
杨春联 |
枞阳县发改委(县粮储局)投资100万元,股权100% |
9 |
4188 |
3280 |
2752 |
907 |
0.2 |
-20 |
正常 |
发改委 |
枞阳县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 |
|
王大平 |
部门管理企业 |
117 |
27451.86 |
4543.98 |
0.00 |
22907.88 |
1640.53 |
4.36 |
正常运营 |
住建局 |
|
枞阳县建设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
|
徐金明 |
部门管理企业 |
24 |
290.5 |
11.84 |
|
278.66 |
261.59 |
-9 |
正常运营 |
住建局 |
|
枞阳县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
王晨光 |
部门管理企业 |
73 |
24376.68 |
25635.59 |
1502.29 |
-1258.91 |
3508.6 |
-11.51 |
正常营业 |
住建局 |
|
安徽省枞阳县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有限责任公司 |
|
冯勇 |
安徽省枞阳县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有限责任公司占64.44%,冯勇占16.11%,肖祖灿占5.56%,张巩、王文景、徐光兵、张海岚、左海燕各占2.78%。 |
2 |
49.26 |
281.78 |
0 |
-232.52 |
4.16 |
-232.52 |
正常运营 |
住建局 |
|
枞阳县市政工程公司 |
|
吴福成 |
部门管理企业 |
17 |
2612 |
2019 |
|
593 |
924 |
91 |
正常运营 |
住建局 |
|
下属 企业 |
枞阳县外经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
张启明 |
部门管理企业 |
7 |
1282 |
959 |
|
323 |
|
-8 |
正常运营 |
住建局 |
枞阳县建筑活动综合技术服务中心 |
|
|
部门管理企业 |
0 |
0.00 |
0.00 |
|
|
|
|
停业 |
住建局 |
|
枞阳县莲花湖 |
无 |
张桃甫 |
国有独资 |
35 |
186.18 |
181.8 |
42.00 |
4.38 |
100.65 |
-3.05 |
正常运营 |
住建局 |
|
枞阳县建筑工程检测试验室 |
|
何龙健 |
国有独资 |
6 |
653.02 |
27.57 |
|
625.45 |
76.89 |
21.46 |
正常运营 |
|
|
枞阳县交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房涛 |
房涛 |
注册资本1218万元(其中:枞阳县交通局435万元,胡章明等49人200万元,枞阳县交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423万元) |
61 |
1452 |
2201 |
0.00 |
-749 |
590 |
-43 |
正常运营 |
交运局 |
|
枞阳县土产杂品公司 |
|
汪连云 |
部门管理企业 |
16 |
1993 |
1550 |
60 |
443 |
584 |
39 |
正常 |
供销 |
|
枞阳县农业生产资料公司 |
|
许光浒 |
部门管理企业 |
17 |
706 |
739 |
|
-33 |
|
0 |
停业 |
供销 |
|
枞阳县综合贸易公司 |
|
姚晓华 |
部门管理企业 |
13 |
64 |
30 |
|
34 |
|
0 |
停业 |
供销 |
|
枞阳县物资回收公司 |
|
曹其慧 |
部门管理企业 |
12 |
156 |
124 |
|
32 |
|
0 |
停业 |
供销 |
|
下属 企业 |
枞阳县供销大厦 |
|
吴国梅 |
部门管理企业 |
14 |
1637 |
814 |
773 |
823 |
|
2 |
停业 |
供销 |
枞阳县水产供销公司 |
无 |
苏萍 |
国有企业 |
9 |
176.72 |
239.00 |
136.40 |
-62.28 |
0.00 |
-8.55 |
停业 |
农业农村局 |
|
枞阳县连城湖水产养殖公司 |
无 |
杨旭彤 |
国有企业 |
36 |
1,294.06 |
933.94 |
144.30 |
360.12 |
178.18 |
46.34 |
正常运营 |
农业农村局 |
|
枞阳县白荡湖水产良种场 |
无 |
汤志学 |
国有企业 |
3 |
208.70 |
138.90 |
|
69.80 |
12.90 |
4 |
正常运营 |
农业农村局 |
|
枞阳县白荡湖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 |
无 |
汤志学 |
公司61%、职工39% |
3 |
1,089.50 |
686.20 |
463.10 |
403.30 |
12.80 |
3 |
正常运营 |
农业农村局改制企业 |
|
枞阳县菜子湖水产养殖场 |
无 |
李必信 |
国有企业 |
11 |
28.76 |
|
0.00 |
28.76 |
50.00 |
|
正常运营 |
农业农村局财政拨款工作经费70万元/年 |
|
枞阳县茶场 |
无 |
周三喜 |
国有企业 |
14 |
504.50 |
127.10 |
117.10 |
377.40 |
0.00 |
-9.5 |
停业 |
农业农村局 |
|
枞阳县示范繁殖农场 |
无 |
柏家国 |
国有企业 |
18 |
969.56 |
1049.33 |
0 |
-79.77 |
14.02 |
-17.31 |
正常经营 |
农业农村局 |
|
枞阳县农业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无 |
许小兵 |
国有企业 |
24 |
|
|
|
|
|
|
停业 |
农业农村局 |
|
下属 企业 |
枞阳县物资总公司 |
|
孙桂明 |
国有 |
3 |
181.68 |
191.06 |
|
-9.38 |
|
|
正常 |
商务局 |
枞阳县外贸总公司 |
|
何方勇 |
国有 |
3 |
370.24 |
808.39 |
350 |
-438.15 |
|
|
正常 |
商务局 |
|
枞阳县百货公司 |
|
江一村 |
国有 |
50 |
1098.02 |
1439 |
335 |
-340.98 |
12.61 |
-14.69 |
停业 |
商务局 |
|
枞阳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 |
|
方支力 |
全民所有制 |
13 |
362.75 |
66 |
27 |
296.71 |
12.76 |
-17.51 |
正常 |
文旅局 |
|
枞阳县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
章继征 |
国有独资 |
18 |
2217.91 |
322.22 |
94.7 |
1895.69 |
64.67 |
-11.07 |
|
住建局下属单位房产和土地征收服务中心 |
|
枞阳县劳动保障事务代理中心 |
|
陆淑琴 |
部门管理企业 |
2 |
464.03 |
13.98 |
|
450.05 |
14.11 |
-23.12 |
正常运营 |
人社局 |
|
枞阳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 |
|
邹艳 |
部门管理企业 |
2 |
481.69 |
55.09 |
|
426.6 |
15.7 |
-47.15 |
正常运营 |
人社局 |
|
枞阳县莲湖饭店 |
|
任道华 |
部门管理企业 |
19 |
181.14 |
118.23 |
|
62.91 |
46.43 |
-18.61 |
停业 |
人社局 |